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太后病逝后,服侍她16年的蔡伦服毒自尽,汉安帝:太便宜他了

边白说文史 2025-03-16 10:19:49

121年,邓太后病逝,没了靠山的蔡伦,也追随了主子的脚步服毒自尽,汉安帝闻讯后勃然大怒:“太便宜他了。”

东汉和帝病逝后,邓皇后顺理成章地进位太后之尊。

但汉和帝膝下血脉萧条,素有“丈夫之性”的邓太后便挑起了举国重担,以“女君”之名辅佐幼帝,亲掌朝政16年之久。

蔡伦服侍邓太后期间,可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当时朝堂之中书写奏疏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绢帛或竹简,前者昂贵、后者笨重。

和帝在世时,参与朝政的邓皇后,就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在郡国之中寻找更好的替代品。

脑袋瓜子灵活的蔡伦,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改进了西汉的造纸术,做出了造价低廉、质地更好的木浆纸,也被世人称为“蔡侯纸”。

蔡伦也是凭借这一突出贡献,获得了汉和帝、邓皇后的青睐与赏识,一时间风头无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

如此看来,即便蔡伦是个宦官,也算是个对东汉朝廷作出过贡献的有功之臣。

那为什么汉安帝亲政后他就服毒自尽了呢?

而且从汉安帝的态度来看,他似乎对蔡伦有很深的芥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这个答案说起来很简单:蔡伦作出了留载史册的贡献不假,但在当宦官期间也造过孽。

蔡伦出身寒微,父亲是个靠打铁维持生计的手艺人,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

由于家境穷苦,他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铁匠铺帮忙。

如无意外,他的人生境遇也跟祖辈一样,传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个靠手艺吃饭的铁匠,继续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但是他从小就很聪明,学什么都快,而且特别喜欢看书。

父亲对儿子的表现很是欣慰,感觉一直打铁有点太浪费了,不如努力读书,有朝一日登堂入室光耀门楣也说不动。

于是,一家人省吃俭用,想尽办法供蔡伦读书,期待着家里面能出个士人。

可是没想到,蔡伦的脑袋瓜子不是一般地活跃,为了逆天改命竟然动了歪心思。

他感觉像自己这种没有家世背景的人,即便是跻身士林,也未必能有什么大出息,不如净身进宫当宦官,只要接近了权力中心,靠着自己的精明呼风唤雨也未尝可知。

但是净身这种事情,在古代社会也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是一种“不忠不孝,罔顾礼法,让家族蒙羞之举”。

面对亲人们的指责,蔡伦却不以为然,为了出人头地,不管不顾一意孤行。

净身入宫之后,蔡伦察言观色、开动脑筋,很快就抱住了“大腿”,成了窦皇后跟前的心腹红人。

窦皇后虽然长得很漂亮,但却毒如蛇蝎,因为自己生不了子嗣,就嫉妒那些生了皇子的嫔妃,做梦都想把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蔡伦为了迎其所好,就开动脑筋网罗罪名,除掉了获宠的宋贵人母子。

至于所用的手段,也是当时帝王最忌讳的行为。

他四处散布谣言,诬陷宋贵人用巫术诅咒皇帝并诞下皇子。

无脑的汉章帝对此深信不疑,不仅把宋贵人送进了牢狱,册立为太子的刘庆也受到了株连,被废黜庶人赶出了东宫。

就这样,好好的一对母子,母亲惨死狱中,儿子流落民间,下场令人唏嘘。

除掉了宋贵人母子,蔡伦并未就此罢手,又把矛头转向了梁贵人母子。

但这次他却多了个心眼,除掉了梁贵人之后,游说窦皇后收养了梁贵人的儿子刘肇。

这样一来,汉章帝咽气之后,皇位就只能传给刘肇,窦皇后自然也能顺理成章地进位太后之尊。

只可惜,蔡伦的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窦太后却福运不长,没得意多少年就去世了。

但是机警的蔡伦却一点也不慌张,又投其所好傍上了邓皇后。

前文说过,邓皇后有“丈夫之性”,说白了就是一个非常正直和有能力的女人。

所以,蔡伦也没少下功夫,堪称是脱胎换骨般地改变,竟然还获得了“汉宦官之贤者”的美誉。

然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汉和帝病逝后,邓太后的儿子没过几个月也夭折了。

无奈之下,邓太后只得从宗室中再选继承人,谁知却选中了刘祜。

这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刘祜不是旁人,正是废太子刘庆的儿子,宋贵人的孙子。

刘祜继位的时候,蔡伦就知道自己这下完了,但只要有邓太后在也没有什么大碍。

可邓太后病逝了,他与其等着报复,还不如自我了结来得痛快。

至于蔡伦的结局,他当年净身入宫的时候,族中长辈就有过预言:“太急功近利,恐怕日后不会有好下场。”

1 阅读:178
边白说文史

边白说文史

世间有情也有爱,说文化,看历史,观百态,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