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借着到湖南调研的机会,来到毛主席的故乡韶山,追随伟人成长的轨迹。上屋场,也就是毛主席家的老宅,自然成为他参观的第一站。
这天一大早,刘少奇就和夫人王光美一行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上屋场,参观毛主席故居。到了门口,刘少奇抬头注目,凝视片刻后,指着门匾上的一个字问道:
“这个字谁写的?不好。”
陪同的干部大吃一惊,就连负责毛主席故居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很惊讶,汪久成、毛乾吉面面相觑,也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
在他们看来,这个门匾很简单,只有7个字“毛泽东同志故居”,挂了好几年,谁也没说过不好,就算毛主席本人1959年回韶山,也没说过不好,刘主席为啥说不好呢?
其实,毛主席故居上的门匾最初不是这7个字。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故居悬挂的第一个门匾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家”14个字,是湘潭人民自发挂的。
后来,毛主席听说此事,认为这个门匾不合适,因为“伟大”两个字不是自封的,建议更换门匾内容,时任湘潭县委书记华国锋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将门匾内容改为“毛泽东同志故居”7个字,内容简洁,也很平实。
“毛泽东同志故居”的牌匾挂上去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异议,直到刘少奇提出质疑,可是大家都搞不明白,究竟是哪个字不好呢?
刘少奇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故这个字不妥。‘故’有‘过去’和‘去世’两种意思,称呼‘故居’有歧义,应该把‘故’改为‘旧’字,表示这里是毛主席原来住过的地方。”
这番解释似乎也有道理,如果换做其他事,当地干部肯定立即答应,可这里是毛主席故居,也不能说改就改,于是表态一定认真研究,向上级请示报告。
不久后,韶山方面向上级打了请示报告,湖南省委也认为刘少奇的观点有道理,便下文同意将“毛泽东同志故居”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
其实,刘少奇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按照他的解释,“故”有“去世”的意思,同时也有“过去”的意思,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容易产生歧义。
故人、故乡、故土、故事……这些常用词语中的“故”字很明显就是“过去”“久远”的意思,而不是“去世”的意思,故居也是同样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故居”可以理解为“毛泽东过去居住的房屋”,就算不解释,大家也不会误解。
更重要的是,“故居”只有一处,就是毛主席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而“旧居”有好多处,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中南海……毛主席暂住或停留过的地法国,基本上都被挂上了“毛泽东同志旧居”的牌子。
而毛主席真正的老宅,韶山上屋场,如果也和上述地方一样称呼“毛泽东同志旧居”,完全彰显不出它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正因为如此,到了1982年,韶山方面又有人提出建议,“毛泽东同志旧居”不合适,还是恢复原来“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名称。
这一次的更名争议不大,因为毛主席已经去世了,即便用“故居”也完全不会产生任何歧义,于是中央很快批复恢复“毛泽东同志故居”之名,并请邓小平亲题写匾额。
邓小平一听,欣然允诺,挥笔题写了“毛泽东同志故居”,一直保留至今。我们如今看到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就是邓小平在1983年题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