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秀的评价竟然是“差强人意”?

大力道历史 2024-08-05 01:48:09

成语差强人意,如果只看字,按照咱们现代人的理解,感觉意思是及格线以下,距离令人满意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差强人意”的出处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当时刘秀的军队接连打败仗,不要说士气低迷,就是很多将领都垂头丧气,想摆烂几天缓一缓。

刘秀看到这种情况自然很生气,就派人去看吴汉在做什么。侍卫回来说,吴将军带着将士整理武器,查看兵马,做攻城器械。刘秀长叹一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意思是,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他的威望抵得上一国军队。后人评论说,差强人意云者,乃‘甚强人意’之谓,非‘稍强人意’之谓也。

所以,差强人意绝对不是不满意,也不是勉勉强强刚及格。刘秀对吴汉特别满意,如果同义词替换,也应该是心满意足、称心如意之类的。

吴汉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令刘秀非常满意。

吴汉的开局,和刘邦挺像的。刘邦是亭长,他也是。刘邦押送服劳役的人去骊山,很多人中途跑了。刘邦认为以这样的逃跑速度走到骊山都没人了,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直接就单干了。

吴汉也是亭长当得好好的,自己没有作奸犯科,但是宾客犯法,王莽的新朝政府要抓他。为了保命,他逃到燕蓟之地贩马为生,结识了各行各业的牛人,也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后来,天下彻底乱了,各路起义军都在抢地盘抢人才。刘玄心腹韩鸿听说吴汉有能力,就以刘玄的名义任命吴汉为安乐县县令。一年之后,刘秀经略河北,吴汉多方面分析后,认为刘秀是潜力股,就劝渔阳太守彭宠和自己一起归降刘秀。

彭宠这人首鼠两端,他自己也想归降刘秀,但是下属都不愿意。当时还有一个人叫王朗,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在邯郸起事,也派人到河北招降。彭宠的下属都想追随王朗。彭宠哪边的好处都想占,一直犹豫不决。

领导举棋不定,吴汉没有放弃。他遇到一个饿昏了的儒生,把人救活后,吴汉就派人仿造刘秀笔迹,以刘秀的名义写了一封劝降信,让儒生给彭宠送过去。

这个儒生也喜欢刘秀,他认为刘秀所到之处,郡县归心。各地只有归降刘秀,才有出路。所以见到彭宠之后,儒生就各种夸刘秀,还说其他郡县都望风而降,咱们若是去晚了,恐怕就没有好位置了。

彭宠一听也着急了,终于同意归降,他派吴汉带两千骑兵追随刘秀。

吴汉在追随刘秀的路上,顺手斩杀了很多王朗的将帅。所以他刚到刘秀军中就是有功之臣,不仅带来了地盘,还有敌人的人头,直接被封为偏将军。接着吴汉又率骑兵围攻邯郸,邯郸城破后,他被封为建策侯,算是在刘秀军中站稳了脚跟。

接着,就是戎马倥偬的一生。吴汉横扫河北、征讨关东、攻伐陇右、平定蜀地,一直没有让刘秀失望。

接近二十年过去,刘秀早已称帝,当年的各个政权早就灰飞烟灭,但是国家依然不消停。吴汉就如同东汉的灭火队长,哪里有隐患他就出现在哪里。

转眼吴汉就到了晚年,别人都颐养天年了,吴汉因为业务能力超强,领导用着放心,不让他退休。

在他去世的前两年,蜀郡守将史歆谋反,自称大司马,进攻太守张穆。张穆跑了,地盘直接被史歆占领,实力大增。一时之间,多地响应,眼看着西南就不稳了。

刘秀认为史歆曾经是岑彭的护军,精通军事,普通人过去恐怕打不过。思来想去,只有吴汉合适。于是老将军吴汉再次披挂上阵,率领一万多人前去讨伐。

吴汉到达蜀地后,征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力围困成都。不久成都城破,史歆自杀。吴汉又乘船南下,当时跟随史歆造反的势力直接土崩瓦解,吴汉斩杀了200多名将领,蜀地彻底平定。

两年之后,吴汉病重,刘秀亲自去探望,问他还有什么愿望。吴汉没有为自己争取任何好处,他说自己愚钝,只希望陛下不要轻易赦免罪犯。

刘秀想到吴汉二十多年没闲着,一直为了自己的江山奔波,特别感动,赐谥号忠侯。还效法大将军霍光的丧礼,发北军五校、兵车、甲士为其送葬。吴汉的子孙也都承袭了爵位,一门显赫。

一个差强人意的将军,生前南征北战为皇帝分忧,死后一身军功为子孙铺路,妥妥的成功人士。所以,差强人意是褒义词。

0 阅读:0

大力道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