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西凉董卓入京,废少帝立陈留王,曹操刺董不成,逃出后发檄文讨董,最终引得十八路诸侯兵围洛阳,然后就是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刘关张大出风头。
但真实的历史上与此出入很大——
第一,首倡起兵的是东郡太守桥瑁,而非曹操。公元190年,即献帝初平元年,桥瑁借用“三公”之名发布讨董檄文,呼吁各地起义兵,解救国难,随后关东十几个州郡纷纷响应,起兵讨董。
不过搞串联的确实是袁绍,袁绍逃出洛阳后,一到河北就准备举兵讨董,为此还引得冀州牧韩馥派了几个部郡从事在袁府监视,限制他的行动。
不久,董卓为了笼络四世三公的袁氏,给了袁绍勃海太守的任命状,但袁绍非但不感激,反而借这个官衔与实权,招兵买马,大干特干,这时桥瑁就在东郡冒充三公发布了讨董檄文,称皇帝受董贼胁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
袁绍接到檄文后,认为这是自己起兵的最好时机,于是便派人前往各地积极联络,争取支持。
正是有了袁绍的号召,各地州郡才相继起兵,就连原来害怕袁绍会夺了他冀州的韩馥,也迫于形势主动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可见袁家在当时的影响力。袁绍也顺理成章的成了盟主,自封的“大汉车骑将军”。
而这时的曹操刚逃难到陈留。
曹操虽身为太监曹腾之养孙,却不和太监们交好,自来与外戚派打成一片。当袁绍在灵帝朝任中军校尉时,他担任典军校尉。后来袁绍大杀宦官,他也出力。
袁绍出走后,他留在洛阳与董卓敷衍了两三个月,蒙董卓保举为骁骑校尉。其后不知怎样,他逃出洛阳,改名换姓,向东边跑。也许是他真向董卓献过宝刀,谋刺未成。
然后就是在成皋杀了他的老朋友吕伯奢全家,再向东走,到了中牟,被一个保长识破行藏扣留,却有一位功曹认得他是名满天下的曹操,便向县令说情,把他放了。
陈宫究竟是县长,还是功曹?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救了曹操的人(杀吕家时,陈宫并不在场。)
曹操又由中牟向东,走到陈留。
陈留是今开封一带,在这里,曹操遇到了他的老朋友陈留太守张邈,张邈把讨董檄文拿给他看,曹操非常高兴,两人一商量,决定举兵造董卓的反。
陈留有一位孝廉,姓卫名兹,送钱给曹操招兵,曹操就招了五千人左右;曾在灵帝朝做过“骑都尉”的鲍信也在家乡泰山郡,招足了两万步兵,七百骑兵,同时还有粮草五千多车,赶来相助。
就这样,三人一起参加了袁绍的反董大同盟。
第二、诸侯讨董是十三路,而非十八路。根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中的记载,起兵讨董的应该有十三家:
勃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张邈弟)、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袁绍堂兄)、济北太守鲍信、河内太守王匡、长沙太守孙坚,再加上后将军袁术和奋武将军曹操(袁绍保荐,未得献帝认可)。
其中张邈、曹操、鲍信为一路,张邈职位最高,是三人中的领头,而曹操最积极,在讨董过程中最活跃,鲍信则为死心塌地帮曹操的人,后来也为曹操战死(他这时还没有做济北国相,《三国演义》错了)。
孙坚和袁术又是一路——
袁术与袁绍是同父异母兄弟,袁绍为兄,袁术为弟,但袁绍为丫环所生,后又出继为袁成之子,而袁术为大太太所生,为司空袁逢嫡子,在朝中是虎贲中郎将,董卓自兼前将军后,又把后将军的位子给了他,官阶远超袁绍的校尉,所以,尽管袁绍朋友多,声望高,但袁术一辈子都没把这位兄长放在眼里。
袁术虽然未跟袁绍一齐出走,但也知道董卓这人难处,所以不久也溜到鲁阳来(他是不肯到河北去找袁绍的)。
后来,董卓保举刘表充任荆州刺史,刘表为了搞好与两个“近邻”——鲁阳袁术和南阳孙坚的关系,保荐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向献帝上了一表,保荐孙坚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至于董卓是否同意,不得而知,反正袁、孙二人经这一保便自顾自的做起太守刺史来。
