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常见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所致。
其病原学检查耗时较长,使得早期临床诊断率较低。而且,CAP还需与其他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难度大,且伴随着较高的病死率。
因此,深入了解CAP的流行现状,加强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并尽早选择适合入院CAP患者的抗生素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邀请了黑龙江省医院张敏教授,就CAP的流行现状、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以及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专家简介
张敏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当前CAP的流行现状、潜在危害以及病死率概况如何?
张敏教授:社区获得性肺炎,简称CAP,其病原谱广泛,涵盖了支原体、病毒等多种细菌。
就当前流行现状而言,CAP已构成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以其较高的发病率和不容忽视的病死率引人关注。
在重症病例中,CAP的病死率可攀升至40%~50%,而总体病死率虽维持在1%~5%,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特别是对婴幼儿及老年群体构成了严峻威胁,其健康状况因此大受影响。
在2022年,我国CAP的发病率达到了7.13‰,这一数字昭示着CAP仍处于一个相对高发的阶段。
性别差异方面,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此外,发病率随年龄变化呈现出U字形分布特征,即低龄儿童与高龄老人两大群体成为CAP的高发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CAP的发病率还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秋冬季成为发病高峰,这一规律进一步加剧了防控难度。
面对肺结核与CAP在影像学及临床症状上的相似性,在细菌培养与临床表现鉴别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鉴别这两种疾病?
张敏教授:肺结核,作为呼吸科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确诊依赖于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的综合考量。
1.症状体征方面
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乏力、低热、盗汗及消瘦等典型症状,病程迁延。相比之下,CAP则通常急性起病,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或无呼吸系统疾病史,突然出现咳嗽、高热、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肺部听诊方面
在肺部听诊方面,肺结核因其慢性进程,若不继发感染,往往无特殊阳性体征。而CAP患者因急性渗出,常可闻及肺部干啰音或湿啰音,表现出明显的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方面
辅助检查尤其是肺部CT影像学,为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了更为明确的依据。肺结核在CT上展现出其独特的慢性病变特征,且病灶有固定的好发部位。而CAP的病灶则无固定位置,可呈现片状、点状甚至大叶性肺炎等多种类型。
4.病原学检测
随着科学的进步,病原学检测已成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肺结核,痰检或气管镜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等结核感染检测,若检出结核菌,即可确诊。而CAP的病原学诊断则依赖于痰检、T-SPOT.TB检测及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液培养,常见病原体包括病毒、支原体及多种细菌。
根据以上临床依据,将肺结核与CAP区分开,以便更有效地治疗。
对于入院治疗的CAP成人患者,应如何根据年龄阶段或有无基础疾病选择更适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张敏教授:近期我院CAP患者日益增多,业内资深专家曾言:“关键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罹患此病的人。”
这深刻揭示了患者基础条件对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的巨大影响。因此,对于CAP成人患者的治疗,临床医生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年龄阶段和基础疾病状况。
临床医生应深入病房,细致询问患者的病史与发病过程,了解既往健康状况,这对疾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例如,糖尿病患者体内易形成酸性环境,导致免疫力低下,易并发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如结核等。同样,长期服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罹患肺炎后易合并多种菌感染,如真菌、结核菌等。
再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不同基础条件的患者恢复速度差异显著。身体健壮、基础条件良好的患者,感染后恢复较快,肺功能受损较小。而老年人、卧床患者等,感染后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各脏器功能受损,原发病加重,甚至暴露出潜在的薄弱环节。
因此,患者的基础条件对CAP的进展与愈后具有决定性影响。
在选择抗生素治疗方案时,医生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基础疾病。
例如,喹诺酮类药物(如沙星类)对支原体疗效显著,但明确禁止18岁以下患者使用。对于菌谱广泛的重症肺炎患者,需选用广谱抗生素,但使用时需谨慎,过量易导致真菌感染、菌群失调,不足则难以杀灭病原体。因此,医生需每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部分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拿到医生开具的方案,即可自行在家使用。然而,抗生素并非普通药物,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我曾遇到一位患者,长期自行使用我早年开具的抗生素方案,导致病情恶化,抗生素失效。因此,不仅是患者应保持科学态度,医生更应秉持负责精神,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更能确保疾病得到更高疗效的治疗。
在降低CAP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您有哪些宝贵的经验或策略可以分享?
张敏教授: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我深刻感受到,与30年前刚开始工作时相比,患者群体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许多患者来自养老院或是独居老人,这对我们的诊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类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我们应着重考虑哪些因素?”这是呼吸科医生常常探讨的话题。对于重症或危重症的肺炎患者,业内有句俗话叫作“重锤猛击”。
即一开始便给予强效、成功率较高的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病情,随后再进行降阶梯治疗。因为这类患者的病情紧迫,不允许我们按部就班地一级一级升阶梯治疗。
比如,常规情况下,我们可能从青霉素开始,再逐步升级到头孢类药物,并在72小时内评估疗效。但对于危重症或重症肺炎患者,这样的节奏显然太慢。
因此,我们会根据患者全身及肺部状况,选择相对高档的抗生素,实现广覆盖,迅速控制病情,随后再逐级减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首战即决战”的概念。
如今,国家提倡分级诊疗,许多患者到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前,往往已在家或社区进行过治疗。他们可能在社区输液多日未见好转,才到我们这里就诊。因此,患者来到医院时,病史已有一段时间,且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的治疗已非初始阶段,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耐药情况。
今天中午,我们还讨论了一个现象:现在社区已经能够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这些都是以前我们视为王牌的药物。因此,患者来到我们这里时,治疗已非初战,我们需要考虑细菌的耐药性,以及长时间病史导致的多种菌感染可能性。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然后给出明确的诊断方案。
而且,这样的“重锤猛击”策略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因为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能够增强他们的信心。比如,患者住了1~2天后烧退了,晚上能平躺睡觉了,病情略有好转,他们就会对治疗充满信心,愿意继续在我们这里接受治疗。而如果治疗3天、6天都不见好转,再与患者谈拖延时间的危害,他们可能会因为耐药、心情焦虑等问题,产生对疾病恢复不利的因素。
编辑 | 付雨杰
审核 | 李冠妍、孙富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