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大乌龙”!美军战斗机被自己军舰击落,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

盖说社会 2024-12-23 15:08:49

12月22日,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的报道,经由美国中央司令部确认,隶属于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打击群的一架F/A-18战斗机,在升空执行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任务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己方的防空导弹袭击。

同一编队内的巡洋舰“葛底斯堡”号,突然向这架刚起飞的战斗机发射了导弹,并将其直接命中击落。

万幸的是,战斗机上的两名飞行员,及时拉了弹射座椅逃生。其中一人轻微受伤,而另一人则是没有大碍,随后两人被救援部队迅速接回。

尽管这一次意外验证出了,美军弹射系统的优异性能,可同一作战单元内的“友军误伤”,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美军航母打击群通常以,高协同作战能力闻名,舰船和战斗机之间是有着,严密的通信和雷达共享网络。那么,美军为何还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呢?

先进技术为何失灵?

大家要想了解这次误伤,就需要先从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IFF)入手。

IFF,是一种通过电子信号,识别友军身份的关键技术,其旨在避免误伤,也是各国军方的绝密。然而,就算是有这样关键的系统在,误伤事件其实还是理论上不可避免。

要知道,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设备机器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是有出错概率的。

一旦战机或舰船上的IFF设备,出现技术故障,比如信号发射不良或接收错误,那友军目标就很可能被误判为敌机。

再就是,美军在中东地区的持续高强度任务压力,很大可能会导致,舰船操作员未能正确解读IFF信号。

尤其是面对不明目标时,过度谨慎甚至恐慌,就可能导致草率的决策。

当然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就是在如今的现代化战场上,敌方的电子战能力不可忽视。

美军对面的胡塞武装,虽然是非国家武装力量,但已多次展示其干扰能力。

如果巡洋舰的雷达或IFF系统受到干扰,完全可能导致此次的误判。

但仅仅依靠技术问题来解释此次事故,显然是不够的。

美军航母打击群是一个高度协同的作战单元,每个舰艇和战斗机之间应该共享实时数据。

这次误伤事件的发生,或许更大概率是战术与沟通上的失误。

通常情况下,F/A-18战斗机从航母起飞后,其飞行任务和行动轨迹,本应通过战斗群内的通信系统,共享给每一艘舰船。

可如果“葛底斯堡”号未及时接收到这条信息,那就可能将这架战机,误认为敌方目标。

当然了,如果单纯只是“葛底斯堡”号的误判,还不至于引发严重后果。

毕竟,在航母打击群中,每一个决策点都要受到指挥链的严格控制。

然而,如果指挥系统内部协调同时出现了问题,单舰可能会在未经充分确认的情况下开火,从而导致酿成此次的重大错误。

历史上的友军误伤

事实上,这并非美军首次发生“友军误伤”。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像这样的错误其实真不新鲜。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 一架英国“狂风”战斗机,就曾被美军“爱国者”导弹系统误判为敌机,随后直接击落。

而这次事故的最终调查,也被认为是IFF系统失灵的典型案例。

再就是,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也曾多次误伤盟军部队或平民。

而当时给出的主要误伤原因,则是复杂的地形、通讯延迟以及过度依赖技术。

眨眼30年过去了,尽管技术在不断进步,可友军误伤的情况,却从未完全消失过。

那么,在现代战争中这种低级错误,真的是无法避免么?

高科技在提升战场效率的同时,也让作战系统变得更为复杂。

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任何微小的技术故障,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IFF系统依赖电磁信号和精密电子设备,但面对恶劣战场环境或敌方干扰时,其可靠性会受到考验。

还有就是,技术设备的操作离不开人。

在长时间的高强度任务中,操作员的疲劳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判断失误。

此外,现代战场环境中的信息过载问题,也让一线士兵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干扰。

另外,在红海这种多方势力交织的区域,战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也无形中增加了误判的风险。

未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

这场误伤事故为美军乃至全球军事力量,都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契机。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靠装备升级并不足以,完全避免友军误伤,我们还必须从多方面加强改进。

首当其冲的就是,进一步优化敌我识别系统,提升其抗干扰能力。

尤其是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多重验证机制,避免单一设备故障引发连锁反应。

另外就是,要加强操作员的心理压力管理,与危机应对训练。尤其是在紧张环境下,培养冷静判断与信息筛选能力。

以此同时,这起“友军误伤”事件也暴露出,哪怕是技术最先进的军事力量,也无法完全规避复杂战场环境带来的风险。

战争的本质是动态与不确定的。现代技术固然能提升效率,但真正决定战争成败的,始终是“人与机器”这对组合的协同效果。

未来,军队需要做的,不仅是继续完善技术,更要从指挥、人员和战术各个层面,构筑起一套更为稳固的安全体系。

或许,这才是这场乌龙背后,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参考资料

0 阅读:13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