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中为什么奥马哈海滩伤亡最惨重?一天美军阵亡三千人

战争史札记 2024-10-21 11:04:13

奥马哈滩头作为美军陆军第5军麾下第1步兵师与第29步兵师登陆的关键区域,其复杂性显著,由霍尔海军少将所率领的O编队负责输送。然而,此次登陆远非一帆风顺。

奥马哈滩头地形复杂,全长约6.4公里,两端矗立着高达30米的悬崖峭壁,形成天然监视点。​滩面构造独特,先是一段坚硬的沙质斜坡,随后是陡峭的鹅卵石岸线,其中大部分后方建有防波堤,部分则覆盖着柔软的沙丘,严重限制了车辆通行能力。

尤为关键的是,离岸不远处存在一块海拔45米的高地,对滩头构成直接威胁,且仅通过四条狭窄河谷与外界相连,每道河谷均被注入大海的溪流横切,进一步加剧了通行难度。河谷后方则是沼泽地带,交通仅依赖一条石砌公路及数条马车小径维系。德军在此地的防御部署堪称坚固,海滩近岸区域密集设置了三重水下障碍物系统:首层为比利时牛棚门,即2×3米的钢质框架,密布饼状水雷;次层为深度达2.4至3米的木质或混凝土拒马,三分之一附带水雷;末层为带角钢质拒马,同样布满水雷。此外,平坦沙滩上遍布反坦克壕沟与地雷,各通道两侧则密集部署了火力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上述高地遍布火力点与防御工事,形成强大压制网。同时,沿海散落的小村庄也被德军重兵驻守,其后则是广阔的洪泛区,为防御增添了额外层次。尤为严峻的是,盟军情报评估出现偏差,误认为防守此地的德军为战斗力较弱的海防第716师,这一误判极大地增加了作战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登陆部队即便成功穿越三重水下障碍,仍需面对层层布雷区、反坦克壕沟、混凝土障碍物、有刺铁丝网及相互支援的密集火力点,挑战极为艰巨。可见,奥马哈滩头登陆作战是对部队战斗力的严峻考验。在实际部署中,防守该关键防御工事的德军力量为精锐且新近调遣的德军第352师,其战斗力极为强劲。尤为严峻的是,此登陆区域正值海浪最为汹涌之时,增加了作战难度。美军第1师与第29师部分兵力,在预定“H时”前13分钟已抵达“奥马哈”海滩西段。然而,敌方预先布设的密集海底障碍物严重阻碍了登陆进程,导致多艘搭载士兵的小艇受阻于海面,遭受德军密集炮火袭击,船只接连中弹起火。盟军部署的28辆水陆坦克初登岸即遭遇德军炮火猛烈反击,其中2辆坦克登陆艇被直接摧毁于海滩,另有9辆坦克不幸起火。相较于西段,东段情况更为惨烈,原计划登陆的32辆坦克中,仅有5辆成功登陆,其余多数沉没海底。当日,恶劣的能见度条件加之先前空中轰炸与舰炮支援未能有效压制德军防御火力,进一步加剧了登陆难度。

部分登陆艇因急于求成,发射的火箭炮偏离目标,于突击部队前方的浅滩爆炸,未能达成预期战果。尽管面对重重困难,首批登陆步兵在波涛中颠簸抵达,却因晕船而体力不支,负重前行中更是举步维艰。跳入海水后,立即遭到德军炮火的无情打击,伤亡惨重,海面遍布伤亡士兵。幸存的士兵利用滩头障碍物勉强避开了致命威胁。后续登陆部队亦遭遇相似厄运,“奥马哈”海滩瞬间成为血肉横飞的战场。但是,素有西西里岛战功且以坚韧著称的美军第1师,依然不惧炮火,持续向海岸线推进。士兵们在齐腰深的水中,不顾敌方猛烈射击,跨越战友的遗体与伤者,依托前方坦克的掩护,编成纵队,奋勇向前,尽管无数生命消逝于德军枪口与汹涌潮水之中。在军事行动中,十四支专业水下爆破分队以牺牲过半的惨烈代价,成功开辟了五条主要通道及三条未明确标识的辅路,尽管面临巨大困难与挑战。美军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各批次突击艇严格按照十分钟间隔,持续向海岸线发起冲击,在海军舰艇密集火力的有力支援下,稳步推进。具体而言,西部登陆作战中,116团的A连遭受了66%的人员损失,而E、F、G三个连更是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没。东部战场更为严峻,第16加强团发生严重混乱,E、F连错误登陆至F绿滩,而原计划在F绿滩的1连却意外出现在未预设为目标的F红滩,导致惨重损失,其中E连全体官兵及连长共105人全部牺牲,F连仅剩2名军官生还。命运的转折悄然发生。部分士兵因侧风影响,登陆艇偏离原定滩头,意外停泊于一片战火纷飞的区域。这批士兵非但未受天气所阻,反而迅速占据防波堤,穿越雷区,并在后续突击队的增援下,增强了步兵的作战能力。约200名士兵在关键时刻抵达高地,有效遏制了德军对滩头的反击。海上炮击持续不断,德军防御工事与岸边植被燃起熊熊烈火,为美军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两个营的美军在烟雾的掩护下,趁机登陆并扩大战果。部分士兵把握战机,在敌人火力网尚未完全形成前,勇猛地冲向前方。滩头之上,登陆艇、战车与炮火交织成一片混乱,尽管面临巨大威胁,美军士兵依然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迅速组织起小队,尽管牺牲巨大,仍毅然决然地在炮火与地雷的双重威胁下开辟道路,向最近的敌军防御工事发起猛烈攻击。首波登陆团虽承受巨大压力,但他们的坚韧与勇气为后续部队的登陆与反击奠定了关键基础。在严峻的海滩战场上,美军G•A•泰勒上校所部,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被紧紧围困于遍布战亡者遗体与残损舰艇碎片的滩涂地带。泰勒上校以坚定的口吻激励士兵:“此刻,此地,唯余两种命运——已逝者与抗争中的勇士。让我们携手,共破此绝境!”

