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统一的大统一王朝都是有其热血的一面,哪怕是“铁血大怂”,宗泽、岳飞、辛弃疾等人都能给其撑起一道脊梁,陆秀夫崖山海战背着小皇帝赵昺纵身一跃,更是避免了两宋末帝皆被俘虏的耻辱。
在宋之前,有一朝代更是及其“有刚儿”,哪怕是在王朝的下滑期,顶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在面对外敌挑衅时,依旧斗智斗勇,靠着天时地利,灭掉了周围的三个强国,给一个强大帝国留下了一个华丽的落幕。
驱虎吞狼:没钱?我们自己抢就行
“盛”这个字在作形容词时的意思乃是繁荣、美好,组词的话那就兴盛、盛大,用来形容一个朝代的话,那么这个朝代肯定是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海晏河清、军事强大雄伟、国际万国来朝。
这样的一个形容,只怕只有唐朝才配得上一个“盛”字,而盛唐的成就,的确让人叹为观止。
李渊在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之后,他的“SSSR”级好大儿、天策上将李世民便开始了南征北战,凭借着断层级别的军事政治能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便一统天下。
在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继承法”当上了皇帝,开启了妇孺皆知的贞观之治,并且遗泽后人,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竟然接连繁盛了一百多年。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不得不“出游四川”,平叛的事情也就落在了新登基的唐肃宗身上,但他也是头大如斗,原因无他,手下缺兵少将,想去打安禄山都派不出人手。
在这无可奈何之下,李唐朝廷竟然想出了一条驱虎吞狼之计。
公元758年,李唐朝廷联络到了北方的回鹘汗国。
回鹘是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的一支,因为经常驾驭一种轮子贴别高大的战车,也被称为高车,李唐建国之时也叫做回纥,双方有过多次合作,共同抗击过突厥、薛延陀等势力,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
这次李唐陷入安史之乱的泥潭无法自拔,便想用回鹘来作为破局手段,说白了就是来给自己当雇佣兵。
看到李唐朝廷处于困境,回鹘部落竟然是落井下石地狮子大开口,向李唐朝廷要出了一个天价工资,几乎是要吃光李唐开元盛世的三十年底蕴。
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钱,大家都不是傻子,慢慢谈呗。
于是在一番争论之后,李唐一分钱没花,因为双方竟然达成了一个非常离谱的条件——以抢代酬,两难自解。
只要是回鹘收复的城池,破城之后回鹘可以在城中随便抢掠,钱和女子能拿多少拿多少,李唐只要土地和男人。
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一个朝廷,竟然以允许外族抢掠自己子民来“抵工资”,简直是离了个大谱。
可没想到回鹘骑兵在进入大唐之后的表现,更是让李唐朝廷悔不当初。
以夷制夷: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回鹘骑兵进入大唐之后,他们的第一站便是洛阳。
问题是此时洛阳还在大唐的手里,并没有被叛军占据。
你们走错了,叛军不在这里。
我们没走错,抢谁不是抢啊,李唐的银子和叛军的银子有区别吗?
洛阳城头的守兵:?
这是援军?这就是朝廷的雇佣军?简直是就是一伙土匪,土匪都不如!
