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这个向来以抹黑中国为能事的媒体,竟如同“转了性”一般,开始大肆夸赞中国!
2月7日,BBC发布了一则名为《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的纪录片。在片中,该媒体对我国无人机、光伏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进行了盘点,以极为公正客观的视角,细数我国在数据发展等方面的优点与先进之处。
一经发布,此纪录片便令众多网友大为吃惊。大家都察觉到了异样,毕竟这实在不像是BBC一贯的行事风格。其口吻不再阴阳怪气,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少外国网友甚至留言发问:“你是不是收了中国的钱?”“你这样说话,还真让人不习惯啊?”
01夸赞之词数不胜数

在这篇时长长达7分钟的纪录片里,英国BBC难得一见的正常视角,展现出中国明亮且现代化的一面。
与他们以往那令人诟病的“阴间滤镜”相比,这次的画面终于回归正常。各种无人机俯拍的城市远景,将中国多个大城市的现代化风貌毫无保留、真实地呈现出来,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大国风范。

该纪录片着重强调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对AI、新能源车、光伏、无人机等领域逐一盘点,并着重指出中国在多个领域已然处于世界领导者地位。
在文案表述中,用词极为“用力”。“领先全球”“问鼎全球”“统治天空”“全球最多”“超过其他国家”等积极词汇反复多次出现,毫不吝啬地对中国在全球相关领域的领先成绩予以夸赞。

而本次纪录片中采访的几位专家,也并非以往常见的美国人身影,而是选择了两位在英国学术机构任职的华人,以及德国智库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中国制造的评价积极正向,十分公平且客观。
片中将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归结于中国政府的耐心与长期规划。
在纪录片的后半段,重点突出了中国给美国带来的科技威胁,以TikTok和DeepSeek为例,强调了中国科技发展让美国措手不及的事实。

在整片的结尾,BBC提到中国目前芯片仍是短板,然而却将此明确归结于美国发动全球芯片制裁所致。而华为在此困境下,毅然转身投入芯片开发,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如此公正客观地描述事实,确实让人极不习惯。原来,美国在芯片上的霸权行为,大家并非不知,只是在利益面前,故意选择扭曲事实罢了。
BBC的此番“转性”,并非因为中国给其打了钱,实则是美国没再打钱!
02美国开发署“援助”只是幌子

今年2月,马斯克在特朗普的授权下,带领政府效率部,率先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而这一事件,引发了一系列国际动荡,亦是导致BBC“转性”的关键原因。
美国国际开发署,打着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改善公共卫生和支持民主治理的旗号,佯装自己是一支仁慈正义的力量。但在背后,它实则是侵犯他国主权、煽动舆论、制造他国内乱的政治工具。
其最为擅长的,便是在全世界资助各地的媒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宣传亲美政策,并长期对其他国家进行抹黑,破坏其他国家的政府活动。

多年来,它犯下的恶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在古巴,USAID资助了类似推特的本地社交媒体Zunzuneo,却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分析数据,找出政见不同之人,进而重点培养反对派,妄图颠覆古巴政府。
在委内瑞拉,USAID为NTN24新闻媒体提供资金,并要求该媒体大肆宣传反政府言论。同时,还资助了当地众多民间组织,制造和传播反政府内容。
大家熟知的缅甸如今沦为犯罪天堂,背后也少不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推波助澜。
在缅甸,一直存在大量当地武装势力反政府,许多武装势力充当着当地诈骗团伙的保护伞,在缅北和缅东多地,实施黄赌毒诈骗等黑恶行径。而USAID一直在不断增加对反对派团体的资助,并且为反政府的民间组织以及反对军的媒体提供资金支持。

