基层事业人员是干活的主力军,但是提拔晋升却遥遥无期。

刘啊课程 2024-07-15 18:30:46

引言: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是体制内两大重要的编制,尤其是在基层事业编制人员也占据了大多数,最近有粉丝给我吐槽,明明在基层干活最多的是事业编制人员,但是等到了提拔等种种好事的时候就很少有事业人员的事,反而这种情况都优先考虑公务员了,明明在基层扛大旗干活的绝大多数是事业人员,提拔晋升等好事却看着遥遥无期。

“倒三角形”的人员分配形式造成基层事业人员多于行政人员

心细的朋友会发现从中央部委到基层乡镇公务员的编制数量在逐步的减少,一个部委的行政编制数量少则四五百,多则上千人,到了基层一个单位一个乡镇的公务员数量就剩下一二十号了,为了弥补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基层人员大量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就直接导致了基层事业人员多于行政编制。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反驳说一个部委怎么能给一个小小科级单位,一个小小乡镇对比呢?这确实无法比较,毕竟级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在基层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各项政策的执行落实都在这里,工作任务量大是难免的,在规定之中多配备人员编制难道不合理?

事业人员在基层已然成为干活的“主力军”

上边提到在基层公务员编制人数有限,在你仔细观察之下你会发现就是这仅有的行政编制大多数也都是领导人员。就以我所在的单位为例子,我是在县直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县直单位为行政单位,核定的行政编制为12名,一正三副的局长和副局长已经是常态化配置,另外设置有总师岗位和一名联席办主任这都是副科实职岗位,就这已经占了行政编制的50%,再加上另外的职级享受副科、正科的人员,实际能够在一线工作的行政编制人员只有寥寥无几。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下属的事业人员直接挑起了单位的大梁,在一线工作的绝大多数都为事业人员,我所在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7名,在岗在编的26人,除了分下办公室的人事和财务人员,其他的人员都分在了业务科室,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不光光是我单位,大多数单位都是这样,乡镇就更不用说了。用我朋友的一句话就可以完美概括“乡镇人员就好比一块砖,搬到哪里都能盖房,只要能盖房管他是行政还是事业,先把房子盖好再说。”可见在乡镇这种现象普遍的存在。

事业“主力军”的待遇与行政待遇差距逐步被拉大

我们都知道事业和行政的工资组成不同,这两者毕竟属于不同的编制类型,但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两者的工资待遇差距正在逐步被拉大,尤其是在津补贴改革后这种差距又被进一步的拉大。在这里小编就以我所在地区为例子给大家来看看事业和行政人员目前存在显而易见的那些差距。

一是公务用车补贴,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车补。目前我所在地区公务员科员级别的每月车补为500元,事业人员并没有这一项,这个一年相差6000元。

二是公务通讯补贴,这也是行政编制人员独有的,事业人员没有,根据级别不同每个月几十块到几百款不等。

三是行政编制的基础性绩效工资。这是在2021年津补贴改革后又给行政人员新增了基础项绩效工资,也是按照不同的级别有着不同的发放标准,基本上人均都在千元以上。然而这一部分事业人员目前没有政策。

“扛大旗”的干活人在提拔时候总是被忽视,行政人员晋升提拔反而更快

现在在基层的事业人员会发现,干活的大多数都是事业人员,而且事业人员也是基层干活的主力人员,但是等到提拔、职务职级晋升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行政公务员,事业人员少的可怜。更何况现在公务员有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虽然县级以下事业管理人员有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但是碍于职数比例的限制,基层事业管理人员的晋升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我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希望以后会逐步改革破解现在的各项问题。

(以上全文均为个人看法,如有不当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0 阅读:8

刘啊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