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速战略收缩,隐忍数十年的中国,拿下又一个国运机遇期?

唐驳虎主笔 2025-02-07 14:22:19

鲁比奥出乎意料地突访巴拿马,要求重新谈判运河通行权:这个历史性的地缘政治符号正在释放强烈信号。自1945年以来,美国首次出现强化北美军事防线与收缩全球存在的矛盾态势。

这些举动不仅反映了美国国内政策的变化,也揭示了美国与世界关系的结构性转变。与此同时,这是否昭示着隐忍数十年的中国,拿下又一个国运机遇期?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揭示,特朗普实际上是正在践行美国战略界的“选择性脱钩”理论。

而特朗普政府的“美洲堡垒化”战略正在加速推进——现在部署在美墨边境的现役军人已达1.5万,而海外驻军规模却不断缩减。

美军南方司令部——这个“统管”拉丁美洲却几乎是一个空壳的机构,获得的财政拨款已经比奥巴马时期增长87%。

有了拨款,南方司令部动作频频,新增“生物盾牌”计划,在巴拿马建立病原体监测网络。

美国太空军把南美洲近地轨道划定为“利益优先区”,部署首个轨道服务站,更有计划构建从太平洋到加勒比海的反导系统链。

【美国正在缩回美洲大陆】

特朗普正在将美国边境军事化,美国的战略部署也在呈现“大陆化”转向。

同时鲁比奥上任后第一次出访就是去巴拿马,要求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并讨论美国舰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费用和优先问题。

鲁比奥此行表明,美国对于关键基础设施的关注并未减弱,反而在加强。

这也反映出美国正在重新重视美洲大陆的战略重要性,意图退守美洲,重拾门罗主义。

正如兰德公司报告所述:“21世纪的霸权不在于控制所有节点,而在于掌握关键枢纽的否决权。”

而特朗普对近邻加拿大墨西哥的要求主要是:必须管好自己的边境,不能让非法移民和毒品来美国,其它要求只是漫天要价。

自特朗普重新上台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首先体现在撤销海外干预机构:特朗普政府冻结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等海外援助机构的资金和影响力。

这些举措都旨在减少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干预,转而专注于国内事务。

【美国对外政策的结构性转变】

而鲁比奥对多极化格局的承认,更是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收缩——他现在的言论代表总统特朗普的意志,而不是参议员鲁比奥的想法。

鲁比奥多次公开表示,“后美国时代的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并指出“战后国际秩序不仅过时,更成为攻击我们的武器”。

这种观点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世界局势的重新评估,认为传统的国际秩序不再符合美国的利益。

根据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著作《大国的兴衰》,美国当前就处于一个典型的霸权收缩阶段:

自二战以来构建的世界秩序及其后续机制已经运行了超过80年,现在正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需求。

【重构联盟体系与全球治理真空】

而特朗普第二届政府采取的战略,实际上强调美国应放弃以往那种看似管理全球的姿态,转而更加专注本国的利益追求。

在旧有的体系里,美国可能会继续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全球领导地位,但现在它更倾向于选择一条现实主义的道路,更加注重实际利益。

这种变化既可以被解读为帝国权力衰退的一个标志,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止损策略——

通过减少在全球事务中的承诺,来集中提升美国的核心利益。

即使是对盟友发动的关税战,也可以被视为调整联盟体系的一部分。

它也标志着美国或将主动选择结束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角色,开始着手塑造所谓的“后美国时代”秩序。

全球体系面临的真正挑战,或许还不是单极秩序的终结,而是超级大国如何优雅地实现权力软着陆。

【全球治理的新机遇与风险】

总之,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收缩不仅改变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

这标志着苏联解体后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转型。这场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窗口期和风险升级期。

一方面,美国盟友体系的震荡和全球治理真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另一方面,美国退回门罗主义的可能性也带来了脱钩风险的进一步增加。

世界各国都需要适应这一新现实,做好准备,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迎接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正在缩回美洲大陆,重拾门罗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将完全放弃国际影响力和霸权。

相反,美国将在新的多极化格局中,以更加务实和利益导向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

这种战略转型的本质,就是把全球霸权转化为区域统治的“降维控制”。

正如大英帝国从“日不落”退守英伦三岛却仍保持金融霸权,力图维护长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特朗普的美国也正在探索美国霸权未来存续的新形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面临的不仅是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更是全球治理能力的终极大考。

1 阅读:44
唐驳虎主笔

唐驳虎主笔

军事国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