好在名将郭子仪和回鹘领兵王子关系好,并且洛阳城中父老拿出了大量财物,这才送走了这群瘟神。
没过两年洛阳再次陷落,这次回鹘兵明刀明枪地攻城了,收复洛阳之后他们对城中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其行为简直比叛军还下作,一个月不到洛阳城中死难竟然超过五万人,街头尸积如山、如同炼狱。
这样的耻辱,也是被李唐刻骨铭心,回鹘,梁子算是结下了。
通过安史之乱中吃了李唐一块肉,回鹘汗国的疆域迅速发展,最大时北到贝加尔湖,南至河套地区,东过克鲁伦河,西达阿尔泰山,成为北方势力一霸。
如果回鹘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李唐大概是没有报仇机会的,但没想到回鹘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回鹘是铁勒部一支,但在其建立汗国后,却只把回鹘部落人当人看,铁勒部其他“好兄弟”们都被当成了二等公民,这导致回鹘汗国内部矛盾严重,双方之间火药味渐渐到了顶点。
铁勒部中除了回鹘外,就数黠戛斯部实力最强大了,它成了最有希望推翻回鹘的一部。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部首领句录莫贺被回鹘贵族拉拢,封了回鹘汗国的将军,而句录莫贺心中一直想要推翻回鹘的统治,这下可算有了机会。
联络到李唐后,李唐朝廷对句录莫贺也非常支持,不仅因为历史遗留原因,更因为李唐和回鹘已经在河套地区展开了对峙,能让回鹘内部起火,这何乐不为呢。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于是李唐朝廷不仅给了黠戛斯部二十万人马的粮草,还给了他们上万兵器甲胄,己方也是令大将李德裕出击回鹘,渔阳之战、胡山之战两场大战势如破竹,受降了数万回鹘士兵,剩下的工作,就看句录莫贺的了。
回鹘啊回鹘,当初你不好好当我的雇佣兵,反而趁火打劫,今天我就再用雇佣兵灭了你,让你知道什么叫悔不当初。
得到李唐支持后,句录莫贺迅速起兵,外有黠戛斯10万骑兵兵临城下,内有自己培植的心腹当做内应,回鹘汗国的国都几乎是瞬间被攻破,末代可汗靥飒可汗死于乱军之中,回鹘汗国就此灭亡。
解决了回鹘之后,李唐王朝的目光又看向了西部的高原,你们也乱起来了啊,乱了好啊。
兄弟阋墙:从内部攻破堡垒
唐朝西边的高原上,最强大的国家便是吐蕃了。
吐蕃和唐朝的关系其实最初还算不错,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两位唐朝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双方之间几乎是进入了“全面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唐朝廷抽调了驻扎在与吐蕃交界的士兵去平叛,吐蕃竟然趁机落井下石,出兵了宁夏和陇山地区,在占据两地之后又继续入侵,强占了安西、北庭,向南吐蕃也是进击到了恒河,一举成了青藏高原的一霸。
但青藏高原毕竟是资源短缺,哪里撑得住吐蕃如此用兵,很快吐蕃以前积累的国力便被消耗殆尽,只能收缩兵力,向周围国家求和。
长庆元年(821年),吐蕃使者到了长安,向唐朝求和,双方签订了友好盟约,并在拉萨树立了唐蕃会盟碑,但吐蕃以前侵占唐朝的土地,却是只字未提,这让李唐朝廷深感不快,双方终归是难以回归到最初倾心相交的程度了。
虽然进行战略收缩,但吐蕃内部却也因此矛盾激化,很多因对外征战而发家致富的新贵们都盼着能一直打下去,自己的家族才能更兴旺,一些老贵族和平民则是想息事宁人,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多次爆发小规模内战,吐蕃陷入分裂危机中,好在此时的达玛赞普威望够高,还能压制事态。
大中二年(848年),眼看吐蕃忙于内战,沙洲(敦煌)豪强张议潮发动起义,当地唐人们一呼百应,短短数日便驱逐了在沙洲的吐蕃人。
随后张议潮又组建了“志愿军”,接连收复了十个州,河西、陇右地区全面光复,唐朝加封张议潮为沙洲节度使,给予其兵马粮草,组建“归义军”。
吐蕃对此则是毫无反应,为什么呢?
因为吐蕃已经是后院起火,自顾不暇了。
在达玛赞普死后,再无人能压制住吐蕃的各方势力,一场分裂大乱斗正式打响。
达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永丹是他大老婆领养的,小儿子欧松是他和小老婆亲生的,这二人在继承赞普之位上各有优劣,自然是谁也不服谁,主和派与主战派也是各自支持一个王子,连带着整个吐蕃也分裂成了两部分,再加上各地的平民、奴隶起义,吐蕃简直热闹成了一锅浆糊。
其中的奴隶们在夺取了武装力量后,也是非常明智地选择投靠唐朝。
咸通三年(862年),凉州的“温末军”进京朝贡表忠心,李唐朝廷得知后立刻来了兴致。
又是现成的雇佣兵啊,这我熟啊。
于是加封温末军首领为河西节度使,给钱给粮,鼓动他们掀起更大的吐蕃内乱。
可笑的是哪怕到了这等火烧眉毛的时候,吐蕃贵族竟然还在作死。
吐蕃山南的大奴隶主解赛耐赞强行征集了一群奴隶去山头上修水渠,而且不发工资不管饭,进度慢了监工就是一顿皮鞭,当真是不把人当人看。
这些奴隶们忍无可忍,最终一声怒喝:“砍木头不如砍人头容易!”
