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李大钊英勇就义,他每月的收入有数百大洋,因救济贫困学生,充当党的经费,妻子赵纫兰想要为夫安葬却只能拿出1块大洋。
还是在鲁迅、赵梦麟等文人志士的慷慨解囊下,李大钊烈士通过公葬的方式得以安眠。
他的报国之心、爱国之情、慷慨之意感染了无数人,但2005年其孙李宏塔却被人以“贪污受贿”的名义举报到中纪委……
一根红线系三代读书18年,日日告诫自己不可懈怠,李大钊为的是在书中探寻救国图存的道理。
1922年-1924年,他三赴上海、两下广州、五跨长江,多次找到孙中山先生会谈,为的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北伐。
后来被捕,他的胆量和毅力都令敌人胆寒。儿子李葆华1909年出生,父亲牺牲时已经18岁,他见过父亲的坚守,更明白一个共产党人该有的信念。
为躲避敌人的迫害到日本读书是无奈之举,李葆华的心中全是国家,他攻读师范学校期间,历经考验,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
九一八事变后他中断学业,投身抗战,做了一名中国人都认为对的事情。
在斗争中,李葆华参与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筹建和建设工作,他是党内刊物《战线》的负责人,还是省委党校的校长。
建国后,他在国家水利部工作,也担任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职位。
以权谋私是李葆华从来不会做的,李大钊的良好品质也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而他又将这根红线系到了儿子李宏塔身上。
对1949年出生的李宏塔来说,与爷爷李大钊未曾谋面,两人却得以在爷爷的作品及相关的文字记载中相遇。
给予中的父亲,与爷爷应该都是严肃,不讲人情的。
小时候的李宏塔,在还未分辨出人心复杂的年纪,拆开了一袋别人送的葡萄干。
在当时,葡萄干是稀罕物,接受了就是人情,还人情意味着有可能要开后门,李葆华万万不能允许。
他批评了李宏塔,跟儿子讲明对错,将未拆开的葡萄干送还了过去,那袋已经被拆开的葡萄干,也被折价退款。
在李家家风的熏陶下,在父亲李葆华的言传身教下,李宏塔竟然被举报“贪污腐败”实在匪夷所思。
这里面是否另有隐情?
骑坏4辆自行车的干部20世纪80-90年代,合肥的长江路、六安路人群熙熙攘攘,但早晚高峰的阶段,必有一个身材魁梧,满头灰发的中年人骑着或推着自行车从这里经过。
如果有一天他跟形影不离的自行车分开,也一定是自行车坏了或被偷了。
中年人穿着朴素,但在这两个路段巡逻的交警都认识他,也敬佩他的为人,每次见到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喊“李厅长好”。
任谁都想不到,中年人竟然就是李宏塔,路上已经有人开上小轿车,以他在安徽省民政厅的职务,配辆代步的轿车完全是没问题的,没有才不正常。
厅里面有过小汽车接送的安排,李宏塔断然拒绝了,一方面是因为他想把有限的资源,分给有需要的人,二是因为他还能骑动自行车,出行、锻炼身体两不误。
参军、成为工人、读书,后来从政,尤其是进入安徽省民政部门工作,一切都是李宏塔自己的选择。
在这条路上,他不断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干部,无需回答,行动就是他交的答卷。
十几年间,他先后4次主持分房工作,每一次都想着先苦一苦自己,让祖孙三代挤在小房子里的家庭先分到房子,接着考虑结婚但分居的夫妻,身体不好的人或快要退休的人也会优先安排……
算下来,需要分房的人可真不少,经李宏塔的手分出去了200多套房子,就连福利房的“末班车”他都让了出去,自己和家人住在老破小的房子里。
勤俭节约已经刻在了李家人的骨子里,李宏塔对自己抠抠搜搜,唯独在一件事情上大方:买福利彩票。
出门看到福利彩票店,李宏塔习惯性买几注,但他不关注开奖的信息,也从来不去兑奖。
可千万不要以为他家里太有钱,连每个月几百块钱的开销都不放在眼里,他心疼得要死,想到钱的去处就又舍得了。
他只是想为国家福利事业多做些贡献。
然而,这样一个好干部却在2005年被举报贪污受贿,接到举报信中纪委立即展开调查,才让一心为民、勤勤恳恳的李宏塔走入大众视野。
领导工作20余年,他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
如今,李宏塔已经退休,还将在2021年获得的“七一勋章”捐给了“李大钊纪念馆”。
一段红色记忆,传承了三代人,之后李宏塔的孩子也会传承下去,或许这就是缅怀革命先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