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江苏省传统村落,素有“江南第一古村”之美誉,始建于南北朝时期。
华山村是《华山畿》故事的发源地,也是最早传唱的《梁祝》故事雏形。南朝刘宋(420-479年)时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记载南朝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前往丹阳途经华山时,遇见一美貌女子,三天后因相思成疾而逝。临终时嘱咐,灵车载其棺木从华山经过。当灵车行至该女门前,牛不肯前行。该女子出门歌《华山畿》一曲后,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入棺而死。于是将两人合葬,名“神女冢”。华山畿传说,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山银杏树,位于龙脊古街北入口处,张王庙旁,树高38.8米,直径1.86米。镇江果树志记载:与张王庙同年,庙为南朝梁(502-557年)时所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2ca76e1e16611d65e4e8339837b2b5.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df91714740cbfa613bd0ba931c7739.jpg)
张王庙,供奉大禹手下治水大将张渤,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王,当地村民又称为张大帝。后人在华山建庙,立张王神像。
据说江南一带最早的庙会就始于该庙,华山庙会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山庙会每年有五个庙会,分别是正月十五开门集,二月初八香会,三月十五、七月十七农具集,十月十五关门集。每到集期,整个华山热闹非凡,庙会上人山人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d3cc21c21f9b5c57e3800b645b3e8b.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4fae843dd56a3b01db9e172925f073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c63b792d0882cf6348eb5b6826ff2c.jpg)
张王庙庙碑,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碑身高191厘米,宽100厘米,厚25厘米;额首高58厘米,扇形,三面雕龙纹;庙碑中间阴刻篆体“邑候杨公清理华山庙基碑记”十二字。左上刻有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以及州级官员虞大復、陆彦章等人姓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24773702b512c53bed59ed7e23db87.jpg)
无字碑,位于张王庙庙前,碑文仅存“御赐”二字。2019年当地邀请文史、石雕等一众专家前来鉴定,认为可能是宋徽宗御赐,后来当地人铲除碑刻文字以避祸。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05e4f1900894316aa183f9d5b53ffa.jpg)
银杏山房,为值守古银杏树和张王庙而建,清代朱梓题写的“银杏山房”匾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8edfacd2d5f8dc1f3ac19e2852f694.jpg)
龙脊街,因街面像巨龙脊背,故称“龙脊街”。据《丹徒县志》记载,从街头到庙门口,有日杂小百货店、旅舍、茶馆、布庄、工艺绣品铺、酒坊、油坊、饭店、绸布店等商店30余家,部分古民居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7928977b18992d37f7cc76ad36df81e.jpg)
百年老店“天和永号”,建于清代的日杂商店。老柜台长约10米,宽60厘米、高1.2米,柜台面和台角已被磨得圆滑光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548882dc6aadc63f85059dc6156522.jpg)
鸿飞堂,清代建筑,冷遹(yù)先生的祖籍和出生地。冷遹先生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将,同盟会元老,安庆起义总指挥,参与了新军起义、武昌起义。解放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等职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2ae633c8e338f846180c743913473f.jpg)
禹王井,纪念大禹手下治水大将张渤(被封王)之古井,位于龙脊街外约百米的田野。2011年井栏被盗、古井被埋,2019年修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00fed4ce8f0c4571207644632fc882.jpg)
龙脊街外的新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0ecc6aa8ff867716e9bd617c1b2e8a9.jpg)
断山墩遗址,位于华山村西约1.5公里处,起始年代为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系西周吴国土著人居住的古村落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e066bc26deac36edb0315aa61ac38e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e860483135f4ead8c529d595089409.jpg)
遗址东西长约11米,南北宽约225米,高出地面约8米,文化层堆积高达4米。1987年进行考古发掘,获得夹砂红陶、灰陶、原始青瓷器等约500多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89d3504c28935166bb1f61c630d74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a02baaefecf44087b746985b19e808.jpg)
文化层艺术造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c71483e7f5248a9f30a8c8a0e6d2c2.jpg)
祭台艺术造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0b07045addc8061bcb608e8dc6c1b13.jpg)
井亭艺术造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29c37d35caaf5617729590ce4e7d0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4cbee88bf7e2984be0ff654a3ee40c.jpg)
华山古村,有文字记载是始于南北朝第一个朝代宋,曾经地处长江入海口,因地理优势作为长江通往大海的码头而兴起。华山村的诸多古迹和历史传说,留下了三千年沧海桑田变迁的岁月印记和历史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