随后似乎是一颗火花点燃了炸药桶,一场席卷整个吐蕃的大暴动开始了。
归义军、温末军们也是趁机出兵,给义军们大量“炮火支持”,这次吐蕃政权是再也撑不住了。
乾符四年(877年),起义军攻破了穷结,这里相当于是吐蕃赞普的祖坟,愤怒的义军们直接开棺戮尸,将吐蕃历代赞普们从棺材里拉出来“重见天日”,而达玛的两个儿子也全部被杀,就连他的孙子、欧松的儿子贝科尔赞也被义军从地堡里拉出来砍了,至此吐蕃直系王族被彻底灭族,吐蕃就此亡国。
吐蕃灭亡的消息,不仅让唐朝出了一口气,更让南方的一个国家大呼过瘾。
昏官误事:本可避免的战争
唐朝和吐蕃打仗,谁最高兴呢?
那就是南诏。
南诏一开始只是云南洱海六诏国之一,唐高宗年间其首领细奴逻朝拜唐高宗,狠狠地拍了一通马屁不说,还把自己的儿子留在长安当了质子,唐高宗也是对细奴逻的表现非常高兴,便封了他巍州刺史,从此南诏便抢先抱上了唐朝的大腿,不仅在六诏之中趾高气昂,就连吐蕃都不敢来他这里打秋风了。
谁让唐朝现在国力鼎盛,打狗也要看主人呢。
唐玄宗的天宝年间,却出了一个脑子全是“颜色废料”的昏官,让南诏和唐朝关系破裂。
天宝九年(750年),此时的南诏首领为阁逻凤,云南太守为张虔陀,阁逻凤最烦的事情就是前往张虔陀处述职送贡品,因为除了送给朝廷皇帝的贡品之外,张虔陀每次都还要阁逻凤给自己意思意思。
阁逻凤送了一次两次,心中早就压了火,但这次却爆发了。
因为这次阁逻凤是带着他的一个夫人一起去的,张虔陀见了之后竟然直接两眼放光,好好好,没想到你这蛮子的女人竟然也是风韵犹存,今天留下陪大人我说说话吧。
阁逻凤闻言拍案而起,姓张的你混蛋,现在不仅要钱还要我的女人,你怎么不直接去抢。
见阁逻凤发怒,张虔陀冷哼一声拂袖而去,随后他竟然作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派人前去辱骂阁逻凤。
两个当差皂吏指着阁逻凤的鼻子一顿舌绽莲花,各种“国粹”不间断输出,从阁逻凤的祖宗数到他的子孙,小嘴跟抹蜜一样甜。
阁逻凤被骂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但真正让他破防的还是张虔陀向朝廷诬告自己,说自己要谋反。
你要钱我给了,你要我的女人我拒绝了,这竟然就成了我的错?挨了一顿骂还要告我谋反,我要不谋反那还真对不起你了!
于是阁罗凤回到南诏,点起兵马,直接攻破了云南太守府,将张虔陀乱刀砍死,而南诏也就此开始了反唐的道路。
旧事,南诏常与其妻子谒见都督,虔陀皆私之…阁罗凤忿怨,因发兵反攻,围虔陀,杀之。——《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不管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只要造反朝廷就不能不管,在接下来的四年内李唐两次征讨南诏,但每次都是大败而归,在战场上平白扔了十余万人的性命却寸功未立。
从安史之乱一直到唐末,南诏就这么一边抵抗唐朝征伐,一边和吐蕃斗智斗勇,还要向南发展,国力衰弱的种子就这么埋下了。
乾符二年(875年),唐将髙骈以五千轻骑夜渡西安江,突袭了南定的南诏军,围攻交趾三天三夜,打的此时的南诏王骠信也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做质子,李唐终于再次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南诏的灭亡,也是唐人郑买嗣成了南诏的“司马懿”,不仅当了清平官(南诏宰相称呼),而且令人杀了南诏国王,并在天复二年(902年)将南诏王族八百余人赶尽杀绝,彻底覆灭了南诏。
强汉盛唐、富宋刚明,我国封建历史上长久的大统一王朝,聚集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和精神血性,汉朝强大,将“汉”这个字打成了我们主体民族的称呼,但唐朝颠覆这三个周围强国的过程,更是体现出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内涵,很多先礼后兵的手段,更是展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