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大会师,既是红军万里长征的终点,也是人民军队新长征的起点

一林话历史 2024-04-05 02:35:45

1936年,注定是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的国际形势,波云诡异。

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大陆,小胡子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并与日本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加强勾结,准备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

三国轴心即将形成,共产国际的大本营苏联面临着德日法西斯东西夹击的困境,而整个世界也笼罩在法西斯侵略的阴云之下。

这一年的国内形势,风云激荡,华夏大地正处于民族危亡的边缘。

这一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步步紧逼,通过策划“内蒙古自治”,企图进一步侵吞中国领土。一时间,举国激愤,抗日的呼声响彻神州大地。

这一年,被老蒋逼得无路可走的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桂系大佬李宗仁和白崇禧,打出了抗日反蒋的旗号,发动两广事变。

这一年,是党的15岁生日,经过东征和西征的党中央,顺应形势发展的时代要求,已经与爱国将领张学良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秘密联合。

但是这一年,冥顽不化的蒋某人不顾中日民族矛盾的剧烈发展,依然奉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对日继续妥协退让,而把剿共事业作为其第一要务。

总之,这一年里,历经万里长征血与火的历练,党的三大主力红军即将汇聚于中国西北,以三军大会师的方式给党的15岁生日献上一份浓重的厚礼。

接上文:。本篇,我们介绍万里长征的最终章——三军大会师。

提起长征大会师,历史教科书上介绍得很简单,就是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突破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后,终于取得了三军大会师的伟大胜利。好像会师后就万事大吉,迎来新格局,新气象了。

但真实的历史远没有这么简单,三军大会师也比课本上介绍得更精彩,更惊险。实现三军大会师也并非仅仅是单纯会师那么简单。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棋局上,他们思虑更多的是如何以三军大会师这个契机,积极推动全国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肩负起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历史重任。

一、气壮山河的《宁夏战役计划》

上文我们介绍过,实现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西北大联合”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抗日新形势下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

而要想实现这一构想,我们就需要肃清蒋某人在西北地区的势力,建立以兰州为大本营的抗日国防政府,并打通苏联援助通道。然后在苏联的援助下,形成西北大联合的抗日新局面。

所以,打通苏联通道,获取苏联援助,就成了三军大会师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目标。而当时的苏联援助通道有两条,如下图:

一条是北面的,经外蒙古,向南直通宁夏一个叫定远营的地方,这里离陕北根据地更近,是红军计划掌握的通道。

另一条是西北面的,经新疆哈密,走河西走廊,可直通兰州,这是张学良计划掌握的通道。

为此,党中央和毛主席几经筹谋,制定了一个恢弘庞大、气壮山河的作战计划——《宁夏战役计划》,又叫《十月份作战纲领》。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这个宏大的作战计划,我先上一张图,表明当时的敌我态势。为了大家看得更直观,我把友军的字体变成黄色。后面我会一边介绍,一边用地图说明。如下图

上图中的上一坨围剿大军是对付中央红军的;

下一坨围堵部队是对付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的;

胡宗南属于老蒋的嫡系机动部队;

而于学忠、何柱国、董英斌、王以哲都是张学良的手下大将,属于我们的友军。

《宁夏战役计划》总的要求是:三大主力红军配合东北军打通苏联,巩固内部,建立西北国防政府。

为实现这一任务,《计划》规定红军的作战行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红二、红四方面军尽可能先夺取以岷县为中心的甘南地区,并将此作为临时根据地,休整补充。

然后敲山震虎,以有力一部出陇西,攻击毛炳文部。

毛炳文部被攻击后会怎么样呢?那样兰州就会处于我军的威胁之下,那么此时作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就可以里应外合,正大光明的命令于学忠部顺势进占兰州。如下图

第二步:在于学忠部进占兰州之后,红二、红四方面军在以有力一部调虎离山,攻击西宁,威胁青海,调马步芳出山。

青海是马步芳部马家军的老窝。老窝被威胁,肯定会吸引河西走廊的马步芳部东援西宁。

这样河西走廊就空虚了。张学良同样可以正大光明的命令东北军乘虚而入,接防河西走廊。

这样,东北军也就握住了新疆这条援助通道。如下图

这两个步骤要在一个半月内完成。从上面的计划也可以看出,前两步四方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友军调动敌人,不需要和敌人死磕。

