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上亿资金,医药领域大案曝光

翠新 2025-02-15 16:20:59

2025年开年不到两个月,已有多起医药领域大案、典型案例被曝光。

01

涉案金额上亿元

2025开年爆出骗保大案

据天津《今晚报》报道,当地公安部门近日破获一起特大医保基金诈骗案,涉案金额上亿元,7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据悉,该院法定代表人任某、院长杨某等人,自2022年开始通过社区推广、发送传单、免费体检等方式接触患者,对患者进行初步诊疗后谎称患者有严重鼻类相关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虚构诊疗事实、虚假手术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

当地公安部门在院内将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审讯,团伙成员对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团伙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其他犯罪嫌疑人也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02

行贿典型被公示,3起涉医药采购招标

央视播出专题片,一院长贪腐超2亿

2月10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6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贿典型案例》,3起与医药领域采购、招标等相关。

其中之一是药品器械销售商袁某为谋求承揽邵阳市中医医院医药销售项目的竞争优势,长期通过宴请、送礼等方式对时任该医院院长雷某良(另案处理)进行“感情投资”等,以借贷付息名义多次送给雷某良财物。2025年1月,袁某因犯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

1月7日,央视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三集,揭露广东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王某某收受巨额回扣的案件细节。

据悉,王某某大部分受贿所得都是找人代持,行贿人为其购置的房产、商铺,以及开设的证券账户等也都登记于他人名下,房产装修时还专门设计了隐蔽的夹层藏匿收受的现金。

当地纪委监委调查发现,王某某利用职权为多家供应商在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的采购以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多年来收受的回扣高达2亿余元。

03

2024年1至11月,1800多人被起诉

2025年预计医疗反腐力度不减

2月12日,最高检在《依法惩治“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犯罪》一文中透露,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2727人,同比上升1.6倍,其中起诉医疗领域职务犯罪1800余人。

此前,国家监察委在《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针对靠医吃医、套取医保资金等腐败问题,以及吃回扣、收红包等行业歪风,2024年全国共立案5.2万人,处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

今年,医药反腐力度不减,中纪委、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密集发声(各部门动态梳理见文末)。

年初召开的中共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要着重抓好金融、国企、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领域系统整治。

医保基金监管始终是医药领域反腐败的重中之重。

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布《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今年将部署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目前,医保监管已经启动。

2025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本轮自查自纠重点针对定点医疗机构心血管内科、骨科、康复等9个领域,定点零售药店常见问题也被列为自查重点。

这是国家医保局第二次组织展开自查自纠,去年年底,国家医保局曾对自查自纠履行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被点名的7家医院均存在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情况,但部分医院在规定时间内自查自纠退回的金额不到1%,有的医院甚至退回0元。

相关专家表示,对于自查自纠不力的单位,监管部门会根据违规情节的严重性决定具体的处罚方式。除限期退回违规资金外,可能会要求整改、加重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还会吊销医疗机构的营业执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等。

据赛柏蓝统计,广西、河北、内蒙古、湖北等地医保部门已经启动相关工作,其它省市的自查自纠也需在3月底前完成。

4月,国家医保局将根据自查自纠情况结合大数据筛查分析,开展全国飞检。

国家层面检查推进的同时,各省医保监管力度也在加大。

2月11日、12日,天津连续发布通报,17家定点医疗机构因存在超标准收费、串换诊疗项目等违反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协议的行为被点名。同时,天津市医保局还公布了定点医药机构违反医保协议投诉举报电话,拓宽监督途径。

下月起,广东潮州也将展开抽查工作,涉及两定机构是否存在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行为,是否存在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行为。定点医疗机构每次按全市数量的10%抽查,定点零售药店按全市数量的5%抽查,全年抽查不少于1次。

在多部门重点整治以及自查自纠、大数据筛查、飞行检查等手段下,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尤其是涉及医保基金的腐败问题在2025年将更加无处遁形。

附:

—END—

0 阅读:0
翠新

翠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