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蚝如同亲吻海洋。
在广东,素来“无鸡不成宴”。而在广东的海边,则是“无蚝不成宴”。
我要去惠东,不仅要饱览这里滨海的风光,也要饱餐一顿积累了大海滋味的铁涌赤岸生蚝。
人们在公元前就开始食用生蚝。如果生蚝新鲜且产地优秀,就着柠檬汁直接生吃是最佳的选择。嘴唇和舌尖碰触到嫩滑柔软、鲜美多汁的蚝肉,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来自海洋的滋味。
铁涌的赤岸村虽然地处红海湾一隅,村里却因为有99个山头,解放以前都叫九十九墩村。村民是靠海为生的,当黄昏回家的时候望见岸边海水呈赤红色,所以后来改名叫赤岸村。这个说法无从考究,但黄昏时分落日红霞照在海平面上的时候,一片橙红仿佛就已印证了这个村名的由来。
赤岸渔民生于大海、长于大海,以前在“讨海”中常常采收到野生蚝,后来依仗当地得天独厚的适宜蚝的生长环境,自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养蚝,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生长环境对生蚝的肉质、风味影响都很大。生蚝通过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为生,生活海域的微生物越丰富,生蚝自然长得越肥美,并且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会给生蚝带来不同的味变。海水的温度也决定着生蚝的口感。生蚝汁水的味道则取决于海水的盐度。
赤岸村地处咸淡水混交区域,红海湾凹处,水中微生物多,温度变化小,以及海水盐度适中和洁净度良好,是养蚝的极佳场所。故此,这里出产的赤岸蚝质量极佳,可谓是蚝中极品,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
据当地村民介绍,最初,村里养蚝一般把捡到的野生蚝放到就近海边的石头丛中,或者水泥硬化成块,沉入海中,每年4-5月份生蚝排卵附着在水泥上自然生长。其实还是属于野生状态,但产量不高,亩产只有不到30斤。1994年,村里引进了仿野生的吊养办法,不仅保证了蚝的品质,亩产也增加到了400斤。
说是人工养殖,其实和野生非常接近。蚝苗都是取自海里的野生苗,先利用浅水滩的蚝池作为育苗区,等幼苗成长到一定程度再移到深水处放养。从蚝苗到收获,需要漫长的三年。
现在,赤岸村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蚝乡”,全村八成以上村民靠养蚝发家致富,去年全村养蚝总产值1.2亿元。生蚝带富了全村人,村里土豪(蚝)应运而生,一幢幢豪(蚝)楼拔地而起。
到了深秋收蚝的季节,也是吃蚝的高峰时节。村道上一辆辆鱼贯而入的小车,都是奔蚝而来。每天专门到赤岸吃蚝的就有几百上千人,村里也顺势建起了十多间专门吃蚝宴的农庄。此外,这里出产的生蚝还经过广州批发到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当然,很多人都吃过蚝,却未必看过养蚝。对养蚝的好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旅游。
广阔无垠的海面上,纵横交错的蚝排形成了最美的几何图。长长的蚝排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计和梦想。在当地,用蚝壳垒砌的建筑,制作的工艺品也成为了独特的一景。
铁涌附近的观音山上的风车项目也是当地值得一去的景点。这些依山而建的白色的“巨型风扇”为铁涌招徕不少观光者。登上山顶眺望远处,就是一幅山海交融的画卷。
现在问题来了,一个个拳头大的肥美生蚝,拿来焗、炆、刺身、脆炸、酸菜煲、煎蛋、生上火锅、炭烧还是清蒸好呢?其实,赤岸的任何一家农庄都会做一桌全蚝宴,烹饪的关键只有一条:不要过度缩水,怎么样都好吃。
那么,十月相约去赤岸探蚝,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