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叔叔阿姨做检查发现自己的血管里长了斑块后,最关心的就是:怎么样才能让我的血管斑块变小变没?
首都医科大学的专家告诉我们,让斑块变小、变稳定,最关键一点就是降低血脂!
降血脂到底需要怎么做呢?最新版《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提出了新理念!
01
降低血脂
不稳定斑块可以变稳定
斑块的表面有一层像“外衣”的纤维帽,它可以避免斑块里的脂质和血液接触。
如果斑块的脂质核心越来越大,这层“外衣”就很容易破裂。
一旦破裂,其中的脂质核心流出和血液接触,会迅速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从而堵塞血管,导致急性脑卒中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李主任表示,不稳定斑块就有随时出现破裂的可能!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斑块是否稳定呢?
例如颈动脉斑块,可以根据超声报告上的斑块形态、回声、厚度这三组词,来进行判断。
李主任强调,积极降低血脂,可以让斑块的脂质核心变小,有可能让不稳定斑块变稳定,也能让大斑块变小。
02
跟着最新血脂管理指南做
远离心脑血管事件
1、血脂检查报告怎么看
学会看血脂报告,才能对自己的血脂情况有个大致了解。
报告中的血脂四项该怎么看呢?
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能反映您最近是否吃得太好、太多了。总胆固醇:和斑块、心脑血管事件关联最紧密。可分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它会把血液或外周的胆固醇运转到血管壁,形成斑块。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它会把沉积在血管壁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出来,促使胆固醇回到肝脏代谢,从而减少血管中脂质沉积。专家总结,对于心脑血管健康,最重要的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2、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新理念
①降脂目标细化
当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指标旁边没有上下的箭头时,您是不是以为自己很健康?
专家告诉我们,体检报告上的是正常区间,但是血脂管理需要精准,不同的人,其血脂的目标值也是不同的。
从下图可以看出,新版指南对血脂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了。
2016版指南、2023版指南对比
有2-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等)的中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从原来的<3.4mol/L变成了<2.6mol/L。
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且伴有危险因素的极高危人群,不仅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ol/L以下,还要比初查的血脂降低50%。
新版指南还从极高危人群中,细分出了超高危患者。这类人群反复出现心脑血管事件(两次及以上),且伴有危险因素,需要低密度脂蛋白<1.4mol/L,且比初查血脂降低50%。
②关注血脂升高时间
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的伤害,不仅和水平高低有关,还和时间长短有关。
例如有两个血脂水平差不多的同龄人,一个血脂高了10年,一个血脂升高时间只有1年。
前者的血管在高血脂的情况下暴露更久,血管损伤会比后者更严重,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也越大。
提醒:血脂哪怕只是略高于正常水平,经年累月,也会对血管造成不小的损害。应该及早重视并开始降脂,做到血脂长期达标。
03
把“坏”胆固醇
“吃”少的两个方法
专家表示,我们可以通过两种“吃”的方式,来降低坏胆固醇。
1、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降脂药,它可以抑制胆固醇合成,使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0%-50%。
专家表示,除了他汀,还有一些新型的降脂药。建议叔叔阿姨们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饮食
除了吃药,饮食也是降血脂的关键!
①油酸代替饱和脂肪酸
油酸是一种可以辅助降血脂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帮助降低“坏”胆固醇,不影响“好”胆固醇。
专家表示血脂异常人群选择富含油酸的食用油,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控制血糖,对于降低炎症反应也有一定好处。
提醒:降血脂要控制用油量!
②增加植物甾醇摄入
植物甾醇可谓是胆固醇的“双胞胎”兄弟!
因为它和胆固醇结构很相似,而且两者在肠道是经过同一个途径被人体吸收的!
如果增加植物甾醇摄入,就可以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但是不影响“好”胆固醇!
专家表示,谷物类、大豆类、胡萝卜、豆角等食物富含植物甾醇,血脂异常的人平时可以适当多吃。
就是一个卖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