第三步:在帮助友军完成打通苏联援助通道的任务后。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就要忙活我们自己的事了。计划要求他们继续北上,与中央红军实现三军大会师,并占领陕甘宁一带。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八万红军要积极备战。

等到12月份,一个方面军摆在黄河以南阻击敌人可能的进攻;

另外两个方面军则西渡黄河,消灭马鸿逵部马家军,占领宁夏定远营。

这样,我军也就握住了定远营的这条苏联援助通道。如下图

为什么要等到12月份呢?因为12月份黄河就结冰了,我军就可以徒步进攻宁夏,省去了造船的麻烦。

最后:完成三步走后,将形成红军,东北军,西北军背靠大西北的有利态势。

在苏联援助源源不断提供的有利形势下,三方成立西北国防政府,组建抗日联军,出兵绥远,直接开赴一线与日军作战。如下图

如果到那个时候,蒋某人依旧冥顽不化,继续他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想给抗日联军背后来一刀的话,张学良就会果断和他翻脸。

并且,红军、东北军、西北军大概20多万人的抗日联军和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也会促使老蒋国民政府的早日倒台。

好了,对于这一“气吞万里如虎”的战略构想,我们不由得假设,如果八万多红军和十几万东北军真的拿到了苏联装备,且在毛主席正确的军事战略指挥之下(因为张少帅的军事能力一般般),未来的抗战局面会不会大不一样呢?

二、老蒋国民党军的布防情况

那么,对于这一宏伟的宁夏战役计划,此刻的蒋某人知道吗?他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得益于我们卓越的情报工作,老蒋并不知道这一计划的具体部署。但是,三大主力红军即将汇合于西北,已经造成横跨黄河、遥相呼应的态势了,三军会师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这时的老蒋也猜到了个大概,尤其是对于东北军、西北军与我党的秘密联合,他也有所耳闻,但苦于一直没有证据,只能恨张少帅恨的牙痒痒。

此刻的他也是忧心如焚,坐卧不宁,生怕 “西北大联合”的局面形成后联手抗日反蒋,把他给反下去。因此,他紧急部署部队,想千方百计阻止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为此,他也制定了一个“通渭会战计划”,而且他的这个计划也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全力组织“通渭会战”。由胡宗南第一军、王均第三军、毛炳文三十七军、东北军于学忠部、王以哲部、董英斌部等集中在西兰公路地区,负责围剿北上的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如下图

于学忠、王以哲、董英斌三位大拿表示有点晕菜:我们究竟应该打红军还是打国军呀?

第二步:在“剿灭”红二、红四方面军后,再运用他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的堡垒战术,以“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集中几十万部队,层层推进,北上对付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中央红军。

看来,他还是把毛主席当做其一生最强劲的对手。如下图

对于打问号的那几路,老蒋表示,他也不确定这些杂牌军听不听自己的指挥。

第三步:第三步并没有写在纸上,而是铭记在老蒋和胡宗南等嫡系心腹的心里,在“剿共”事业大功告成的情况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将包括张学良杨虎城在内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师以上干部撤职查办,余部肢解收编,如不服从就格杀勿论。

如果条件允许,就连马步芳,马鸿逵,阎老西等刺头一并收拾算了,这样自己就真的清净了。

应该说,这才是蒋某人“攘外必先安内”的真正内涵所在,这个“内”,既包括红军,也包括东北军、西北军、马家军、晋绥军等地方杂牌。

三、前期构想基本达成

随后,老蒋把这份没把第三步写在纸上的作战计划给张学良也拷贝了一份。

张少帅一看这份计划,马上倒吸一口凉气,虽然给他的计划上不写的第三条,但张少帅还是感觉到了老蒋的那份杀气。

于是,他马上把这份通渭作战计划也给党中央拷贝了一份,提议红军及早进行宁夏战役,打通苏联援助通道。

面对敌情的变化,毛主席经过认真分析,也认为不能再等12月份黄河结冰了,应该快点实施宁夏战役计划。

于是,红二、红四方面军约54000人的大军北出天险腊子口,抵达甘肃南部。

按照《宁夏战役计划》的要求,红二、红四方面军立即发动了攻势。他们动作很快,于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就控制了漳县、宁潭、渭源等地。