这番话迅速激发了部队的斗志,士兵们迅速重组为多个灵活作战小队,毅然决然地向外发起冲击,历经激战,最终成功突破至科勒维尔地区。但是,这块从德军手中艰难夺取的狭小滩头阵地,持续陷于混乱状态,至关重要的装甲与火炮支援因敌军严密封锁而无法有效增援。面对此困局,第1步兵师师长许布纳将军采取了大胆举措,指令驱逐舰在高度风险下,对德军炮群实施近距离炮击支援,此举极大地震慑了敌军,迫使德军士兵弃阵投降。在驱逐舰的有力支援下,配合登陆艇运送的两栖坦克,美军步兵开始向内陆推进,同时,工兵部队全力以赴,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雷区障碍。随后,第1步兵师——这支融合了北非与西西里战场丰富经验的老兵劲旅,自狭窄滩头有序展开攻势。随着第二梯队B编队的及时加入,美军攻势得以显著增强,战场形势逐步明朗。至黄昏时分,美军成功在“奥马哈”滩头开辟出一条关键通道,坦克与自行反坦克炮轰鸣穿越雷区,与步兵协同,对内陆重防村落发起猛烈攻击。夜幕降临之时,美军虽未完全达成预期深入目标,但已推进至距海岸线1.6至2.4公里的纵深地带,标志着对德军“大西洋壁垒”防御体系的重大突破。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奥马哈”滩上的霍克角战役,成为当日最为激烈的战斗焦点。霍克角,以其独特的钝三角地形和高达35米的峭壁,加之德军部署的强大火力网,包括两门隐蔽于永备工事内的155毫米岸炮,构成了极其险峻的战场环境。但是,在美军坚决的攻势下,该战略要点亦被逐一攻克,进一步彰显了盟军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与战略执行力。这些海岸防御火炮的最大射程均达至22,500米,有效封锁了美军预定登陆的“犹他”滩与“奥马哈”滩区域。德军战略规划者普遍认为,除非霍克角遭受重创或被攻占,否则美军在此地的登陆行动难以成功。

自4月14日起,盟军陆军航空兵第8与第9轰炸机司令部已三次针对霍克角实施空袭。至“D日H时”前夕,“得克萨斯”号战列舰更是对其倾泻了约250发重型炮弹,而“萨特利”号与驱逐舰“塔利邦特”号也参与了6时45分结束的联合炮击,旨在削弱德军防御。很快,盟军高层与一线指挥官均意识到,仅凭现有轰炸与炮击难以彻底瘫痪德军岸炮系统,遂预先策划了在登陆作战同时发起的霍克角特遣突击行动。鉴于此次突击任务的艰巨性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性,第1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将军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此重任托付于美国陆军第2别动营,由拉德中校统率全营200名精锐士兵执行。别动队的任务设定异常艰难:需从布满机枪火力网与崎岖圆卵石的海滩登陆,随后攀登一座近似垂直、高度堪比十层楼的峭壁,并迅速控制敌岸炮阵地。当此大胆计划呈报至霍尔将军指挥部时,其情报部门官员当即提出质疑,认为仅凭现有装备与人力,攀登如此险峻之峭壁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戏言“仅需三位手持扫帚的老妪便能有效阻截”。尽管如此,决策既定,行动不容更改。为确保成功登崖,拉德中校亲自监督准备工作,为六艘突击登陆艇配备了三组共计六个火箭发射器,每组分别搭载不同类型的攀登装备:首组发射携带近2厘米直径普通绳索的火箭,次组则为配备手握套环的加粗绳索,末组则携带绳梯。每套装备均配备小锚钳,以增强在峭壁上的固定效果。此外,突击艇还装载了轻便高效的作战装备,以应对后续战斗需求。一项精心策划的登陆行动即将执行,核心装备包括可快速拼接至33米高的可拆卸梯子与四辆装备有伦敦消防队借予的30米消防梯的水陆两栖车辆。这些装备已在斯沃尼奇附近的悬崖上完成测试,验证了其实际效能。为增强火力支持,美军“萨特利”号驱逐舰被编入此次别动队行动,并配备了舰炮火力岸上控制小组,以确保登陆过程中的精确指挥与火力协调。别动队员们满怀信心,旨在先于德军觉醒之际,占领霍克角的大口径火炮阵地。6月6日,队员们搭乘“阿姆斯特丹”号与“本·迈·克里”号英步兵登陆舰穿越英吉利海峡,随后转乘12艘英国突击登陆艇及装载4辆水陆汽车的美国46号坦克登陆艇,另有91号、102号登陆支援艇与304号巡逻艇负责护航任务。但是,航行过程中遭遇挑战,多艘突击登陆艇因海水涌入而需队员手动排水,其中一艘运送部队的小艇不幸沉没,但全员获救;另一艘载有补给品的突击登陆艇则连同全体人员一同沉没。导航失误亦险些导致行动偏离预定目标,幸得102号登陆支援艇上的拉德及时发现并纠正航线,转向霍克角。

