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14岁少女吸毒致死,父母多次求助,被告知无权干涉

三楼有泡芙 2025-02-22 05:18:10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14岁,本应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年纪。然而一位加拿大少女,却因吸毒命丧黄泉,只留下她的父母无尽悲痛。

她的父母曾一次次地向有关部门求助,渴望得到帮助来拯救深陷毒沼的女儿,可得到最多的回复却是冰冷的“你们无权干涉她的自由”。

最终女孩因吸毒过量,永远停留在了14岁,这对可怜的夫妇在绝望中哭喊着向政府发出质问:

“14岁的未成年孩子,为何父母无权管辖她的吸毒问题?”

令人痛心的是,这一幕并非发生在落后的过去,而是2025年2月在加拿大真实上演的人间惨剧。而这一惨剧的根源,要从加拿大毒品合法化说起。

01

14岁少女在学校染上毒品

2025年1月30日晚,在加拿大的卑诗县,一位14岁的少女E(代称)在抢救无效后悄然离世。

年仅14岁的她,却已有将近一年的吸毒史。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分享毒品竟成了社交的一部分,被当作年轻人对个性追求的一种表达。在好奇心以及不成熟的交友观驱使下,E第一次尝试了冰毒。

在毒品合法化的加拿大,获取冰毒变得简单易如反掌,就连未成年人所在的学校也未能幸免。

E的父母很快便知晓了女儿吸毒的事情,震惊之余,他们一心想着如何帮助小女孩尽快戒毒。

在E还未完全成瘾时,父母希望能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劝说她戒毒。然而,表面乖巧的女孩,并未在家人和心理医生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戒掉毒品,反而随着成瘾性加重,在吸毒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几个月后,已然成瘾的E,冰毒似乎已无法满足她。于是她开始尝试芬太尼。全化学合成的芬太尼,价格便宜且致幻性更强,在吸毒者中更受欢迎。

但小女孩不知道的是,仅仅2-3毫克的芬太尼就足以夺走一个成年人的生命。芬太尼的致死率是冰毒的2倍、可卡因的3倍、海洛因的十几倍,被称为致命的“毒品之王”。

2024年11月,老师无意中听到E在学校四处打听购买芬太尼的途径,便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她的父母。

父母得知后痛心不已,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他们向政府展开了求助。

02

戒毒师和医生,斩断了她活下来的机会

加拿大卫生部收到求助消息后,派遣了戒毒师前往E的家中,参与帮助E戒毒的工作。

然而令父母震惊的是,戒毒师竟明确站在了E的一边。他不仅没有对E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还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警告父母,不能干涉E的吸毒行为。

戒毒师每周都会到E的家中,与E进行一次深度沟通,但却从不将沟通内容透露给父母。

因为在加拿大,年满13岁就在法律上被赋予了成年人的部分权利,不再被完全视为孩子,父母对孩子的隐私也无权干涉。E的父母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戒毒师到底与孩子沟通了什么。

甚至有一次,在父母的劝说下,E已经动摇并同意前往戒毒所参与治疗。然而,戒毒师到访后,却明确告知父母,E不会去戒毒所,他们无权强迫她戒毒。

就这样,拯救E的最后一次机会,被戒毒师无情地扼杀了。

在戒毒师的这种“支持”下,E对于吸毒一事变得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甚至觉得是父母太过老套、大惊小怪。

2025年1月26日,E在当地一家购物中心与朋友相约聚众吸毒。一群年轻人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毫无节制地使用毒品,早已过量却浑然不知。

E被发现时,只有她一人昏迷在购物中心,她的毒友们见她昏迷不醒,竟一哄而散,没有一个人关心她,也没有人帮她叫救护车或找人求助。

最终还是购物中心报了警,警察将她送往医院。然而医院却以E的情况不符合入院规定为由,拒绝收治。

医生没有对E实施任何治疗,就通知父母将其带回家中。

几天后,E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脸色发青,失去意识。当家人再次将她送往医院时,却已无力回天,抢救无效死亡。医生给出的死亡原因是:毒品服用过量。

E离世后,她的父母无助地哭诉:

“她才14岁啊,当然对毒品的伤害认识不够深,对自己的生活也感到茫然。我们作为成熟的父母和戒毒师,不就应该帮助她选择正确的道路吗?怎么能因为她说不想去就不让她去戒毒所呢?!”

