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多雅事,再加口耳相传,就成了我们口中的故事。
今天来聊一聊诗人顾况以及他的故事。
顾况是一位生活在中唐时期的诗人,大家对于他的诗可能熟悉的并不多,但是他却是一位前承李杜,后启元白的重要诗人。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人(今天的浙江海盐县)。他是唐代的大臣,诗人,还是有名的画家、鉴赏家。顾况是唐朝有具体记载的有名的长寿诗人,具体的生卒年代不可考,但是从他的作品及相关经历推测,大约活了94岁,这种年龄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高寿。
他在至德二年(757年),进士及第,据记载时年33岁,被授予了校书郎一职。校书郎这个官位,虽然是一个品阶较低,官阶一般在从九品下阶到正九品上阶,但却人人想做的官。因为这个官职属于清官序列,职务清闲,待遇优厚,而又升迁快速,前途光明,所以被唐代文人视为“文士起家之良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钱多事少机会多的好差事。所以这个小官竞争非常激烈,“非贡举高第,或书判超绝,或志行清洁的不轻授”。
顾况一中举,就被授予了这么一个官职,大家都知道他以后前途一片光明,果不其然,后面又被升迁为大理司直。中间一度离开朝廷,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府中担任幕僚,贞元三年,他为宰相李泌所荐引,入朝担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
顾况与白居易
贞元三年,顾况回到长安的时候,有一个在李杜之后大唐最知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长安,这一年,白居易16岁,开始他的科举制路。在唐朝,你要中举,一是要自己有才学,二是要有人赏识你。白居易到了长安之后,也走上了干谒晋见之路,而他干谒的对象,就是顾况。他把自己的作品送呈顾况面前,顾况看到他的名字白居易,就调侃的他说:长安米贵,居亦弗易。然后一边漫不经心的翻看白居易的诗作,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句子时,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有如此文采,在长安住下去就不难了!”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红叶题诗
顾况有一首诗《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关于这首诗有一个故事。
相传在天宝年间的一个秋天,身在洛阳的顾况有一次偶然从皇家宫殿外的水沟中拾到一片题写了一首诗的红叶。后人给这首诗取名为:《题洛苑梧叶上》,诗的内容为:“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这是一位久居深宫,不见天日的宫女,在诗中向往外面的世界。这首诗被顾况拾到之后,他也采用了红叶题诗的办法,写了一首《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花落深宫莺亦悲, 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闭东流水, 叶上题诗寄与谁。
他又从上水处将这首诗放入水中,让它漂流进宫。真是无巧不成书,这首诗居然被写诗的宫女收到了,然后两人取得了联系。此后顾况和这位宫女就依靠着特殊的交流手段,凭借红叶传送互相之间的心声与爱意。后来安史之乱办法,洛阳失守,顾况在战乱中找到这位与他互相传诗的宫女,逃出上阳宫,二人结为连理白头到老。后人也根据他们的故事,总结归纳了一个成语:红叶传情,而红叶也被视作坚贞不渝的爱情象征。
求官作画
顾况还曾为自己要过官。话说顾况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府中担任幕僚,在临海设有新亭盐监一职,在古代的时候,盐属于国家专卖,所有产盐区都设有盐监一职。盐监是管理盐税、盐业的机构,长官称“监”,级别跟县令相当。 而当时的盐场“岁得钱百余万缗(每缗1000钱),以当百余州之赋。”可知这个新亭盐监是个肥缺,顾况就向韩滉求取这个职位,其他的人就诘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官呢?他说:“余要写貌海中山耳。”意思是说,“我要画海中的山而已!”他要来当这个新亭盐监,其实并不是要来捞油水的,只是方便他到海边观察海中的山势罢了,真是出乎意料。
海盐
听完了故事,我们还是要来学习一下顾况的诗,选取一两首代表作来欣赏一下。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这是一首少见的六言绝句,唐人作诗多五言或七言。是描写诗人去拜访一位居住在山村里的农家朋友。语言精练,内容淡而不平,将农家景色及农家生活描绘得生动活泼。
洛阳早春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经常说古人悲春伤秋,但是确实是在这样季节变化时更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看着春回大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千里之外,故园家乡只能在自己的回忆当中,诗人多想回到家乡,回到那桃李盛开的地方,可惜却只能看着眼前的伊水向东流去。
壬寅年冬月二十二望天寻星》 东天多繁星, 西南一颗明。 转身北仰望, 久寻不见踪。
冬日工行》 出门上工行, 半轮月伴空。 待到家归时, 相随数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