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裸辞到大理的人,已经定居昆明了

住范儿啊 2025-01-31 12:02:31

“逃离北上广”,已经不是一个新现象了。

每一年春节、年假,都有无数的打工人,选择从大城市的齿轮下松解自身,寻找一处成本更低、没那么高压的城市开启第二人生。

而大理,一直都是城市打工人的精神故乡。

低廉的物价、如春的天气、缓慢的生活节奏,都让年轻人心驰神往,然而当一个地方被网络过渡渲染,当地的生活成本也会随之提升。

“现在的大理,真的太贵了。”

当大理失去原来的性价比,想开启第二人生的年轻人开始逃离这座网红城市。

昆明,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选择。

大理,年轻人的

精神暂栖地

当然,大理依旧是无数疲惫的打工人修养灵魂的精神圣地。

打开社交软件,可以搜到一大批北上广社畜到大理躺平的帖子。

有人在大理,缓解了大城市的冷漠、高压和紧绷,找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

“大理是一个焦虑感没那么强的地方,大家都会很友好,很少有职场中那种戾气。但看到其他人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探索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

有人在大理体验了过去想都没想过的生活方式:

“登顶苍山,徒步洱海;在沙溪、诺邓、喜洲、巍山等不同古镇待过,见过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参加过各种奇奇怪怪的活动,去寺庙做义工,参加玄学课程的“卧底”,学过帆船,做户外领队,辟谷过,冥想过……”

有人来到大理,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

“苍山、洱海都对我很好,我的心情、我的身体都变好了。”

当这种人生旷野时间被拉长,漫无目的的日子里的无聊感和价值感缺失会再一次席卷身心。

在大理待了半年后的晓草,终于意识到大理的生活并不是她想要的。

因为她无法在做饭、家务中获得成就感,也没有办法在自然环境中的劳作获得乐趣,更不可能费时费力地完成手工作品。

她在当地学校找到一份兼职义工,负责财务工作,仅用1年时间,就帮学校捋清了过去几年的财务问题;

之后,她又加入大理的民宿行业,短短半年内完成3个民宿项目的融资方案,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了人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她开始想念外面的世俗世界,她知道是时候离开大理了。大理之于她,适合短暂停歇,想要寻找人生的价值,还是要回归正常的工作。

而如今的大理,已经不是躺平天堂,自从被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之后,人们蜂拥而至,当地的房租和物价也随之水涨船高。

以前5、6块的米线,现在没有10块下不来;

餐厅吃饭50就能管饱,现在买单基本超过100;

房租也从以前的5、600,到现在的2000元;

本地的工资却稳定在3000-5000,被网友吐槽:“十八线的工资,一二线的消费。”

当大理逐渐失去它的性价比,追求低物价的年轻人开始将目光瞄准大理周边的地方,比如昆明。

昆明,

移居人的新选择

如果在大理适合小住,那么昆明就是适合定居的地方。

前段时间,网上考察宜居城市的博主,给出一连串昆明宜居的理由:

气候适宜,夏天很凉快,冬天很温暖,无论是避暑还是过冬都很舒服,四季鲜花常开,实现“鲜花自由”。

作为省会城市,教育、医疗资源都很丰富,可以解决子女教育入学的问题,工作机会相对较好。

相比大理的商业化和高物价,昆明显得更淳朴,生活成本也更低。

苗苗就是从一线城市移居到昆明的一员,在此之前,她已经在北京待了七八年,终于受够了北京无处不在的内卷和高压。

而且北京的冬天,萧瑟严寒,伸不开手脚,她更喜欢低纬度地区,阳光明媚,植物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那种生机勃勃。

回到昆明之后,她才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每天下午6点多她就能回到家,她有充足的时间给自己做晚餐,周末的时候要么到城市周围溜达,要么就去看演出。她觉得这才是自己期盼已久的生活。

之所以选昆明定居,有个重要原因是昆明的房价对普通人友好。

据有关数据,昆明主城新房的成交均价为12072元/㎡,非主城区的房价更低,比如呈贡区的均价为8548元/㎡。

她可以用这几年在一线城市打工的积蓄,为自己在这个城市安个小家。

虽然昆明的生活很安逸,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地的工资水平跟一线城市没法比。

据统计,昆明私企的平均年薪仅有5W多,招聘软件里,大多都是3000-5000元的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了,待遇也下滑了不少,很多公司要求单休,没有公积金,有的甚至连正式的合同都没有。

“二线城市的工资确实不高,可能也很难存下钱,毕竟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躺平的生活。”

苗苗想得很明白,既然选择了二线城市的安逸,就要接受就业市场的落差,人生不是既要有要的多选题,大多数人生都只是单选题,做了这个选择就要放弃别的决定。

逃到大理的年轻人

最终又从大理逃离

“逃离北上广”,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网红城市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大理便是如此。

而这类城市往往拥有共同的特点,要么拥有缓慢的节奏,让高压工作的年轻人得到暂时的喘息;要么拥有低廉的房价,让那些钱包微薄的年轻人,毫无压力地在这里躺平。

每一次“逃离”的浪潮袭来,都会吸引很多年轻人来到这些城市定居;

每一次浪潮席卷之后,我们又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那些逃离的年轻人,纷纷又逃回了城市。

看过一个网友说:

“在大理,依旧逃不过一日三餐和日常开销,很多来到大理的年轻人,旅居一段时间之后,随着生活的新鲜感逐渐平静,日子也陷入终日的无聊,时间一长,很多人就会受不了这种生活。”

重回北上广,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毕竟疲惫的身躯已经卷不过新鲜的血液;

继续待大理,也不是一个好决定,现实的压力会随着钱包的日渐干瘪而愈发沉重。

昆明这样的二线城市,优点便凸显出来。

作为南方城市,昆明拥有不亚于大理的气候条件,且周围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毫不逊色;

生活方面,物价低廉,能够满足经济并不十分宽裕的年轻人躺平的需求;

就业虽然比不上北上广,但跟商业化的大理比起来,作为二线城市的昆明,有更多的工作岗位供选择,虽然工资不高,满足生活不是问题;

相比于网红旅游城市,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医疗、教育资源更加充足,更适合长期定居生活。

因此,打工人们作了一个折衷的选择,寻找这样的二线城市,同时容纳自己的身体和灵魂。

可预见的是,未来一定有更多这样的城市,成为年轻人开启第二人生的选择。

无论做何选择,只要尊重当下的身心,那便是最好的决定。

0 阅读:175
住范儿啊

住范儿啊

从社会人文视角传播人居空间和居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