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战争进程的第一是人,第二是武器,而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如果配备强大的火力,就直接能主宰战争的导向。但是,如果军队素质高、战术得当,即使火力处于劣势,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抗美援朝初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状况下,发扬自身的长处,取得作战的胜利。
1950年至1951年初期,志愿军刚入朝作战时用的武器,还是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装备为主,后来才陆续进口了一些苏制武器。当时志愿军一般的军,其下辖的师设山炮营(12门75毫米山炮)、团属火力为九二式步兵炮和120毫米重型迫击炮、营为82毫米中型迫击炮、连里配属60毫米轻型迫击炮。此时志愿军一个军通常员额在4至5万人不等,平均装备山野榴炮60门左右、步兵炮20-30门、迫击炮300多门、轻重机关枪900-1200挺,冲锋枪2000-3000支。
后来通过缴获、进口和仿制、每个志愿军下辖的军装备无后坐力炮70余门,几十个火箭筒,另外,每个军还直属一个苏制火箭炮营(9门火箭炮)。志愿军这个火力水平,相较于美国军队差距不是一星半点。1950年底,美军在朝鲜陆军加上海军陆战队共15万人,配备的火力异常强大,但就重火力而言,每个师平均配备155毫米重型榴弹炮18门、105毫米榴弹炮54门,炮兵连采取6门制。美军装备的大量90毫米高射炮,也被用于地面炮击,另外美军还有众多的坦克和无数的迫击炮、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
单纯就炮兵火力而论,一个美军步兵师配备的各型轻重火力,可以对抗入朝初期的志愿军两个军。志愿军一个军配备的火力,无法与美军比,只比二战中的日本主力师团强一些。1939年的日本军队正处于最强盛的状态,此时还没有丙种师团,陆军分为甲、乙、丙3种师团,人数从15000至28000不等,其炮兵虽然相比欧美国家不算强,但是配备却很齐全。日军师团下辖一个炮兵联队,四单位制装备48门火炮,三单位制装备36门火炮。
日军火炮以75毫米山野炮为主,105毫米榴弹炮为辅,另外步兵还有不少九二式步兵炮和掷弹筒。通过对比二战中的日军火力,看出志愿军的重火力是多么的缺乏。但是,志愿军就是在这种不利的状态下,还能扬长避短,发挥运动战的长处,利用步兵对美军展开突如其来的攻击。不论重火力,志愿军的步兵支援火力并不弱,平均每个师配备300-400挺轻重机枪、130多门各型号迫击炮、十几门步兵炮和几十个火箭筒。
入朝作战初期的志愿军每个师,还装备600-700支冲锋枪,这个水平已将相当于1941年最强盛时的德国军队。而1950年美军一个步兵师不过也就装备600多支冲锋枪,大量配备步兵的是7400多支卡宾枪和6900多支M1半自动步枪。与志愿军将冲锋枪主要配备给步兵不同的是,美军冲锋枪更多的是供坦克兵和炮兵使用。
1950年11月-12月,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步兵走山路、超捷径,沿清川江追歼美军。战术采取兵分多路,打头击尾,从近战、野战到白天逼近敌人进行混战,这样美军占优势的重火力难以发挥作用。志愿军因此打了许多小歼灭战,将敌人一股一股的消灭,最终取得战役胜利。
从1952年开始,志愿军的武器大为改善,轻重火力进一步增强。到1953年夏季,甚至还配备了一部分威力巨大的苏制152毫米重型榴弹炮,能在局部与敌人进行对等的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