唯有岷县小军阀鲁大昌还在顽抗中,打得还十分卖力,我军一时未下,遂采取包围策略。

如下图

但这个时候,意外出现了,老蒋这时已基本搞定了两广事变,可以腾出手来,调自己的嫡系胡宗南来对付红军了。此刻,胡宗南的第一军约六万人正向这面赶来。

如果胡宗南成功开过来的话,就会掌控西兰公路,红军就有被分割在南北两地而无法会师的危险。

因此,党中央对宁夏战役计划进行了适当修改,原计划打击毛炳文,便于于学忠部占据兰州的计划也无法实施。

9月13日,党中央提出了以打击胡宗南部为主要目的的《静会战役计划》。如下图

1、中央红军主力以守护苏区,打击马鸿逵部马家军为主,为下一步进攻宁夏创造条件。

2、派出一部向西兰公路的静会段挺进,配合红四方面军夹击胡宗南部;

3、红四方面军全力抢占以界石铺为中心的西兰公路地区;当胡宗南部向红军进攻时,消灭其一部;使得东北军董英斌部有借口西移,帮我军控制住会宁和静宁。

4、红二方面军速向陕甘边界出动,插入王均防线之后,占领凤县、宝鸡、两当、徽县、成县、康县地区,牵制胡宗南主力的西进,为红四方面军抢占西兰公路争取时间。

计划一定,马上开始执行。

中央红军一部在聂荣臻的率领下,迅速南下占领将台堡、兴隆镇、界石铺;另一部在徐海东率领下进至海原以北,继而拿下打拉池。

红四方面军一部在徐向前率领下也迅速拿下通渭;

红二方面军也进展顺利,相继拿下四座县城,第一阶段战役构想基本达成,如下图。

四、会师路上、一波三折

但老蒋却不按套路出牌了,他绕开张学良,直接命令董英斌部调至固原区域,与马鸿逵一起南北夹击我军,当然也就不能帮我军占领会宁和静宁了。

董英斌表示:共军弟兄们,我是无辜的。

而胡宗南也没有因为红二方面军的牵制而逗留,而是派了先头部队一个旅直接奔着静宁和会宁就来了。他的后续主力正往咸阳集结,预计五天后就可到达。如下图

老蒋这一不按套路出牌使情况变得有点复杂了。

但救兵如救火,中革军委致电四方面军:“四方面军主力应立即攻占隆德、静宁、会宁、通渭地区,控制西兰公路,与一方面军相机靠近,并吃掉胡宗南这个先头旅。”

虽然胡宗南的中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但他毕竟只有一个旅,四方面军想吃掉他还是不太费劲的。

胡宗南此前一直没被红军重创过,吃掉他不但可以打击胡宗南的嚣张气焰,而且对周边的邓宝珊、毛炳文、马鸿逵等地方杂牌军也是一种强大的震慑。

但想不到的是,这个时候,我们国焘“同志”的军阀思想又泛滥起来了,又开始搞事情了。

他致电中央,大致意思是说:让四方面军单独吃掉胡宗南这股部队有点费劲,他要中央红军也派出主力来和四方面军共同夹击。

这就是典型的军阀保存实力思维了。这个时候的中央红军主力也就两万多人,他们要负责打击宁夏马家军,为将来渡河夺取定远营做准备,实在抽不出兵力来。

于是,中央决定由红四方面军独立承担控制西兰大道,打击胡宗南的任务,中央红军已经南下的聂荣臻部将予以配合。

而胡宗南的进军速度比我军预想的还要快。16日,胡宗南部两个师抵达咸阳,17日,胡宗南部全部抵达咸阳,有随时向西兰公路推进,阻隔我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可能。

因此,中央于9月15日至17日连续发去多封电报,让四方面军迅速行动,抢占西兰公路。电报内容就不多说了,总之就是救兵如救火,十万火急吧。

但张国焘就是不为所动,雷打不动的坚决不肯北上。

但这一次,张国焘成孤家寡人了,他这一对抗中央的行为不但遭到了朱老总和任弼时的坚决抵制,也遭到了陈昌浩的强烈反对。

是的,昌浩同志这一次转变过来了,决心跟着中央走,开始跟张国焘对着干了。

为了说服老张继续北上,1936年9月16日,四方面军主要成员聚集在岷州三十里铺的方面军总部召开会议。

一连开了好几天,吵得很厉害,虽然朱老总、陈昌浩、任弼时等人与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可张国焘就是不听劝。

此时的贺老总已经随二方面军行动了,而徐帅也在漳县前线指挥部,他两不在会场。

五、西进风波,险些铸成大错

张国焘一看众人都和自己对着干,心里也虚得很。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悄么声的一个人拉着自己的马,离开了红军总部,随后打马扬鞭消失在夜幕之中。

他这是要干什么去呢?原来是找前线部队来了。他马不停蹄的就赶到了漳县的前线指挥部。

据徐帅回忆:9月21日那天,张国焘到了漳县,一进门就对着他和周纯全、李特、李先念等前线将领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说:“我这个主席干不了啦,让昌浩干吧!”

