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何不像乾隆帝一样做太上皇,保证传位万无一失呢?

宋安之 2020-05-05 22:59:50

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实际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是六十年,但成为太上皇以后,又通过巡政实际掌握大权三年之久,实际在位长达六十三年之久。

康熙帝和乾隆帝这爷孙俩合计在位的时间长达124年,可以说占据了清朝268年历史的近一半。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讨论一个话题,那便是康熙帝为什么没有像孙子乾隆帝那样,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以保证皇位传递的万无一失呢,毕竟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着实惨烈,甚至死后留下了雍正帝是否篡位的争议。

可能有人认为雍正帝篡位之谜,只是电视剧戏说,历史上没有这么一回事,而且凭着“康熙遗诏”就足以证明雍正帝的清白。

其实历史上雍正帝的确有着是否篡位的争议,因为康熙帝的遗诏,并非康熙帝亲笔所写,而是康熙帝死后三天才写出来的,因此并不能单纯以这份遗诏来盖棺定论。

当然今天本文的讨论重点,并非在于雍正帝是否篡位,所以不多说其他细节了,而是言归正传的说说康熙帝为什么不提前退位当太上皇,以保皇位的传递没有闪失呢。

其实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在帝制家天下的时代之中,讲究的“天无二日,无无二主”。也就是说古代王朝的帝制模式在于集权,而不在于分权,权力往往只能集中于一人身上。

所以皇帝如果禅位,成为太上皇的话,往往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太上皇被架空,诸如唐高祖李渊。二是太上皇实际掌握大权,诸如乾隆帝。从来没有出现过太上皇和新皇帝,二帝共同掌握朝廷,共治天下的局面,所以成为太上皇,要么是放弃权力,要么是架空新皇帝。

如果康熙帝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的话,那么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便是康熙帝统治天下多年,自然不会放弃大权,一定会想办法架空新皇帝,掌握大权的。

但康熙帝比之乾隆帝,缺乏一个很重要的优势,那便是乾隆帝的儿子都好控制,而康熙帝的儿子不好控制。像乾隆帝的儿子们最起码没有出现过九子夺嫡这样的乱象,加上乾隆帝最终选择了相对于比较平庸,也就是好控制的嘉庆帝,因此乾隆帝成为太上皇以后,是顺理成章的继续掌握大权。

再反观康熙帝的儿子们,用现在很多网友的话来说就是康熙帝的儿子,大部分都很优秀,甚至有几个是帝王之才,放在其他时代成为皇帝也是没问题的,但是扎堆生在康熙年间,所以出现了九子夺嫡,而且似乎是用光了清朝的运气,在康熙帝之后,历朝的阿哥,整体再也没有像康熙帝时期那般优秀了。

虽然网友的点评不一定百分之百都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康熙帝的儿子远比乾隆帝的儿子优秀,而这也是九子夺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正因为这个原因,康熙帝肯定不能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的,因为他的九个儿子野心勃勃,都不是好控制之人,他如果提前选一个儿子成为新皇帝,自己退居幕后,那么就要面对两个难题,一是新皇帝选择优秀儿子吧,不好控制,会与自己争权夺利。选择平庸儿子吧,虽然好控制,但是其他儿子肯定不乐意,到时候很有可能会祸起萧墙自相残杀。二是不论他选择哪个儿子成为新皇帝,其他野心勃勃的儿子肯定不愿意,到时候说不得会团结一致对付自己,那样也是不小的麻烦。

所以光凭这个原因来说,康熙帝是万万不能提前退位成为太上皇的,没办法谁叫他的儿子比乾隆帝的儿子整体来说优秀太多了呢,而优秀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乾隆帝好控制儿子的那般优势。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像乾隆帝禅位嘉庆帝之时,已经是86岁高龄,到了这把年纪了,自己也清楚活不了太长时间了,所以也不排斥当太上皇。

而康熙帝驾崩的时候也就是69岁,而且从病重再到驾崩的过程是有些突然的。

指望康熙帝这样的年纪放弃大权,成为太上皇,肯定是排斥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1 阅读:56
宋安之

宋安之

悠悠九州沧,一朝多少英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