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企业员工“过劳死”的情况太多了,这一现象背后让人心酸。

一、企业文化因素
日本的企业文化在其实非常的不靠谱。日本企业奉行“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家族主义”文化。(其实就是洗脑)在这种文化下,忽悠员工对企业要有很高的忠诚度,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大家庭,愿意为企业奉献一切。这种奉献精神是对员工很不公平的,使得员工不顾自身的身体极限去工作。例如,在很多日本企业中,加班成为一种奇葩的规定。员工如果按时下班,会被视为对工作不热情、对企业不忠诚。据调查显示,日本员工平均每周的加班时长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比美国还高。这种长时间的加班肯定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负担,为“过劳死”埋下了隐患。

二、社会竞争太卷
日本社会竞争卷得很。日本人多地少的国家,经济发展依赖高度精细化的产业和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在企业层面,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卷得厉害。为了在市场中立足,企业必须不断忽悠员工有奉献精神、压窄员工、提升产品产量。而员工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就需要白加黑工作以满足企业的收割。从人权角度来看,日本企业是非常不道德的。

三、社会结构与家庭观念的影响
日本的社会结构是很奇葩的。家庭往往依赖男性作为主要的经济支柱。男性员工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在工作上像奴才一般。而且日本社会对于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较为单一,即主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所以很多男性员工即使生病住院了,还是想着要爬到工作岗位上。同时,日本的社会福利体系不够完善,在某些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家庭的所有需求,这使得员工为了家庭的生活而卖命工作。

四、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
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过劳死”的风险。很多企业的工作安排缺乏灵活性,工作分配不合理。例如,在项目任务紧急时,企业往往会要求员工集中加班,而不考虑员工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且一点也不在乎员工的健康问题,没有重视员工长期加班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员工健康监测和干预机制,对于已经出现过度疲劳症状的员工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帮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政府到现在还没意识到“过劳死”现象的严重性。日本企业很多员工“过劳死”是日本政府的无能、社会竞争太卷、社会福利缺失与企业管理落后等多方面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