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所处的时代》写了“个人电脑时代”,在我的意识之中,个人电脑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是很难分开的。我是97年参加工作的,在我自己有了收入可以升级、购买电脑的时候,虽然只是拨号上网,但是互联网已经进入了我的工作与生活。
因为大学了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因此我从94年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互联网了,那个时候学的是HTML,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年代即便是学习互联网编程专业的学生,也要先学会用文本文件编辑HTML页面,等到一个统一的时间,大家才可以上网去看自己设计页面的效果,平时则只能“单机操作”。到后来我学习了C++,ASP……等依旧无法实时上网调试程序,不过还好我自己在家里安装了拨号上网。
参加工作之后,单位有了网络,也就不再担心“网费”的问题了。对于我而言,90年代互联网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信息,在2000年之前,我对于互联网信息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知,早期的互联网,除了“网络聊天”比较有趣之外,我则是通过互联网下载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媒体单位,在2000年的时候,已经有了真正的“宽带”的概念,门户网站的出现导致网络媒体对于平面媒体产生本质上的冲击。坦白讲,当时的我虽然就职于IT媒体,接触了许多顶级的IT科技企业,但是依旧没有想到信息技术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当时的我对于“移动互联网”完全没有概念。
相信所有曾经工作于平面媒体单位的人对于互联网时代都有着很深的感触,而这种感触的来源就在于“工作机会”。一方面,互联网媒体造成了平面媒体的“关停潮”;另一方面,互联网大厂的工资又高于平面媒体机构。互联网时代所造成的直接冲击之一,就是原来就职于平面媒体的人要么去了互联网企业,要么转行去开设了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就如同现在的自媒体无比发达一样,在互联网时代刚刚启动的时候,个人网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服务商除了提供域名、网络空间服务之外,还有专门提供二级域名的服务商——这真的和如今的各大平台有些类似,在某一门户之下有科目分类,各个科目分类之下都是个人网站,这些网站所触及的领域其实比现在的自媒体还要广大、繁杂。
在互联网时代早期,“收集”是一件非常有趣也非常普及的事情,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有人就通过互联网下载了自己所喜爱歌星的所有歌曲;有人则下载了自己所喜爱影星的所有电影……,借助宽带,人们省去了购买光盘的钱,同时又购买了大量的刻录盘保留着自己在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
互联网所存在的信息差导致了平面媒体稿件“抄袭”的泛滥,我所在的平面媒体就有不止一位员工因为从网上直接“扒文章”而遭到举办被解雇……,去互联网上找信息,对于当时的平面媒体工作者而言,实在是太方便了。
从我个人的认知来说,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进程是有一些缓慢的,但是在2002年前后,当互联网时代的大幕真的开启了之后,科技进步的速度就开始以超越我认知的速度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