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常见且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在人体中也至关重要,重要性仅次于氧气。
水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约 2/3 人体组织由水构成,所以人类每天需摄入 2-3 升左右的水维持基本生命循环。不少人有早上起床喝水的习惯,然而有人认为空腹喝水对身体有害,这种说法可信吗,有无科学依据?我们不妨一同了解。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晨起喝一杯水,身体会收获5个好处:
1、补充水分
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早上空腹适量喝水是有益的。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通过呼吸、皮肤蒸发等途径散失了不少水分,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此时喝一杯水,比如温开水,可以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
2、稀释血液
稀释黏稠的血液,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3、促进肠道蠕动
空腹喝水还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清洁肠道,有助于排便,预防便秘。而且,水分进入人体后参与新陈代谢,能够促进身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不过,空腹喝水也并非毫无讲究。如果喝的水温度过低,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另外,有些人本身存在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空腹大量喝水可能会稀释胃酸,影响胃酸对食物的消化和杀菌作用,加重病情。还有些人喜欢在早上空腹喝淡盐水,对于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的人来说,这可能会增加身体的钠摄入,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血压升高。
晨起喝水的正确姿势,记住“3要3不要”:

【3要】
要选对水温:温开水(35-45℃)最佳,避免冰水或烫水。
要控制水量:100-300ml为宜,小口慢饮。
要把握时间:刷牙后、早餐前饮用,避免口腔细菌进入消化道。
【3不要】
不要淡盐水:现代人钠摄入普遍超标,额外加盐增加高血压风险。
不要蜂蜜水:空腹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可能引发反应性低血糖。

不要过量饮水:一次性喝超500ml可能引发“水中毒”(低钠血症)。
在晨起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喝水方式和时间,比如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可以在起床后先吃一点易消化的食物,如饼干等,再适量喝水;对于健康人,一般起床后先喝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为宜。在早餐方面,要合理搭配食物,包括谷类、蛋白质类(如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类等,为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早上空腹喝水虽有益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一方危害大。我们只有正确了解这些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发生谨遵医嘱。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个关注,再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起携手打造高质量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