E在最青春美好的年纪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留下悲痛欲绝的父母和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她的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步步走向深渊。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尝试了多方救助,却没想到请来了将她推向死亡的“恶魔”。

03

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加拿大自2018年10月17日起,正式执行娱乐大麻合法化,成为西方七大工业国中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将大麻合法化的国家。

随后美国24个州、乌拉圭、德国等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大麻合法化的相关法律,西方多国似乎在为大麻“洗白”。

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是推动这一事件的“首席代言人”。在竞选总理时,为了能够上位成功,他拉动了众多大麻吸食群体的选票。

加拿大娱乐大麻合法化后,在对大麻的宣传上存在诸多误导。许多人在认知中形成了“大麻成瘾性和危害性还不如香烟”的错误观念。

年轻人由于对大麻的危害性认知不足,轻易尝试,随后成瘾,最终转向更烈性的毒品,这也使得芬太尼的泛滥大肆滋生。

在加拿大,毒品仿佛找到了适宜生长的温床,愈演愈烈。公众吸毒现象激增,情况与美国愈发相似,且使用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根据2024年加拿大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大麻合法化法律生效的五年里,18-44岁受访人群中,有1/3的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曾使用过大麻,其中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高达38.4%。在这些人中,1/10的人每天都会吸食大麻。

大麻合法化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人们能够轻易地买到大麻商品。

超过2/3的大麻消费者,其获得大麻的途径完全合法。在加拿大本土,就有超过3000家合法的大麻商店。

含大麻类的商品琳琅满目,诸如大麻软糖、饮料、化妆品等,都在争相推出含有大麻及大麻二酚(CBD)的产品,甚至泰国还推出过含有大麻的菜品。

在加拿大,买到大麻产品甚至比在中国买包香烟还容易。这导致在很多懵懂无知的未成年人中,大麻产品被当作一种流行事物追逐和热捧,成为他们标榜自我个性化的方式。

前文提到的14岁吸毒致死的女孩所在的卑诗省,阿片类药物过量滥用已经成为10-59岁人群的第一死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他杀、自杀、意外事故和病故人数的总和。

04

政府成为黑市毒品的供货商

如今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卑诗省等地,许多公共街道上,都能看到正在注射毒品的人。他们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躺在肮脏的街头巷尾,身体呈现出怪异的动作,呆滞地停留在原地。这些都是注射了芬太尼后表现出来的“僵尸症”。

之前,温哥华、卑诗省等地曾允许在公共场所使用某些毒品(含芬太尼),这才导致了如今这般阿片类药物滥用的乱象,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

毒品泛滥对当地环境和治安带来了巨大隐患,与吸毒相关的谋杀、抢劫、盗窃、性交易等问题不断爆出,终于在2024年6月,卑诗县重新修改了此条规定,将在当地医院、餐厅、公园和海滩等地吸毒定义为犯罪。

随着毒品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也遭到了许多本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但从政治角度来看,毒品问题并非轻易就能得到治理。

不过为了安抚民众,卑诗省率先推出了“减少伤害”的措施,以应对毒品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

主要办法就是设立“安心注射站点”,为吸毒者提供干净、灭菌、卫生的吸毒环境。在这里,不仅提供注射工具,还供应在管制范围内的毒品,并安排有值班的医疗人员和解毒剂,以便为吸毒者提供更迅速地简单救治。

政府还允许使用者从医生处免费获得药用级阿片类药物。政府宣称,这一行为可以防止用药过量,并为他们提供医疗和社会服务,这项举措被称为“安全供应”项目。

然而事实上,这些开出来的药物大多被拿到黑市交易,成为部分人敛财的手段,对于控制药物滥用的效果微乎其微。

在黑市交易中,约一半的毒品就来自此,政府在无意间变相助长了毒品交易,变相成了毒贩们的供货商。

而黑市上的药物,很容易就流入到未成年人手中,众多儿童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结语:

少女E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灾难,更是整个社会的伤痛。她本应在14岁的美好年纪,享受青春的阳光,却因毒品合法化,被无情地卷入黑暗的深渊,生命戛然而止。

这一悲剧,不只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加拿大毒品合法化政策下众多悲惨故事的缩影。它警示着我们,毒品合法化绝不是解决毒品问题的良方,而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无尽的罪恶与苦难。

当我们看到那些因毒品而破碎的家庭、凋零的生命,我们不禁要问,追求所谓的“自由”是否可以以牺牲无数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蛋糕]

参考资料:凤凰网视频:2025年2月19日-《加拿大温哥华14岁华裔少女吸毒致死,家属痛问政府:为何不能强制戒毒?》

澎湃新闻:2024年8月19日—《是自由还是毁灭?温哥华正在为“嗑药合法”埋单》

光明网:2024年3月19日-《加拿大18至44岁人群中逾三分之一曾在一年内使用大麻》

首都网警:2024年5月20日-《大麻软糖,大麻化妆品,你见过吗?》

环球网:2023年7月7日—《贾岛:加拿大的毒品之殇,孰之过也?》

凤凰网视频:2025年2月19日-《加拿大温哥华14岁华裔少女吸毒致死,家属痛问政府:为何不能强制戒毒?》

澎湃新闻:2024年8月19日—《是自由还是毁灭?温哥华正在为“嗑药合法”埋单》

光明网:2024年3月19日-《加拿大18至44岁人群中逾三分之一曾在一年内使用大麻》

首都网警:2024年5月20日-《大麻软糖,大麻化妆品,你见过吗?》

环球网:2023年7月7日—《贾岛:加拿大的毒品之殇,孰之过也?》

0 阅读:6
三楼有泡芙

三楼有泡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