此调整迫使舰队需在强风与德军机枪火力的双重威胁下,穿越珀西角附近的急流区域。英驱逐舰“塔利邦特”号紧急介入救援,随后由“萨特利”号接替其护航任务。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包括一辆水陆汽车被摧毁、两艘登陆支援艇因逆流行驶而速度受限,尤其是91号登陆支援艇遭受重创,艇体受损严重并有多名艇员落水,但整体行动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在遭遇敌袭后,艇长立即启用12.7毫米维克斯机枪进行反击,并尝试援救落水船员,然而受损的小艇最终因无法挽救而被艇员弃置,沉入海中。由于航行导航错误导致的35分钟延误,尽管为德军提供了调整防御的时间窗口,但德军并未有效利用此优势。当“萨特利”号战舰逼近霍克角时,盟军船员目睹德军沿悬崖边缘集结,意图拦截登陆部队。随后,“萨特利”号以精准炮火驱散德军,并成功摧毁一处岸上射击点,确保了进攻的初步成功。晨光初照之时,所有登陆艇顺利抵达悬崖东侧险峻岩岸。德军在悬崖顶部实施猛烈阻击,投掷手榴弹并使用轻武器,致使首批抵达圆卵石海滩的十余名盟军士兵受伤。为弥补初期不利,英国304号巡逻艇果断将距离缩短至630米,对悬崖边缘实施集中火力压制,与“萨特利”号协同作战,有效削弱了德军抵抗能力。鉴于水陆汽车难以克服的陡峭地形障碍,突击登陆艇转而利用火箭发射绳索,成功固定于悬崖边缘,除两艘外,其余艇只均有效建立起登陆通道。随后,在半小时内,通过快速架设的梯子,150名别动队员成功攀上悬崖,迅速分散成多个小组,跨越霍克角。别动队员发现敌方阵地已布下伪装,火炮实为电线杆模拟,显示德军在“D日”前已将重武器转移至后方。尽管如此,德军炮手仍潜伏于精心构建的地下掩体中,利用坑道网络灵活应战,对别动队员构成持续威胁。面对孤军深入的困境,由施奈德上校率领的数百人增援部队已整装待发,准备提供关键支援。在缺乏无线电通信明确报告霍克角别动队状况的情况下,施奈德指挥官基于审慎评估,合理推断拉德小队可能遭遇意外,遂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其部队转而在“奥马哈”海滩最西侧实施登陆作战。此间,德军持续利用掩体与战壕,从隐匿处向占据霍克角高地的别动队员发起射击,威胁其安全。

别动队迅速分化为两组行动单元:一组专注于清除这些暴露的敌人火力点,以确保阵地稳固;另一组则利用此机动优势,迅速沿格朗康至维叶村的主要道路推进,以达成既定的战略迂回目标。这一系列行动大约在当日8时30分左右展开,展现了高度的战场适应性与协同作战能力。当前,突击队员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况,而由施奈德上校统率的数百人增援部队已整装待发。遗憾的是,由于缺乏无线电通讯以向施奈德上校实时报告霍克角突击队的状况,上校误以为拉德任务受阻,遂依据预设的应急方案,命令其部队于“奥马哈”海滩最西端实施登陆。与此同时,德军持续从掩体及战壕中涌出,对霍克角顶端的突击队员发起猛烈射击。突击队员兵分两路,一路全力清除眼前之敌,另一路则利用此机会,迅速向通往格朗康至维叶村的主干道推进。约莫上午8时30分,这支突击小队成功在目标地点设立路障,并构建起环形防御阵地,有效稳固了前线防线。此外,突击队内的侦察分队在行动中意外发现,自霍克角转移至此的四门155毫米口径火炮,这些重型武器隐蔽部署于田野间,精准控制着“犹他”海滩的入海通道,且周围布置有精良的伪装措施及充足的弹药补给。

面对这一威胁,突击队员们迅速采取行动,向这些关键海岸炮阵地投掷了特制的铝热剂燃烧手榴弹。手榴弹一触即发,熊熊烈焰随即吞噬了火炮及其周边区域,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此番行动不仅有效消除了敌方的重要火力点,也标志着突击队顺利完成了既定任务。

0 阅读:69

战争史札记

简介:UC电商直播大鱼号矩阵用于下发短视频小视频图文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