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摆设一两件瓷器,用来装饰室内环境。在古代,人们讲究室无瓷不雅,尤其是文人的文房陈设,更追求瓷器内涵丰富和造型的精巧别致。
今天笔者介绍几件宋代的瓷器精品,了解宋代文人是如何在家里陈设瓷器的。
北宋越窑青瓷蟾蜍砚滴(慈溪市博物馆藏)
北宋青瓷蟾蜍砚滴,它长10厘米,高约7厘米,只见一片莲叶形青瓷盘上,站着一只昂首张口的蟾蜍,它双目圆瞪,背部隆起,蟾蜍背部有五条弧涡线和小圆点做装饰,充满韵律感。蟾蜍似乎略向后蹲,好像随时会一跃而起的样子,显得灵动可爱。蟾蜍的背部有一个小孔,这是古代砚滴的一个特征。砚滴顾名思义,是一种滴水入砚,以供磨墨的盛水器。
中国古人用毛笔写字离不开砚台,必须不断的往砚台里注水,以保持墨汁不干。这件蟾蜍砚滴上面的小孔就是用来注水的,使用时把注满水的砚滴拿起,水可以从蟾蜍的嘴里流出来。
如果用一个手指堵住背部的小孔,还能控制滴水,方便实用,称得上是一件既实用又有趣的文房用具,这件蟾蜍砚滴与常见的蟾蜍不太一样,它是三足蟾蜍的形象。
三足蟾蜍是古人心目中的神兽之一,民间称三足蟾蜍为金蟾,有“家有金蟾,财源绵绵”的说法,古代的金蟾有各种造型,大多为坐蹲于金元之上的三足蟾蜍,身体肥硕,背负钱串,一派富贵之像。
这件蟾蜍砚滴被做成砚滴,其实另有寓意,古代人们将月亮称为蟾宫,用蟾宫折桂的成语形容考试成功,金榜题名,蟾蜍砚滴隐含蟾宫折桂的美好寓意。这件蟾蜍砚滴釉色鲜亮,是北宋时期越窑传世的名瓷之一,越窑是中国烧瓷历史上最早的瓷窑之一。
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在唐代就已经天下闻名,陆羽《茶经》记载,越瓷类玉,越瓷类冰。蟾蜍砚滴是越窑发展巅峰期的一件代表作。
宋钧窑鼓式三足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历史阶段。宋太祖赵匡胤创立宋朝后,发誓绝不杀一位文人士大夫,使文人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而后来的宋徽宗与笔墨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宋徽宗是宋代第八位皇帝,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书法,他的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以洒脱明快、运笔挺劲犀利而著称。但是相传徽宗皇帝曾经字写得很差,有一天,徽宗一边欣赏跳舞,一边饮酒,不知不觉饮醉酒,被内侍扶到寝宫,半夜突然惊醒,听到鼓声响起,声如雷鸣,直震九天,这让他兴致高昂,于是他立即起身,抓起毛笔,奋笔疾书,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继续睡了起来。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子上有一幅好字,他叫来内侍,问字的来历,内侍也很纳闷。徽宗下令内侍,备好纸砚,可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他折了笔,砸了砚。大臣周邦彦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对徽宗说:“皇上应该是做了一个梦,梦中您写字时,用的笔洗是一面神鼓。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于笔洗中。只要让窑匠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徽宗听了十分高兴,下令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窑工们费尽心血,终于烧制这件精美的笔洗。洗的下面有三只如意足,上下沿儿各有一圈鼓钉。里面不见水,却看着总是水汪汪的。据说此后,徽宗苦练书法,笔法刚劲清瘦,结构舒朗俊逸、浑然天成。
南宋歙石砚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
笔洗和砚滴都是文房常备的用具。他们都与文房四宝有关,中国人习惯把笔墨纸砚合称为文房四宝,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辅助性用具,比如纸怕风吹移动,就产生了镇纸;洗笔要有水,就产生了笔洗;搁笔有笔架、笔筒等。宋代以后,文人大多开始使用石砚,瓷砚被石砚所取代。
南宋龙泉窑贯耳小瓶(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宋代瓷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仿古代青铜器。这件南宋龙泉窑青瓷贯耳瓶,高8厘米,仿照古代青铜器造型烧制而成,腹部矮短,圆如苹果形,正中向上伸出颈,颈顶端有对称的管状双耳,称作贯耳。在长颈与短腹的强烈对比中,使人感受到因变化而生出的美妙。釉色青中略显灰黄,釉水肥润清澈,光泽柔和,如冰似玉。
贯耳瓶是文房中最常见的陈设瓷器之一,宋代工匠为了迎合文人的需求,制作的文房陈设大多像蟾蜍砚滴这样小巧古雅,将它放在案头,可以助文思,养心性。文房陈设体现的也是主人的品味和学识,在古代,若是到别人家拜访,最高的礼遇就是能被领入主人的书房。
在宋代文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代有一位大词人名叫晏殊,他有两个女婿,一个叫富弼,一个叫杨察。晏殊赏识富弼的才华,富弼来访,他就把富弼请到文房,和他倾谈好几个时辰。晏殊另一个女婿杨察,也是位高权重,杨察一来,晏殊就在客厅奏乐,摆酒大吃大喝。当时,大文豪苏轼也是用这种态度接待访客的,当时的文人认为,最上层的待客之道就是被主人请进文房,而请客吃饭就是俗人俗事,称不上是对客人的尊重。
这就是书中所说宋代文人崇雅黜俗的风气。晏殊的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宋代,文房不仅是本人在家中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会客的场所,因此文房陈设也体现出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学识。
“南海I号”沉船出土宋龙泉窑青釉四方瓶
在宋代,文人把文房内插花、挂画、焚香、点茶合称为四件闲事,是读书之余休闲放松的高雅活动。
宋代,插花开始流行。文房中出现了小件的花瓶,专门用来插花。这件南宋龙泉窑青瓷四方瓶,釉面少许开片,显得古朴典雅。
“南海I号”沉船出土宋磁灶窑绿釉狮纽三足炉
小香炉也是文房陈设之一,这件南宋磁灶窑绿釉狮纽三足炉是仿古代青铜鼎的器型,它有一个狮纽,两个铲形竖耳,鼓腹,下面有三个兽面足,通体施绿釉,古朴秀雅。
“南海I号”沉船出土宋德化窑青白釉鸟食罐
有趣的是,为了使文房更显生机,文人还有养鸟的习惯,这件德化窑青白釉鸟食罐,只有3.4厘米高,敛口,弧腹,平底,口部一侧有环状执手,显得精致小巧,不仅让人联想到文房中鸟鸣啾啾的清雅景象。
寓意美好的蟾蜍砚滴,精致优雅的贯耳瓶,这些独具匠心的文房用具体现了古人与高山流水为伴,生活中处处鸟语花香的生活风貌,也是宋代时国家富足安定、文化繁荣的真实写照。
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巅峰时代,无论瓷器的种类式样,还是烧造工艺,都称得上是中国瓷器中的顶尖代表。
这些精美的瓷器历经七八百年,保存至今,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