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脸的她,镇住了南门外偌大个急诊科

紫蓝评健康 2024-11-16 08:36:33

职业路上,谁能不期待有一位强大的“大姐姐”带着。

就像《喜剧之王单口季》决赛,女选手唐香玉在总决赛时说:“我从小就在想,如果在那些很糟糕,很慌很迷茫的时刻,我要是有个姐姐就好了,她走过这条路,她知道会面对什么,她也不会嫌我慢、嫌我弱,她愿意等我一下,我真的好需要有个人跟我说一下“没事儿。”

笔者遇到的她,就是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很多医护心里的“大姐姐”,

——急诊医学科主任周振科。

娃娃脸但心肠“硬”

反差萌,这或许是周主任的特性。

比如早已在摸爬滚打十多年,尽管依然顶着一张圆圆可亲的童颜脸,科室里老女老少的同事却都客客气气尊称“科科老师。”

成都市第七医院天府院区的急诊科2019年才启动,科科老师介绍:“相对全市来说,我们的确是一只非常年轻的急救团队。”她们当时没有一个医生是急诊专科出生,大部分都是从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等各个科室的医生统一分配组成急诊科。

快速将内外科医生们训练适合急诊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由于市七医院地处天府新区,周围工地、工厂较多,还有高速经过。因此,她们接到非常多高空坠落、车祸等各种断手、断腿或者肢体残缺血淋淋的急诊患者。

“来到我的急诊第一课就是尽快‘心如止水’。如果状态不合格,不可以上岗。”

“ta如果不强大,是没法去处理我们的病人的。”科科老师回忆到。“我进修急诊的时候曾遇到过一起旅游大巴车祸事故。当看到一位母亲崩溃无助抱着右臂齐肩断裂的孩子,一想到自己孩子我也共情哭了,组长注意到我的异常立刻将我带离,并说‘你不适合这个岗位到后面去休息,不要在这里上班了’,我当时还觉得很委屈,我就哭了一下,你为什么就把我调离了岗位了?”

后来组长的答案,让科科老师一直记住并践行到她带的每一个后辈身上。“你不能去共情,一旦共情就影响判断下一步,你就不能够客观去处理一个病人。他说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泪水已经模糊了你的双眼,你可能看不到一些细节,看不到一些需要你马上去处理的东西。”

刀子嘴但豆腐心

尽管市七医院天府院区的急诊科才建立不过短短5年,但已经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为周围居民切实铸就了黄金一小时生命救治圈。而且急诊科所有医生都已注册急诊专业,不是只在急诊科上班的内科医生或者是外科医生。

有同事开玩笑说在科科老师手下,都能硬把一个内科医生逼成了一个全科医生。

“我非常爱护这些孩子们,我也知道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因为我跟他们说,我不希望你们后悔,在我们的手上都是一条条的人命,我不希望你们后悔,我们当急诊医生就是要问心无愧。”双向奔赴的是,科室医护们实实在在在背地里努力了很多的东西。

例如夏医生,刚从内科住院总转到急诊时,毫无准备。

“你是住院总的,晚上来的时候病人要缝口子怎么办?”科科主任就直白质询着。

“这不是外科医生的活吗?”夏医生手足无措。

“那医生在手术,就你在门诊怎么办呢?”

当时夏医生没有回复,但隔了一星期后科科老师见到了她的回复:“我走到办公室,看到夏医生买了一个皮肤缝合的模型,上面已经看到了有许多针孔,说明其实她就已经练了很久了。”

科科主任就像一个刀子嘴但豆腐心般的大姐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引导新人如何更适应“急诊医生”这个职业。

个不高但眼光远

“我的目标是搭建一个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诊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坐稳在成都南门区域的急救中心,而不是仅仅是个急诊室。”当科科老师面对镜头说出期待时眼神闪闪发亮。

急性胸痛患者,检查的实际时间相比目标时间大幅缩短;卒中患者,借助“5G+智慧急救”系统,实现“上车即协同救治”;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伤专科联盟首批成员单位,让急性创伤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尽管这只急救团队非常年轻,但成长的速度不容小觑。

在市七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科科老师的不仅在急诊中心的发展上步步疾风,对科室每一位同事的发展也都从未落下关注。

“当初我干急诊,有前辈说,急诊今天看得到明天,今天你做的事跟你退休前最后一天做的事差不多。”科科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在吸收其他优秀急诊建设经验下,她将科室亚专业细化,目前已经有中毒、创伤、心血管,脑血管,还有危重症抢救等多个方向。

“我当时觉得外科医生肯定是首选创伤亚专业,但是其实不是,有些孩子选的是中毒,有些选的危重症,有些选的是脑血管,他们很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在里面。我会一步步带着他们去适应,发展亚专业。这样他们自己在工作中才会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找到自己喜欢的、努力的方向。”

“我喜欢千钧一发的感觉,喜欢生死攸关的感觉,喜欢立竿见影的感觉,喜欢破釜沉舟的感觉。喜欢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罪魁祸首的感觉,喜欢在分秒必争时做出正确抉择的感觉。”

——这是娃娃脸科科老师从心内科跳转踏入“急诊门”的原因。

“我这5年一步一步看着这个团队成长起来,孩子们现在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大家一起努力下,我们急诊科从无到有,从粗犷到精细发展,从低配到现在的高端,更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或许是科科老师稳稳坚守在急诊十多年的原因。

0 阅读:12

紫蓝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