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
关于明军的失败,很多人归结于将领的无能。
今天就来讲讲这个问题,萨尔浒之战,明军一共有七名总兵出战,这里就说说其中的马林。
马林能够坐上总兵,全靠其父马芳 。
马芳小时候被蒙古人抓去当奴隶,后逃回明朝,成了一名边兵,凭着军功一步一步走上总兵的位置。马芳戍守边关40余年,到了最后,在蒙古军中,无人不识马芳。以至于蒙古军进兵,马芳脱了甲胄出前,蒙古人看见是马芳,自行奔走,而不敢上前。
马林自然没有父亲那样能征善战,不过其诗词和书法倒是一流。
马林坐上总兵位置之后,得罪了太监高淮,被降职处理。
到了努尔哈赤兴于辽东,攻占了抚顺和清河,大明朝的决策者们要对努尔哈赤发动进攻,亟需将才,又赶紧让马林官复原职,带兵出征。
这一点上,跟杜松很像。杜松本来也处于一个半隐退的状态,一则年纪大了,二则得罪的人也不少。明朝政府一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赶紧把杜松请回来,担任主攻任务。
02
萨尔浒之战,明军四路出击,合计大军超过10万人。马林所率领的2万多人从开原出发,进攻萨尔浒。
三月初一,马林到了尚间崖,坏消息传来,杜松一路被歼灭。
我们不知道马林是哪一年出生,但萨尔浒之战发生之时,距离其父马芳出生刚好是100年,根据合理推断,马林的年龄在60岁以上。马林虽然不是一名出色的将才,但他毕竟也在沙场上摸爬滚打多少年,对战争的敏锐度还是有的。
所以马林马上命令部队,原地扎营驻守。
而营地旁边有一座小山叫裴芬山,这是一个制高点,那必须得抢啊,不然后金军占据了,从上面往下冲,明军就要吃大亏。马林令潘宗颜带兵驻守,与马林的大营形成掎角之势。
而此时还有杜松部的龚念遂车营,因为辎重众多,没能及时渡河,所以逃过一劫。龚念遂赶紧向马林方向靠拢,以图合力自保。但由于惧怕努尔哈赤来攻,而自己又还没有做好准备,所以龚念遂在距离马林数里的地方结营自守。
马林在大营也没有闲着,外面用辎重和战车阻拦,并设置有兵力进行阻击,又赶紧在大营周围挖了三道战壕,以阻敌人骑兵。而营内的骑兵全部下马,以图用阵营固守。
就这样,马林军分成了三部,互成犄角之势。
马林能做的,都做了,至少从目前来看,他没有什么失误的地方。
03
马林做好了防守准备,努尔哈赤也准备开始进攻了。
老谋深算的努尔哈赤对这个明军阵型,很快就看出了破绽。龚念遂车营距离马林大营数里,算是孤悬在外,兵力又最少,当然先打这一块。
龚念遂车营属于辎重部队,没有步骑兵的配合,哪里经得起八旗主力的进攻,一个上午,龚念遂部就被全歼。
马林这个时候没有出营营救,这个决策并没有问题,出营和努尔哈赤的骑兵决战,绝无胜算。
努尔哈赤下一步就把主攻目标放在了马林和潘宗颜上。
努尔哈赤看了马林的大营,觉得比较麻烦,就决定先打潘宗颜,道理很简单,这一部分明军虽然有地理优势,但人少,解决了之后,再居高临下往下冲击马林大营,完胜无疑。
努尔哈赤开始攻打潘宗颜部。
马林一看不行,潘宗颜必定无法抵挡,遂令大营中的精锐将士集结,准备出击。努尔哈赤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看见马林大营中人员调动,判断明军会出击,遂放弃攻山,让骑兵们下马,准备与马林大营中出击的明军近战搏杀。
此时,努尔哈赤只有两个旗,在兵力上并不占优,但其他六个旗很快就赶到,参加到战斗中来。出击的明军被击溃,而马林的大营也遭到了猛烈的攻击,阵营不稳,全局崩溃,马林的两个儿子马燃、马熠皆战死。
副将麻岩也战死,马林最终带着数骑逃离了战场。
整个山谷变成了一个屠杀场,尸体堆满山谷,血水顺着山崖流下,河水都染成了红色。
山上的潘宗颜部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但后金军太多,自己兵力又太少,自然无法救援。不仅如此,马林战败之后,后金又开始对山上的明军进行攻击,潘宗颜部虽然全力抵抗,但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潘宗颜战死。
04
从马林这一路的作战过程来看,作为主将的马林其实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失误,马林该做的也做了。马林最被诟病的一点,是没有决战到最后一刻,带着数骑逃离了战场。说白了,就是马林没有死在战场上,活着回来了。在很多人的心中,他应该像杜松一样,战死沙场。
但马林当时面对的情况是,已经全局崩溃,即便他带着几人再战,也于事无补。就算他战死在沙场,对大局也没有什么帮助。
萨尔浒的失败,原因很多,前线无人统一指挥,四路大军各自为战是一重要原因,这才让努尔哈赤有机会各个击破。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何明军会分兵出击呢?
