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其中邓禹排名第一位,然而邓禹却打过许多败仗,为什么什么是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呢?
其实要论开国功臣地位,第一比关系,第二比命长,最后才是比功勋。
论关系,邓禹哥哥邓晨是刘秀姐夫,而且是刘演起兵的时候就抛家弃业跟随的老人,邓禹自己既是刘秀太学深造时期的学弟,还是刘秀光杆司令入河北的时候带兵千里追随入了原始股的投资人。
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 ,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称帝之后刘秀投桃报李般封邓禹为大司徒,承认邓禹政权二号人物的地位,和邓禹在自己穷困潦倒之时毅然相随是有重大关系的!
论命长,刘秀在开国集团中其实已经算老寿星了,云台二十八将中活过刘秀的只有五位,邓禹是其一。(其他四位是耿弇,王霸,马武,臧宫)
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居岁余,寝疾。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
到了明帝朝,邓禹仍然能拜为太傅,享受无上尊宠,这一层关系是其他所有开国将领都比不了的。
如果单纯看战功的话,唯二能当方面大任的岑彭和冯异怎么会一个第六一个第七,这俩人战功没的说,但是在统一完成任务前就死了,导致官位和对后来政局的影响没那么大了,排名前几位的邓禹吴汉贾复耿弇都活到了刘秀一朝末期。
而且论功勋,邓禹作为2号人物,刘秀的左右手,在制定国策,遴选人才方面更是发挥着其他人替代不了的作用。
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这句“光武以为知人”的分量太大了!要知道刘秀本身就是王牌伯乐:用冯异定关中,提拔岑彭做一把手征蜀都证明了刘秀极佳的用人眼光,就这样一个人物都觉得邓禹识人眼光强大,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光武开国过程中,已知邓禹提拔的就有贾复,寇恂等诸多云台名将。邓禹作为刘秀的铁杆心腹,不仅自己备受重用,亲手举荐的人刘秀也能用而不疑,还都能“皆当其才“!
虽然亲自打仗不怎么样,但邓禹作为刘秀的参谋长,在大战略方面的规划是非常优秀的。
诸将豪杰皆劝禹径攻长安。禹曰:“不然。”今吾众虽多,能战者少,前无可仰之积,后无转馈之资。赤眉新拔长安,财富充实,锋锐未可当也。夫盗贼群居,无终日之计,财谷虽多,变故万端,宁能坚守者也?上郡、北地、安定三郡,土广人稀,饶谷多畜,吾且休兵北道,就粮养士,以观其弊,乃可图也。”
26年汉军入关中,就是邓禹凭借敏锐的眼光,力排众议反对直接攻取长安,而是绕道攻取北三郡,结合当时的形式,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1,当时长安处于被更始军、赤眉军、延岑军轮流祸祸的状态,各大势力勾心斗角,池浅王八多,而且就算打下来也得面临物资匮乏,流民成灾的局面(是时三辅连覆败,赤眉所过残贼,百姓不知所归) ;
2,赤眉军风头正盛,不是打的时候;
3,北三郡地广人稀,好打,而且能顺手补充军资,捎带着还能震慑住陇西隗嚣防止他掺和关中局面。
邓禹力排众议的决策落实下去,结果是“击破赤眉别将诸营保,郡邑皆开门归附。西河太守宗育遣子奉檄降,禹遣诣京师”,合围长安计划圆满完成。
这个事件作为邓禹诸多功劳之一,最能代表他在军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诸将考虑战役的军事可行性的时候,只有邓禹能够看到战争背后的政治和经济成本,从而把单场战役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邓禹相比其他将领有更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
这种大局观在汉军入关中前后更是多次体现了出来:
入关之后整顿军纪,不扰百姓,迅速与之前更始、赤眉的臭流氓行为划清界限;
进入长安之后优先把西汉先帝牌位快递回洛阳,祭祀西汉帝陵,确立起刘秀政权的唯一合法正统地位。
至于屡为赤眉军所败,以致全军覆没,需要冯异收拾烂摊子,那就是后面的故事了。
作为刘秀的影子,帝国的2号人物,邓禹虽然在战斗指挥层面饱受诟病,但是在塑造政权形象,指定战略规划方面,无疑是完全拔尖的。
后来刘秀先后提拔冯异、耿弇、吴汉、岑彭、盖延、来歙诸将作为征讨各地的统帅,邓禹也没必要再发挥短板去战场现眼了,但是到此为止,他的功勋也足够力压诸将而登顶了。
所以如果简单把邓禹归于“将”,用战功去衡量他的地位,那邓禹明显是德不配位的,但邓禹实际的功勋都是作为“相”而立下的。
他的作用实际上类似于西汉开国第一功萧何、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以及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的李善长。(这几位无一例外全是皇帝的老乡或亲族,铁杆心腹)
他们的存在便是作为最高领导的影子,参与到最高战略规划,总理帝国政务中。
所以,邓禹为什么战功平平却被评选为云台将首的原因可以提炼为:
一、在和前两代帝王的关系方面有天然优势;
二、在国家战略层面,邓禹有着超凡的眼光和执行能力;
三、邓禹对于东汉帝国政治功勋远远超过军事功勋,从而稳坐云台将首。
第一是光武帝本人,所以敢于优待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