上述案例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据报道,USAID的资助范围极为广泛,乌克兰、玻利维亚、中东、东欧、拉丁美洲以及亚洲各国,都存在其大量的“地下操作”。它借助民间组织、反政府人士,展开针对各国政府的抗议活动。
该机构经常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等其他美国政府机构联手,破坏外国政权的稳定,资助所谓的“颜色革命”,破坏他国政府的稳定。
他们以援助为幌子,实际上一直在进行渗透、干涉他国内政,颠覆别国政权,挑起各国内乱,为反政府组织提供资金、帮助掩护。
这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独立自主的良好发展,而不得不依赖于它,给各国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动荡。
03五年花16亿只为抹黑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长期抹黑从未停止。2024年9月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高调通过一项法案,同意拨款16.25亿美元,在全球各地扶植所谓的独立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专门用于抹黑中国。
他们将抹黑中国的行为称之为“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从2022年起的5年里,每年拿出3.25亿美元资金,交给美国国际开发署,用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抗中国。
并且,把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视为重点资助抹黑的“反向宣传”范畴。

这些受资助的全球媒体,拿了美国的钱便帮其办事,在全球各地大量炮制出许多抹黑中国的内容,胡编乱造、造谣生事,恶意引导舆论。
2021年,美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就曾发出抹黑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征集,开出的价格是1000美元一篇报道。所幸,当地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将他们私下出价的事情曝光,让大家看清了美国的恶劣行径。
04他给BBC打钱,资助金额排名前十

美国给BBC打钱一事,还得归功于马斯克的曝光。他在2月5日转发的推文里,明确指出在BBC接收的捐赠者名单中,美国国际开发署赫然在列,并且捐赠金额排名前十。
这条推文直接让BBC“打脸”。因为BBC号称是国家资助的媒体,却公然收受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捐赠,这实际上与他们所宣称的完全不符,坐实了其所谓公正性的虚假。
而马斯克宣布关闭USAID,这无疑切断了BBC的一大收入来源。多年来美国资助的资金,早已成为其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如今说没就没,这对BBC而言,不只是没得赚,简直就是“割肉”。

BBC此刻秉持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念,你美国以前让我怎么写中国不好,那我现在就反过来写中国怎么好,以此狠狠刺痛美国。
这并非对中国的“吹捧书”,实则是向美国发出的“催款函”。倘若此时BBC继续抹黑中国,就相当于免费为美国干活,也就无法继续向美国要钱了。
只有通过反夸中国的行为,才能让美国意识到,当年我骂得有多狠,现在我就能夸得有多猛。你美国要是不打钱,我就继续夸下去。你们害怕被世界认识到真实的中国,那我就助力扩大中国影响力,让世界见识中国实力,打破美国的霸权美梦。
05西方媒体均在转向夸中国

无独有偶,除了BBC外,西方众多媒体也开始向美国“讨薪”,且做法基本一致,即开始大力夸赞中国。
例如英国的《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经济面临挑战”,以此突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在《哪吒2》在全球引发中国文化热潮之时,西方媒体也纷纷搭乘这趟“吹捧中国”的快车,对中国再次夸赞不已。倘若美国不打钱,他们准备转战中国市场的意图,已然昭然若揭。
结语:BBC此次对中国的夸赞,看似突兀,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国际政治博弈。
随着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一些曾受其资助的媒体,如BBC,因利益受损而改变态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在国际舆论操控上的“金钱外交”逐渐失效。
而西方其他媒体对中国的夸赞,也表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发展成就已然无法被轻易忽视与抹黑。
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媒体能够正视中国,摒弃偏见与抹黑,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共同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多元的国际社会。[蛋糕]
参考资料:
大众日报:2025年2月12日-《BBC竟然转性开始夸中国了?顺藤摸瓜,原来是钱没到位……》
观察者网:2025年2月15日-《鲍韶山:国际开发署劣迹罄竹难书,断粮后美国海外干预就此终结?》
北晚在线:2024年9月22日-《美国拨款16亿美元雇水军黑中国,这钱到底谁拿了?》

大众日报:2025年2月12日-《BBC竟然转性开始夸中国了?顺藤摸瓜,原来是钱没到位……》

观察者网:2025年2月15日-《鲍韶山:国际开发署劣迹罄竹难书,断粮后美国海外干预就此终结?》

北晚在线:2024年9月22日-《美国拨款16亿美元雇水军黑中国,这钱到底谁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