孙坚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单独的一路军,他曾追随张温,讨伐过甘肃的韩遂、马腾,与董卓同过事,又曾追随皇甫嵩、朱儁讨平过南阳一带的黄巾,更以前,还一手打垮了浙江一位姓许名昌的“阳明皇帝”。
孙坚被灵帝任命为长沙太守,是在中平四年(187年),那时,长沙有一位姓区名星的自称将军,带了万把人造反,孙坚一到长沙,仅一月工夫,就肃清了匪患,顺便还把零陵,桂阳两郡,以及长沙太守收入囊中。
董卓乱政,孙坚自动起兵,事前并未与袁绍有过任何接洽。他起兵不久,就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
到了鲁阳,恰好袁术也在那里,孙坚便和袁术合兵。
孙坚一开始起兵未尝是因为反董,更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公报私仇,他逼死王睿,因为王睿曾经看不起他,他杀张咨,因为张咨不肯借粮。
但遇到袁术后就不一样了,孙坚兵进荆州,袁术便让出鲁阳让他进驻,又保举他兼豫州刺史,搞好关系后,袁术便劝他共襄大义,一起讨董——这样就可以师出有名,公开抢地盘。
孙坚自然愿意,于是便奉袁术为主。
所以,讨董联军实际上是十路兵马,也是公推袁绍做盟主的九个人(曹操、鲍信附在张邈后面,孙坚附在袁术后面)。每人的兵都有几万,合起来有十几万,号称百万。
至于《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另外五路——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张扬,根本未曾参与。
孔融由董卓表为北海国相,在职六年之久,除了与黄巾余党有所攻战惨败以外,不曾有其他的任何军事活动,他后来被刘备保举为青州刺史,地盘被袁绍派儿子袁谭抢了去,就只身投奔曹操于许昌了。
陶谦是灵帝朝的车骑将军,在黄巾初起时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他打黄巾颇有办法,算是做到了保境安民,但他并未公开反董,而且还在董卓死后,向其残部所胁持的西京朝廷进贡。
马腾呢?在灵帝之时,就已经在甘肃造反,捧王国做皇帝,与边章、韩遂二人同伙,与董卓激战过,双方算是死对头,但并未参加讨董联盟,后来董卓迁回长安,还拉拢过马腾,马腾也同意了,若非董卓早死,他很可能会与董卓连兵东讨袁绍。
而公孙瓒这时正在与乌桓作战,没有时间到河南来参加讨董,虽然他和袁绍的交情不差。其后,为了恐吓韩馥,袁绍还让公孙瓒伪称是董卓党徒,引兵南下。这更证明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了。
至于张扬,虽则是丁原旧部,但已于割据河内郡之时,受了董卓之命,就任河内太守,对董卓恭顺得很。
唯一说不准的是刘备。《三国志》、《后汉书》等史料中并没有刘关张的出场记录,只有裴松之的《英雄记》简单的说他自动募兵讨董,“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但细一分析,这件事很让人疑惑,刘备那时地位很低,仅仅是一个县长,他在高唐县做官,被黄巾打败,弃了县城逃走,就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以他当时的力量是不可能自己募兵讨董的。
至于说他帮助曹操募兵,即使有之,也应该是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以曹操为典军校尉,回沛国募兵之时,而非陈留募兵反董。
关云长杯酒斩华雄更是大错特错,因为华雄是被孙坚的部下斩的,而且地点不是在洛阳东边的虎牢关,而是在洛阳南边的阳人聚。
退一万步,即使刘备参加,也不可能随意出入中军大帐,还与袁盟主对上了话,甚至影响了整个讨董进程。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是裴松之为了美化刘备,才加上了这么一句。
第三、“十三路诸侯”并非聚集一处。演义中,袁绍数次在前线召开军事会议,一面打嘴仗,一面挖苦刘关张,最后还与吕布率领的西凉铁骑交上了锋。
实际上,各诸侯勾心斗角,互扯后腿是真,但并没有合兵一处。当时各路诸侯同时起兵,“众各数万”,兵力强盛,却是分散开来,在洛阳附近形成一个半包围圈——袁术、孙坚在荆州南阳郡;袁绍、王匡在司隶河内郡(河南怀庆一带);孔伷在豫州颍川郡;韩馥在冀州邺城负责输送军粮;其余诸侯屯兵在兖州陈留郡酸枣县。