一看张国焘这幅模样,众人都大吃一惊。大家感觉有点莫名其妙,这张主席一进门就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一样,这是唱的哪出戏呀。

然后张国焘就添油加醋的将三十里铺会议的情况说给众人听,而且是哭着说的。在张国焘的嘴里,他当时是委屈万分,而陈昌浩则咄咄逼人。

最后他又说:“我是不行了,到陕北准备被开除党籍,坐监狱吧,四方面军的事,中央会交给昌浩搞的。”最后又哭了起来。

不可否认的是,张国焘作为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还是有其过人之处的,他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人。

每到关键处,他说的话总是很具有鼓动性,容易引起别人共鸣。这东西有时候和天赋有关,别人还学不来。比如刘皇叔就喜欢哭,而且一哭马上就能获得大家死忠。

张国焘的一番表演居然引起了四方面军将领们的同情。

大家都认为陈昌浩做得有点过分,都对张国焘报以同情。

张国焘一看他的这套戏码奏效了,就走到地图前,开始介绍自己西进甘肃的一套方案:

1、四方面军如果北上与胡宗南作战,肯定不利。而且北上后,陕北贫瘠,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不如我们直接到河西地区开辟根据地。

2、四方面军主力应该向西出发,从黄河的循化至永靖段渡河;而后向北抢占永登为落脚点;站稳脚跟后,再派出一部去牵制马步芳。

3、然后,四方面军主力集结在黄河以西,向靖远、中卫等地出击,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如下图

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四方面军在西兰公路与优势敌人决战,还可以让四方面军在河西自己解决粮食补给问题,减轻中央的压力。

张国焘的这套计划,不能说不合理。

从局部来看,按这样的布置,四方面军完就美地绕开了胡宗南主力,既保存了实力,还能到达较为富裕的兰州一带,到时候修整完毕后再帮中央红军夺取宁夏。

再退一步,就算夺不了宁夏,张国焘也可以从河西走廊打通国际线,到时候拿到苏联援助,实力就强大了,张国焘的地位也就稳了。

果然是好算计。9月22日当天,张国焘就和前线将领们重新部署了西进方案。紧跟着,部队就按他的命令准备起来。

随后,张国焘还分别给党中央和朱老总、陈昌浩他们发了一封电报,通报修改后的西进计划,颇有一些洋洋得意。

获知张国焘私自修改作战计划后,毛主席和朱老总,贺老总等都大吃一惊。

这老张怎么又整幺蛾子了。如果四方面军西渡黄河,那么还在甘南一带的二方面军将失去侧翼掩护,暴露在敌军的四面围堵之下。而且到时候红军分隔三处,随时会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如下图

六、天佑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此时的朱老总、任弼时,陈昌浩他们也终于知道老张失踪这么多天究竟去哪了?原来是跑到前线指挥部搞事去了。

很快,朱老总他们也陆续赶到漳县。大家一到前线指挥部就跟张国焘争论起来,批评他一声不吭离开不说,还不经组织就擅自改变行军计划,中央也发来电报劝说张国焘继续北上。

张国焘有点招架不住了。还有就是,张国焘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一件事——天意难违。

因为就在张国焘做美梦的时候,徐帅回来跟张国焘和朱老总汇报说:近期洮河涨水,当地老乡说黄河对岸即将进入大雪封山的季节,天气寒冷,水流湍急,道路根本不通。

张国焘瞬间没了脾气,他仰天长叹,难道这就是天意吗?