这是因为成化三年,鉴于建州女真年年犯境,明宪宗派赵辅领兵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命令朝鲜出兵协助。这一战,明军大胜。
这样的布置是不是跟萨尔浒的布置如出一辙。
是的,因为地形和道路的原因,明军通常采取的战法就是分进合击。
这个战法没有问题呢?
分进合击的战法本质上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战法的核心是:合击!也就是各路大军的机密配合。若只分进不合击,必定挨打。如果,努尔哈赤在攻打杜松时,有其他明军从后或者旁边侧击,又有明军攻打他的老巢赫图阿拉,努尔哈赤虽然强悍,但胜负仍未可知。
明军前线最高指挥官杨镐坐镇沈阳,导致前线无最高决策者统一指挥,这一决定其实就从战略上决定了明军的失败。
所以,马林无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他面对的是努尔哈赤的主力,他都没有取胜的可能性。这是双方作战方略所决定的,也是双方兵力和战斗力的差距所决定的。
三月进攻吉林,零下30度,还打仗呢,能活着就不錯了。希特勒也不敢这么干,明朝兵部都是些精神有问题的。
明军缺乏优秀将领是主要原因,杨镐李如柏在朝鲜就证明了自己是水货,却在这个时候统兵出征。要是李如松还在,明军就是不胜也不至于全灭。或是推后几十年,有洪承畴,左良玉,曹文诏,祖大寿,吴三桂这样的猛将,加上孙承宗的指挥调度,努尔哈赤早就吐血身亡了。
不分兵那后勤跟不上。一条路上堵着十几万人,粮食送也不上去,走的慢那粮食又供不起。除非明军能跟后金一样,一天吃两顿,还能爬冰卧雪好几天。实际战斗力差太远根本不可能
鞑子战力太强了,这场战斗就看出来,连续奔波歼灭三路大军
从后来战斗的过程看,被后金军各个击破,所以马林的战略一开始就错了,自己兵力战斗力不如对方时就应该合兵一处抱成团,不能分开。或者预估实力不如对方,就干脆和其他路合并形成优势。所有战斗都是要形成优势再战斗,明知自己处于劣势而奋勇拼杀,只能说精神可嘉但却最愚蠢的做法,导致全军覆没。
农民对猎人的战争,猎人是天生的战士,敢于和凶猛的野兽战斗,更何况人。
由于缺乏通讯手段,明军几路大军不能同时到达这个可以理解。[得瑟]但是老酋能准确摸到各路明军到达位置和时间,然后进行精准埋伏或打击,这就很灵性了。不是有人故意安排的我都不信。
主要还是四个总兵都有资历谁也不服谁
自从热武器发明后,农耕文明才对游牧文明形成稳定的优势。和谁当总指挥谁当士兵关系不大。
明军缺少武器,沈阳誓师连一把杀牛刀都找不到,
一次战斗,就让明军80万投降1万清军,这是打仗吗?
丢人
防守不如进攻,攻防需要兼备
不过一场败仗 史书写的也太重了
四路兵线要推进一致才能把塔冲下来
马林还是不如其父啊 第一 没有保持与杜松部的联系 后知后觉 第二 面临孤军奋战局面没有正确决断 要嚒就干脆跑路 这样就算步兵带不回去全部 至少骑兵都是可以保住的 结果非要全送….要么就集中全部骑兵给八旗军一个反冲击 争取时间让步兵与车营合兵 再骑兵配合步兵车营实施积极防御 也能坚持更久 等待李如柏到来
李如松死早了,要是有他在,或许不至于失败!
四路人马间距太大,都在十几至几十公里,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几公里的间距都敢大范围穿插,何况还是全步兵,不要说努尔哈赤骑兵了,完全可能分而歼之
出击的时间点不对,二月末三月初的辽东寒风刺骨 早晨大雾弥漫 能见度低 后金军利用地形优势打伏击那是一打一个准 很多明军没看见人就已经被乱矢社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