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是如何从广东起家的?

百晓声谈历史 2024-11-07 11:10:46

2011年前后,一则“广东省政府拨款900万元,用于修复国民党一大旧址”的消息登上头条。

许多网民认为,广东省政府有这笔钱去修建国民党旧址,倒不如用于慈善事业。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还有一种说法是:广东因为是国民党的发家地,所以当地政府才会对国民党“一大”旧址的修复如此上心。

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不过,从20世纪初2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确与广东有着紧密联系……

革命策源地广东与国民党

国民党最早成立于1905年,其前身就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早在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组织类似会党性质的兴中会。

当时兴中会准备发动武装斗争,但注册会员只有100多人,且接近半数都是孙中山的广东同乡,财产少得可怜。

1905年,孙中山与诸多广东同乡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直至1912年8月,即辛亥革命结束后不久,同盟会宣布与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统一共和党、共和时进党等党派联合组成国民党,成为中国政坛第一大党。

1913年11月,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孙中山召集国民党内激进力量成立中华革命党,竖起反袁旗帜。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国民党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大本营。直至1917年夏,北京发生府院之争,包括张勋复辟这一荒唐事件,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被取代,国会解散。

时任广西都督陆荣廷宣布两广自立。不久,《临时约法》出炉,掌控北京政府的段祺瑞发表公开声明称:此后中国政府不需要约法;不要国会;更不要旧总统;孙中山立马在上海发起护法运动。

与此同时,段祺瑞试图在短时间内以武力统一西南地区。这下倒好,一众西南军阀选择反对北京政府,开始与孙中山进行合作。

1917年7月,广东省省长朱庆澜邀请孙中山偕国民党南下广州护法,孙中山欣然答应。由此,广东成为革命策源地,亦成为国民党的发家之地。

到广州后,国民党的硬实力还是不够,可中山先生拥有当时无人可及的革命号召力。许多原先国会议员响应号召,纷纷来到广州参加护法运动。

最后这些人共同决定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还把桂系头目陆荣廷和“云南王”唐继尧共同封为元帅。这二人拒不就职,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不会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

1917年9月,朱庆澜受到桂系排挤,辞去广东省长。临走之前,他将约5000人的亲军二十营交给孙中山的大元帅府直接管辖。不久,胡汉民被选为新一任广东省省长。

胡汉民也是中国革命先驱之一,他长期追随孙中山,由他出任广东省省长应当是众望所归。

这一举动却引起桂系的不满,陆荣廷带头反对胡汉民担任省长,更不同意把亲军二十营划归大元帅府管辖。

原来,无论陆荣廷还是唐继尧这些军阀只希望利用孙中山,却不希望看到国民党在广东发展属于自己的势力。

由于当时护法军正与北洋军在湖南交手,这场风波最后算是不了了之。孙中山则利用这个机会,让爱将陈炯明担任援闽粤军总司令。

令孙中山没料到的是,陈炯明日后居然成为国民党发展的最大障碍,且没有之一。

孙中山与陈炯明的间隙

在中学课本上,陈炯明这个名字与前后两次东征有着密切联系,大多数时候他是作为一个反派出现在公众视线的。

真实情况却是,早在武昌起义成功后,陈炯明便光复惠州。这时,他拥有广州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民军。

1918年,不惑之年的陈炯明开始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他兵分三路向福建发起进攻,经过大大小小数百场战斗,建立了以福建漳州为中心,囊括福建西南二十七个县的护法区。

主政漳州后,陈炯明还从广州聘请文化名人来到此地担任教育局局长,提出“一乡一校”口号,在农村建立现代学堂。与此同时,陈炯明挑选一批优秀学生,分别赴法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留学。

一时间,漳州焕然一新,胡汉民、汪精卫、吴稚晖等社会名流都先后造访。闽南护法区的成功不仅赢得国内舆论赞誉,还引起国际上的关注。1920年底,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称赞陈炯明治下的漳州是“东方一颗明星”。

主政闽南粤两年后,即1920年8月,陈炯明率部回师广东。此时的孙中山已经被广州军政府排挤,桂系和滇系为争夺军权大打出手。许多原先国会议员不满,纷纷离开广州。

就在这时,孙中山与陈炯明联合向广东杀来。直至1920年10月底,孙中山与陈炯明已经占领广州,广州一定,全省大局便不在话下。

事后,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新一任省长兼任粤军总司令。1921年,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陈炯明被任命为陆军部长兼内政部长。