是的,这就是天意,天佑红军。

去年张国焘带着部队南下血战百丈关的时候,正好遇到十几年不遇的冬天,导致部队损失惨重。结果今年,张国焘又因为冬季过早的到来和河水暴涨,没能渡过黄河。

天意不可违,这次,他再无理由拒绝北上了。

张国焘见事不可为,只能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不再坚持西进,而同意北上了。

当天晚上,朱老总就给各部队发去了紧急命令,迅速组织队伍,重新北上。

终于,9月30日,饱经战火洗礼的红四方面军4万多劲旅,分为五路纵队,开始向通渭、庄浪、会宁、静宁疾进。

中央红军随即展开了南下的策应行动,红一军团组织人马提前赶到会宁,在会宁城外将反扑之敌击溃,使会宁牢牢地控制在红军手里。如下图

1936年10月7日,四方面军前头部队,许世友的第四军抵达会宁。

10月9日,朱老总、张国焘、徐向前率四方面军主力进驻会宁,与在这里等候已久的红一师师长陈赓举行了历史性的会面。

这一天,战士们的欢声回响在会宁这座西北小城的天空,一场隆重庆祝胜利会师的联欢会在这里举行。

红四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川、康、青、甘四省,行程近万里。由于张国焘的错误,使红四方面军的长征经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七、命运多舛、红二方面军将台堡会师

一、四方面军会宁大会师后,鉴于严重的敌情,红二方面军也开始筹谋北上了。

按照原计划,二方面军在成、徽一带策应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会师后,自己再在一、四方面军的牵制掩护下北上。

但是,因为张国焘的这么一出幺蛾子事件,而浪费了宝贵的两周时间,这让红二方面军的处境十分严峻。

这下把贺老总给坑苦了,贺老总是走也不是,留也不对,只能带着红二方面军在成县、徽县一带徘徊转悠。

一直到10月4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才下令让二方面军北上。

然而这个时候,敌人也赶到了,胡宗南、毛炳文、王均、关麟征等一齐向红二方面军猛扑过来。如下图

各路敌军进一步靠拢,控制了西兰大道,对二方面军形成了包围态势,企图将红二方面军堵截在渭河以南聚歼。

情况十分危急,为了摆脱敌人,贺老总命令部队急行军,快速北上跟中央汇合。

他们把能丢的东西都丢了,包括一些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重武器,全都丢了。除了必要的休息,其余时间都在行军,以至于很多战士都掉了队。

红二方面军的会师之路一共有三次磨难:如下图

第一次:红二方面军一开始转移时,王钧部就趁机扑了过来,直逼康县。由于这次行动比较仓促,部队收拢不及,二方面军六军团一部在康县白马关遭到王均的截击,损失一个团。

第二次:10月7日,经过罗家堡一带时,突然遭到两路敌人的疯狂阻击和敌机的狂轰滥炸,部队受到很大损失。红十六师师长张辉在激战中不幸牺牲,政委晏福生指挥部队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军团部和红十七、红十八师转移。

第三次:10月9日、10日,红二方面军抵达甘谷、武山一带。准备抢渡渭水时,偏偏这几日天公不作美,连降大雨,渭水骤涨。而敌人又紧紧追来,敌人的飞机也一直跟着猛烈轰炸。

贺老总亲自指挥渡河,许多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往返数次,将伤病员也全部送到了渭水北岸。但是,由于上游突发山洪,河水骤涨,有些体质较弱的战士,不幸被水冲走。

这些经过万里长征历练的优秀战士,却在会师前夜不幸牺牲,让人悲痛万分。

多年后,贺老总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潸然泪下:

“过渭河,狼狈极了,遭敌侧击,渭河上游下暴雨,水越来越深,冲了点人去。

张国焘违背中央军委的指示,二方面军几乎遭到全军覆没。

渭河南岸也很危险,这是长征中最危险的一次。要说紧张,第一次是甘孜,张国焘要困死我们;第二次就是成徽两康战役。

我们原来估计四方面军不会走的,那时我们给中央发了电报,早(向北)走两天就好了,不会这样狼狈,六军团也遭不到侧击。

四方面军一撤走,敌人就围拢来了。急行军掉了几千人。刚出草地,部队体力都未恢复,早走两天可以少受损失,可以冲出去。”

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多么危险,虽然一路磕磕绊绊,但英勇的红二方面军终于冲破了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

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离静宁不远的将台堡,同红一军团的第一、第二师胜利会师。

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行程8000余公里,转战湘、黔、滇、康、川、青、甘、陕八省,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攻克城市39座。

总之,一路走来,不管是跨越千山万水,还是冲破血与火的洗礼,这支从二万五千里的征程中走出来的百战精英,此刻终于汇聚在了一起。

然而,红军的长征还没有结束,会师后的三大主力红军将迎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我们下回介绍。

0 阅读:0

一林话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