至于“酸枣会盟”,实际上是由张超的功曹臧洪来完成盟誓的,联军总盟主袁绍根本就未到场,更逞论合兵一处,面对面放炮打嘴仗了。
所以,诸侯们虽然推袁绍为盟主,声势浩荡,但却是组织松散,力量不集中,所以并没有与董卓军发生大规模的兵团碰撞,或者残烈的攻坚战,只有零星的几场小规模战斗。
而在这几场小规模的战斗中又以曹操最积极,孙坚最闪亮。
第四,贡献最大的是孙坚,而非曹操。董卓在得知各郡起兵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将汉献帝西迁至长安,自己留镇洛阳以待。
综合来看,当时他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三处,一是洛阳东北方向的河内郡(袁绍、王匡);二是洛阳以东的酸枣联军(曹操、鲍信等,张邈并未到场);三是洛阳以南的南阳郡(袁术、孙坚)。
但袁绍由于受制于韩馥军粮,又畏惧董卓军,不想硬攻,更不想消耗实力,所以在怀庆动也不动。
王匡倒是很想有所作为,将兵力部署在河阳津,蓄势待发。但董卓先用疑兵从平阴进攻,迷惑他,后又令一支奇兵从平津北渡绕到他的后方,一战将其杀得大败。
和袁绍一样,酸枣各诸侯也是互相扯皮,裹足不前,联军就在那日夜宴饮,空耗粮草。此时还是一个热血青年的曹操自然看不下去,他嚷着要赶快打,说不要放过时机,袁绍先给他一个不理,后为了敷衍他,勉强准他一个人自己带几千兵去打先锋。
曹操兴高采烈而去,结果尚未走到成群(郑州西北),就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吃了一个败仗,兵士死了一多半,多亏曹洪让马才逃回来。
徐荣也不愿主动进攻酸枣的诸侯联军,引兵而还。
曹操跑回酸枣,去找同盟的衮衮诸公,主张由袁绍亲统大军,再打成皋,包围洛阳,同时派人联络袁术,让他暗中由南阳攻武关,进占关中,切断董卓归路。
但那些衮衮诸公,也如袁绍一样,对他的话不重视,曹操一气,就与夏侯惇跑到扬州一带去招兵,招到四千人左右,准备带回洛阳作战,不幸刚到中途,这四千余人又哗变起来,曹操竭力弹压,拔剑砍了几十个,剩下的仅有五百余人,三千多人都一哄而散。
没过多久,酸枣的粮草也供应不上,东部战线彻底瓦解。
所以联军声势尽管浩大,却未能奈何董卓丝毫,倒是孙坚凭他一股傻劲,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初平元年冬,董卓派大将徐荣来和他对敌,双方在鲁阳附近的梁县交战,颍川太守李旻应命而来,和徐荣恶战一场,被活捉,孙坚收拢残部,退守鲁阳以北的阳人聚。
初平二年春,董卓又派军进攻孙坚,不过这次不是徐荣,而是胡轸、吕布二人,前者统帅步兵,是名义上的主帅,吕布为骑督,统帅骑兵,但他与董卓誓同父子,根本不听胡轸指挥,频繁给胡轸拖后腿,一惊一乍,导致董卓军疲于赶路,军心不稳。孙坚趁此机会,大败董卓军,击杀华雄。
董卓派人向孙坚请和,并许以和亲,子弟为刺史郡守,孙坚拒绝,继续进攻到距洛阳九十里的大谷。董卓亲自出马,抵挡一阵,却抵不住,只好退军于洛阳之西的渑池,留吕布在洛阳城内断后。
孙坚进了宜阳门,吕布也敌他不住,逃走,孙坚便接收了洛阳,他派人打扫宗庙,修葺汉陵,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官井,又派兵出函谷,绕到新安、绳池之间,以截断董卓后路。
董卓被他吓得不善,就留了本家董越守绳池,派段煨驻华阴,又派女婿牛辅驻山西安邑,作为董段二人的呼应。
董卓对这三人说:“袁绍等人,都不足道,只有孙坚还带一点傻气,不可不加意提防!”吩咐已毕,他去西安。
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憨直),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资治通鉴第六十卷》
而此时其他诸侯已经开始互相攻伐,狗咬狗一嘴毛了,最终,诸侯讨董以董卓避走长安不了了之。
汇总来说,诸侯联军只有王匡、曹操、孙坚是真心与董卓作战,其中王匡志大才疏,曹操势单力薄,只有孙坚最闪亮,但也因受制于诸侯不齐心(孙坚也被袁术断过一次粮),无力改变局势。
所谓的“十八路诸侯讨董”,不过是一场贻笑后人的闹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