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4%关税反击,特斯拉被卡脖子,F-35也遭殃!

故事中的你我他 2025-04-06 11:02:39

美西港口的集装箱堆到三层楼高,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机器人却在加班加点​​。2025年4月4日,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4月10日开始,所有从美国进口的商品都要多交34%的关税,涉及半导体设备、农产品、能源产品等总价值1.2万亿美元的商品。这个数字比2018年贸易战时高出一大截,特别是过渡期的设置很有意思——4月10日前发货、5月13日前到港的货物可以免交新关税,直接导致国际运输价格一天内涨了47%,美国西海岸港口的集装箱数量直接翻了三倍。

​​关税带来的连锁反应​​

美国农民约翰·米勒站在加州奥克兰港的货轮前面,手里捏着准备发往中国的大豆订单。原本5100元一吨的大豆,加税后价格飙升47%,现在巴西的大豆商正以每天三艘货船的速度抢占中国市场。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中西部12个农业州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占他们总出口量的40%以上,这次关税调整可能会让美国大豆出口量减少三成。

跨太平洋的货船运费最近涨得厉害,波罗的海航运指数显示,4月5日当天运费就涨了47%,40英尺的集装箱运费突破1万美元大关。特斯拉上海工厂连夜开会讨论对策,因为从美国进口的自动驾驶芯片加上关税后,每辆Model Y的成本要增加1.2万美元,马斯克不得不让墨西哥工厂的产量翻倍。

​​科技企业的致命弱点​​

五角大楼的内部文件提到,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其中钐、钆等7种关键材料70%都要从中国买。被列入管制名单的通用原子公司,他们的核能系统需要的高纯度稀土库存只够用90天。有报告指出,美国想要自己生产这些稀土材料,至少需要五年时间,而且成本会比现在贵三倍。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现在特别厉害,出口管制的产品附加值直接提高了300%。

特斯拉遇到的问题更复杂。根据2024年的财报,上海工厂生产了全球52%的特斯拉汽车,但电机需要的钕铁硼磁体90%都依赖中国供应。加税之后,Model Y的永磁电机成本涨了25%,马斯克只能找Redwood Materials合作回收旧电池,不过这个计划要到2030年才能满足一半的需求。

​​规则改变中的对抗​​

在瑞士日内瓦的WTO总部,中国起诉美国违反贸易规则的资料堆起来有300页厚。同时启动的医用CT球管调查主要针对GE、飞利浦、西门子这三家巨头,他们现在占着中国90%的市场。国内企业像昆山医源生产的CT球管使用寿命从20万次提升到50万次,市场份额也从10%涨到了28%。

欧洲那边的调查发现,60%的民众支持对美国的关税进行反制,丹麦的支持率最高有79%。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量现在占到中国外贸的42%,中俄天然气管道每年输送量增加到480亿立方米,这些变化让全球贸易地图悄悄变了样。美国超市里中国产的日用品价格标签悄悄换了新的,34%的关税让同样商品贵了15%,普通家庭每年得多花4500美元。

​​上海自贸区的货轮鸣笛启航时,墨西哥新建的特斯拉工厂正在赶工​​。中芯国际宣布28纳米芯片的合格率达到98%,同一时间白宫的经济顾问团队正在开紧急会议。这场贸易对抗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历史会记得:当关税战变成供应链战争,掌握稀土技术和完整工业体系的一方,手里握着更多谈判的筹码。

0 阅读:1
故事中的你我他

故事中的你我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