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动辄出兵数十万,清朝打仗几万人已是极限,原因很意外

学渣阿飞 2025-02-05 16:36:36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朝历代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战役,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战争投入的兵力随着人口的增长反而越来越少,到了清朝几亿人口却挑不出多少兵。

清朝之前都是怎么打仗的

秦灭楚之战,秦国老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猛揍楚国,这几乎是秦国能派出的总兵力了,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楚国也是拼了老命,名将项燕带领40万大军迎战,双方在平舆惨烈对撞,最终王翦一举击溃一举击溃楚军,这也导致了楚国的最终灭亡。

“即墨之战”,燕国乐毅带军攻打齐国,六个月之内接连拿下了齐国70多个城池,只剩下即墨和莒两个城池没有被攻破。田单带人据守即墨城,战斗持续了五年,终于将燕军打败。这场大战,双方各自投入兵力约20万。

垓下之战中,刘邦率领60万大军包围了项羽的10万楚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安史之乱,唐朝出动了约45万大军去镇压叛军,而安史叛军数量则是达到50万级别。

淝水之战,前秦出动了87万大军南下,准备生吞活剥东晋,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东晋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也派出了18万大军应战,最终东晋军队在谢玄的指挥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说起参战兵力多的战役,怎能不提长平之战?这场战役简直就是“人数大战”的巅峰之作。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对决。

据史书记载,这场战役中,秦军投入了至少60万大军,而赵军则是投入了45万!两军参战人数加起来,妥妥一场百万级别的史诗巨战。想想这百万人聚在一起的画面,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即使是春秋战国时期投入兵力较少的桂陵之战,双方投入兵力也各自在8万左右。

再来看看离清朝最近的明朝,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20万大军对阵陈友谅的65万大军。白沟河之战中,建文帝出动了60万大军对抗朱棣的10万大军,虽然最后没赢,但起码阵仗上不输人。

看起来,在清朝之前,打仗随便一打就是数十万的兵力投入,可是,清朝似乎并不是这样。

清朝是怎么打仗的

公元1685年至1688年的雅克萨之战,康熙派出清朝大军与沙俄军队在雅克萨展开厮杀,听起来似乎是场大战,但这场战役清朝投入的兵力有多少?区区几千人!跟春秋战国时期动辄数十万大军比起来,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雍正初年,青海地区发生了叛乱,雍正派遣年羹尧率领大军前往平叛,投入兵力也不过数万而已。

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场战役清朝投入的兵力才多少?依然是区区数万。剿灭准噶尔倒是出兵不少,达到了5万,可这参战人数放在历史上依然不够看。

那么,为什么清朝能够取代明朝成为大一统王朝,它的兵力却总是这么寒酸?

清朝兵力到底什么水平

首先,清朝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八旗士兵是清朝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强,堪称清朝的王牌,但八旗军人数实在有限,因为八旗士兵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是谁都能当的,所以,清朝在打仗的时候,能够投入的八旗士兵数量自然就不多。

再来说说绿营兵,绿营兵是清朝为了弥补八旗士兵数量不足而招募的汉族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战斗力不强,所以,清朝在打仗的时候虽然会投入绿营兵,但数量也不会太多,最多只是起个炮灰的作用。

当然,清朝打仗投入兵力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清朝对手也确实够弱。

先来说说历经康雍乾三代70年才搞定的准噶尔,说它是大清最强劲敌一点也不为过吧,可准噶尔全盛时期兵力也就是5-6万的水平,而且总不能一股脑全扔出去打吧,这样一来能参战的更少。

至于大小金川土司和大小和卓兄弟,和清朝正规军相比差远了,这镇压难度跟剿匪差不多,根本犯不着大规模出兵。

但是,清朝一旦碰见硬一点的对手,水平立马暴露,征讨缅甸死了多少兵,区区一个准噶尔花了70年才搞定,这还是趁别人病要了人家命。

所以,就清军这水平,能够取代明朝完成大一统,运气实在是好到爆了。

0 阅读:103
学渣阿飞

学渣阿飞

茶余饭后,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