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南粵不二心,巾帼第一人
每天要去小区后面的深圳园博园转一圈,里面有一处景点名为“茂名风韵”,竹木葱笼、流水潺潺,入口处是一块巨大的浮雕照壁,描述的是冼夫人得胜而归,高凉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
中国有不少历史人物,其知名度受区域影响很大,如李定国,云南人民一般都知道,范绍曾樊哈儿,四川人民大概全晓得,而这冼夫人,相对来说,北方知道的人就要少得多,但他在南粵、海南以至东南亚当是大名鼎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岭南圣母冼夫人,茂名人,生于梁代。她是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俚人领袖,历经梁、陈、隋三代,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协助朝廷剪除地方割据势力;坚持民族团结,促进汉俚民族融合;坚决革除社会陋习,推动俚人社会的文明进程;协助朝廷治理岭南;惩治贪官暴吏,极大地推动岭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她以崇高的品德和坚强的毅力,顺历史潮流而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她的伟大历史功勋,被周恩来总理称颂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何为俚人,这是生存于粤西、桂东、桂南及越南北部等地的一个土著民族。其消失至今已有千余年。由于年代久远,史籍对俚人的记载不多,使史学界对俚人的研究进展缓慢。一般认为它是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有“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句,唐人李贤注曰:“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据《隋书》载:“俚人率直,尚信,勇敢自立,重贿轻死,巢居崖处,尽力农事”。俚洞时常遭受官兵讨伐。当年,俚人与侨民,也就是南迁中原人的矛盾非常突出,官府为了镇压土著的俚人,大小征讨,连年不断。
冼夫人就原是拥有十几万户的俚人部族首领,跨据广东粵西一带山区,主要是高州一带。她幼年时叫冼百合,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落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稍长更得异人传授武艺及韬略,不但能够挽弓执刀与敌拼斗,而且深谙行军布阵之法,因此。深得同族的器重和信赖,甚至海南儋耳诸部落民族也望风归附。
冼太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很早就表现出来,在她二十多岁时,就力请梁朝于海南置崖州,使自汉元帝时起脱离大陆几百年的海南岛重新回归中央政权的统治,并教化民众,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海南的部族割据、互相残杀、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局面,使海南社会得到了安定和经济得到了发展。
她在政治上竭力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史载,“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冼夫人在婚前,已“在父母家,抚循部众”,“劝亲族为善”,主张各部族和睦相处,不要动辄兵戎相见,“互相攻击”,多构仇怨。特别是规劝其兄南梁州刺史冼挺,不要“恃其富强,侵掠旁郡”。这对岭南的影响是很大的。“由是怨隙止息,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后来,作为俚人首领的她,带头与汉官冯宝结婚,这是俚汉两族和睦及融合的动力。她结婚后,“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与夫宝参与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属,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祖国南疆民族团结的局面更为牢固。许多俚人都将冯宝视为自己的首领,显示了俚汉民族的团结融合,对当时社会俚人的汉化和岭南社会的长期稳定,起了推动作用。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反对和打击一切地方割据和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尽管南朝政权更迭,但她始终奉中原为正朔,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济上,积极传播汉族当时的生产技术,推动岭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发展封建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以礼仪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诵日闻。”岭南地区“自隋之后,渐袭华风,休明之化,沦洽于兹,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蝉联,彬彬然埒于中土。”
冼夫人一生处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中原陷于大分裂、大混乱,南方也经常发生割据叛乱。冼夫人的俚族族群遍于岭南,是当时岭南最大民族。如果按当时的豪强逻辑行事,她完全可以拥兵割据。但冼夫人能站在国家的高度,将岭南、岭北认作一体;认同汉、俚各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国家,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子民,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特别是陈朝灭亡后,冼夫人果断率领岭南各族拥护隋朝的统一,隋高祖在敕书中褒奖冼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
冼夫人在岭南、海南各地都享有崇高的威望,一直被称为“岭南圣母”,一千多年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被敬仰,这是很少见的现象。于民间,有事拜圣母,于政府,她的事迹被宣扬。江泽民曾盛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然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耳熟能详的不是穆桂英就是花木兰,不是佘太君就是梁红玉,个个虚无,件件不实,倒是这被周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反而知道的人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件很遗憾的事。
冼夫人,民族英雄,是人非神,千秋景仰;亦人亦神,万代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