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还能撑多久?美国专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竟让人难以置信

小丁说商业 2024-08-30 14:06:46

从大禹治水的故事开始,水患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急于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水患,三峡工程的设想应运而生。

2006年,名扬世界的三峡水利工程落成,耗时12年。

随之而来的既有赞誉也有争议,三峡水利工程斥资2500亿人民币。

而三峡大坝本身的寿命长短也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美国官方更是多次唱衰三峡大坝,肆意进行抹黑,事实却狠狠地打了老美的脸了。

美国的唱衰

自三峡大坝落成以来,外媒就往往似乎很喜欢在我国建成的三峡大坝上“做文章”。

尤其是近年来,关于三峡大坝“坝体变形”、“三峡决堤”的新闻在国外层出不穷。

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外国媒体还专门配上了不知道从何而来的三峡大坝“扭曲变形”的照片。

以及三峡景区整修期间暂时停止接待游客的通知。

在这些虚假的证据面前。

国外专家评论:三峡大坝就是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无法抵抗长期的水压。

只要再过十年,三峡大坝会继续向下游移动,甚至距离可能达到四十米。

不仅如此,一位美国专家对外宣称,我国的三峡大坝使用的材料十分劣质,混凝土达不到国际上的标准,三峡大坝的使用时间将短得超乎人们想象。

据所谓的美国专家估计,这项耗资千亿的三峡大坝工程使用寿命可能仅仅只有五十年,这无疑引起了许多人的讨论。

无独有偶,不仅国外喜欢“唱衰”三峡大坝,国内针对三峡大坝的舆论也始终没有停歇过。

一位名叫王维洛的“水利专家”公然支持美国官方的专业分析。

称三峡大坝的建立基础不够牢固,这些混凝土坝随意地摆在岩石上,在水压和温度的影响下,有坍塌的高风险。

这位”专家”虽然“关心国事”,热衷于鼓吹“三峡大坝崩溃论”,人却远在德国,可见其居心叵测。

在千禧年初,三峡大坝还未落成之时,王维洛就不断发表关于三峡大坝的负面言论。

比如什么三峡大坝的水利坡度小,蓄水高度上明显不足。

增加蓄水高度所需要的开支又过大,二者无法做到充分的平衡,经济效益差,是一个失败的工程。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对三峡的认知也存在误解。

每当夏季泛洪时,三峡大坝总是会成为人们口中的“替罪羊”,将所有的洪灾都归结于三峡大坝的修建不力。

只要三峡大坝没能拦住的洪灾,都成为了他们添油加醋的内容。

甚至这些人的言论专门形成了一个关于三峡大坝质疑声的词条。

这样的现象自然是无良媒体抹黑的最终结果,许多民众也深受媒体的影响,对三峡有着不正确的认知。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我国官方不得不拿出证据,主动站出来辟谣。

在赤裸裸的真相面前,这些“无脑唱衰”的言论只会不攻自破,三峡的真实情况远远超乎人们想象。

真实情况

当外界吵得不可开交时,三峡大坝真实的情况如何呢,是否真的像美国媒体爆出来的照片和信息,呈现出了扭曲的模样?

为此,我国的中航集团使用了高分六号卫星,拍摄了一张极为高清的照片。

照片上清晰可见三峡大坝笔直的形状。

另外,三峡大坝还具有严格的一体化工程处理,轻微的弹性变形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要不超过设计的承载范围,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真的像美国官方所说的那样“变形扭曲”,三峡大坝可能早就无法使用“罢工”了。

国外之所以会拍出这样的照片,可能是因为照片太过模糊。

在边缘地带出现了失真和模糊的情况,才被美国的专家们拎出来举证。

再说,如今的“P图”技术早已没有什么门槛,这张照片可能出自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也未可知。

我国的工程院院士也纷纷站出来辟谣。

著名“水电之父”潘家铮也曾经说过:“三峡大坝的质量很高,我们在三峡大坝建设中的使用的混凝土十分坚固,至少还有五百年的寿命,并不会像美国专家说的那样五十年后就崩溃”。

至于王维洛的说辞,在三峡大坝建立之初,蓄水高度就达到了惊人的175米。

这样的数据可以说狠狠地“打脸”了,许多人都在网上声讨王维洛,没想到多年后王维洛竟然又出来跳脚,但他的话早已失去了可信度。

针对其他的质疑,我国也做出了回应。

比如关于地震对三峡大坝的影响,有人认为,一旦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震,三峡大坝将会带来不可估量危险,数百万人将面临洪灾的威胁。

这一点我国的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在内。

三峡大坝的选址避开了核心地震带,而且大坝本身也具有防震措施,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三峡大坝也安然无恙。

还有用户造谣三峡大坝疑似垮塌,配上了一个视频。

但这个视频实则是河南暴雨时的录像,经过了专人的剪辑才发布出来的,可见是处心积虑的抹黑。

世纪工程

一位外国顶尖水平的水利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三峡大坝是他平生所见最好的大坝之一。

三峡工程的辉煌早已被时间证明,十七年里安然无恙正是对这些谣言和唱衰言论最好的回击。

许多人肆意攻击这一项伟大的工程,他们不知道的是,三峡大坝的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与血泪,是多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从古自今却发生了数百次洪灾,平均每十年洪灾就会泛滥一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是一个苦不堪言的折磨。

早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途经宜昌时便有了在此地建设一个大型水坝的构想。

而且那时的孙中山就已经意识到了,尽管这样一个大坝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却“利在千秋”,可以彻底解决长江中下游的水患问题。

为此,孙中山特意请来了工程师进行考察,工程师最终给出了一份在三峡修建大坝的提案,令孙中山赞不绝口。

可惜的是,由于时局动乱等原因,孙中山先生没能亲自完成这一项壮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再次延续了孙中山的构想,多次派人前往长江勘探水利,起草方案。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薄弱的经济基础没能启动三峡工程。

这也是毛主席生前最挂念的事情之一,而修建三峡工程的重担最终落到了邓公的身上。

自八十年代开始,关于三峡大坝是否修建、如何修建就有了很大的争议。

在国内经济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建成这样一座大坝无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在各方争论不休的时候,邓公拍板了这一项工程。

邓公认为,三峡大坝必须要建,这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着想,否则人民只能忍受泛滥的洪灾。

如果修建了三峡大坝,像1954年那样的特大洪水就不会再发生了。

在邓公一锤定音后,三峡大坝的修建立刻开展。

经过了多年的部署和执行之后,三峡大坝的修建直到2006年才落下了帷幕,背后无数工程师和工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换来了三峡大坝的伟大成就。

结语

三峡大坝工程是数代人的心血,我们不能忍受它遭到国外媒体的肆意抹黑。

从真实的数据上看,三峡大坝的寿命不可能只有五十年这么短,它的未来依旧光明。

参考文章:

百年梦圆——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

历史性时刻!“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

三峡三问:有了三峡大坝,为何洪灾还是这么多?

三峡大坝究竟能撑多少年?美国专家分析后,所得结论令人难以置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百年逐梦今朝圆——三峡工程见证国家发展

1 阅读:424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