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孩,你叫什么名字?”
一个年轻的小战士回过头,小脸精瘦、扭捏又倔强地不作声。
旁边人笑着说,我们俩同乡来的,他家没钱找先生取名,就叫狗娃子!
一众战士苦中作乐,笑声一片,小战士的脸更红了。
他撅着嘴,我姓余,秋里割谷子的时候生的。
领导说,秋里啊?那时可是好时候,那你就叫余秋里吧!小伙子憨笑一声,觉得这个名字还真不错,比狗娃子强。
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个瘦小的十几岁孩子跟着红军南征北战,奋勇杀敌,一路成长为红军队伍中的重要将领。
敌人闻风丧胆的独臂将军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发挥了超强的动员和指挥作战能力、他深入群众、关注细节,在练兵打仗上颇有一套。
1936年,长征之路走到了云南乌蒙山区,时任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奉命率部截击国民党万耀煌部队,战争中先后两次被射伤左臂。
但即便已经皮开肉绽、伤可见骨,他也坚持指挥作战。
当时没有手术条件,甚至药品都严重不足,他仍然咬牙带着大部队前进。
忍着常人不可承受的钻心剧痛,挨过足足192个日夜。
直至受伤的左臂已经严重坏死、感染和发炎随时会危及他的生命,部队转入甘南后,余秋里才做了截肢手术。
建国以后,余秋里先后担任中共川西区党委委员、常委,西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后又回到中央,在解放军总部担任财务部长、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
负责深入基层,开展新式整军运动。加强思想教育,改造国军战俘,提高军民关系。
彼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工厂破败、人才不足,石油等核心能源严重匮乏。
临危受命、摘掉石油贫困的帽子1958年的某一天,周总理突然找到余秋雨。
总理认为余秋里头脑灵活、意志坚定,是个可以为国家在新领域开疆扩土做出成绩的好战士。
总理询问余秋里是否愿意接任石油部部长的工作,负责石油事业的开展。
起初,余秋里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只会行军打仗,哪有什么干事业的才能,生怕辜负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
但毛主席和周总理看中的,是他多年以来正直勤奋、面对困难从不退缩的坚定信念。
最终,在两位领导的鼓励下,余秋里放下了心理负担,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军人品质,坚决服从命令,进入石油工业部任职。
在前部长李聚奎的带领下,他认真分析发展困境,虚心向国家地质部的李四光同志和前来在我国支援的苏联专家请教疑惑。
了解到我国贫油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地貌特殊,必须采取先找油区、后找油田,并着重考察平原盆地地带。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余秋里也逐渐掌握了地质知识。
带领勘查队伍从大西北走到大西北,最终发现了大庆油田。
1960年的,任职两年的余秋里拿着全面详细的石油勘测报告,面向全国召集人手。
此时正是党和国家用人之际,各单位都不愿把仅有的人手抽调出去。
为此,毛主席和周总理也为了余秋里到处做思想工作。
在原有1.5万石油工人的基础上,为他争取了3万退伍官兵。
加上从各兄弟部门借来的5千人,总算建成了一个5万人的石油队伍。
这一年,余秋里带着工人们大庆油田实现了年产原油97万吨的空前突破。
在短短五年内,累计为我国开采石油834万吨,帮助中国从石油贫困国发展成石油大国。
余秋雨善用贤才,培养了包括王进喜在内的无数新时代铁人战士,培育了善打硬仗的铁人精神。
未能见到周总理最后一面之后几年,我国的石油事业日趋平稳,主席和总理对余秋里下达了新的任务,需要他返回中央工作。
1976年初,组织安排他前往广州疗养,却在1月7号的深夜接到了同为国务院副总理王震的电话。
得知周总理病危,余秋雨的大脑一片空白,之后通知警卫员立刻返回北京。
次日刚下飞机,余秋里就得到了总理已经病逝的消息。
1月10日,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举行,余秋里在警卫员的搀扶下来到告别大厅。
看到总理的遗体,音容笑貌犹在,想到周总理多年来的关怀和教导,余秋里终于泪水决堤、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