按说此时的国民党发展迅猛,孙中山与陈炯明相互配合,立马讨伐北京政府,必将革命推向高潮。

就在此时,陈炯明却与孙中山的裂痕越来越大。倒不是说二者私人交往上有什么矛盾,只是陈炯明与孙中山的革命政治理念完全不同。

中山先生主张的是以广东为大本营,联合其他有志之士,即刻出兵北伐,用武力方式统一中国。陈炯明根本不同意,他觉得先建设好广东、福建、广西,再把这一先进模式推广到全国,效仿西方国家联邦政治制度,逐步实行全国和平统一。这样不仅会避免无谓的伤亡,还会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陈炯明的这一想法过于天真,他根本没有预料到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包括各省军阀其实是各怀鬼胎的。

这下可好,原先亲密的革命盟友却成为互相拆台的损友。既然二人政治理念不合,陈炯明多方设置障碍,阻止孙中山南下。阻挠不成后,他又拼命阻止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政府与北京政府抗衡。

后来虽被迫让护法政府成立,陈炯明又多方限制其行使职权。为了对抗孙中山的北伐,陈炯明与直系军阀相互勾结,还与湖南军阀赵恒惕串通,双方矛盾亦愈发尖锐,最终演变成一场骇人听闻的兵变。

兵变的结果是,陈炯明一方早有准备,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士气低落。护法政府与国民党核心组织只好暂时离开广州逃到上海。

虽然革命暂时失败,孙中山好歹保存有军队,这也成为日后国民党翻本的机会。

孙中山病逝,蒋介石上台

陈炯明发动兵变后,孙中山先是前往上海,接着又在广西策反两支军队,一支是杨希闵的滇军,一支是刘震寰的桂军。

当时中国境内各个省都有军阀,且一个省还分出多个不同的武装力量。军阀们自然相互提防,政治成分十分复杂。

杨希闵、刘震寰就是如此。他们二人此前投靠陈炯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转而与孙中山合作。

1922年底,刘震寰从广西进攻,许崇智从福建进攻,目标是拥兵自重的陈炯明。陈炯明没有提防着广西一带,战斗打响后,他全线崩溃,被迫通电下野离开广州。

孙中山此时又带着国民党和护法政府回到广州。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孙中山先生忙着三件大事,第一就是改组国民党;第二协调中国国民党与苏俄合作;第三准备再次北伐。

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正式确立“三民主义”为党的主义。与此同时,黄埔军校也在蒋介石、周恩来等人的运作下,成功招收第一期学员。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他邀请孙中山立即北上。

1924年11月,孙中山携宋庆龄、汪精卫等人北上。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中山先生病逝时,国民党逐渐走上正轨,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虽然外部还有陈炯明残余威胁,解决他们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不久,代理护法大元帅胡汉民决定东征,由许崇智、杨希闵、刘震寰。以及蒋介石领导的黄埔军校学生军组织的东征联军进行第一次东征。

在东征过程中,黄埔学生表现耀眼,于是国民党中央决定以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为基础,建立国民党党军,蒋介石为首任司令。

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杨希闵、刘震寰居然暗中投靠唐继尧。1925年5月,国民党中央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率军讨伐杨希闵、刘震寰。

唐继尧立即从云南率军向广州进发,却被新桂系阻挡在广西。后来蒋介石只花一个月时间,就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卫为首任主席。接着,国民政府将当时拥有的各支军队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就是蒋介石的党军。除此之外还有李济深的粤军;程潜的湘军;朱培德的滇军。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蒋介石经过复杂的权力斗争,不仅大肆逮捕共产党人,窃取革命胜利果实,同时还指挥第二次东征,彻底消灭陈炯明及其残余势力。

1927年4月与7月,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发动反革命政变。

总的来说,广东之所以会成为国民党发家的大本营,不是因为这个省份与国民党有着什么特殊渊源。

在20世纪初,因为特殊的政治背景,广东成为革命策源地。孙中山与国民党元老大多为广东人,接受邀请后南下护法。又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斗争与政治博弈,国民党以广东为后方基地,逐渐尾大不掉。

4 阅读:1294

百晓声谈历史

简介:过去的一秒已成为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