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总哭闹,家长应该怎么办?

微笑彩虹育儿经验 2024-11-16 08:06:44
通过前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孩子哭闹可能源于获取物品、寻求关注、逃避或自我刺激等动机。掌握这些行为背后的功能后,我们便能更有效地制定应对策略。以下,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来深入探讨。 1. 获取物品 实例分析 小明对手机情有独钟,每当他想要玩手机时,便会通过哭泣和打爸爸的方式。父亲通常能理解这是小明想要手机的信号,于是迅速满足他的要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这种行为越发频繁,甚至变得更加激烈。 分析 小明在哭闹和打人的行为后得到手机,导致这种行为频率上升,显示出哭闹行为受到了正强化。手机成为了维持这一行为的强化物。因此,我们应避免继续强化这种行为,即小明打人后不再给予手机,并在他哭闹伴随打人时及时制止。 应对策略 1.确定当下是否能玩 在孩子哭闹时,我们首先要判断是否可以满足他的需求。若可以,可以指导他正确表达需求,并在他表达后给予短暂的额外时间;若不行,则应坚决收回手机,在孩子冷静后,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等待他平静,并在必要时制止打人行为,待其冷静后分散注意力,但需坚持不提供手机。 2.建立规则 若孩子在此情境下哭闹频繁,可与其共同制定规则,如累积积分换取玩手机的时长,或设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限制。在家中,可提供一些孩子能完成的小任务,完成任务后给予积分和表扬。 3.执行规则 规则制定后,帮助孩子执行规则。每天可多次提醒孩子,例如“今天我们需要赚多少积分才能玩手机呢?”分配一些简单任务,孩子完成后立即表扬并给予积分。若孩子合作良好,可逐步增加积分目标,直至无需额外奖励;若孩子不配合,出现哭闹,可在其冷静后辅助完成,给予积分。若孩子完全不合作,则不给积分,并严格控制手机使用,让孩子明白并非所有东西都能轻易获得。 提示:在干预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不配合、哭闹加剧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请坚持到底,胜利就在眼前。
0 阅读:8
微笑彩虹育儿经验

微笑彩虹育儿经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