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期,虽然学生们都放假了,但学校和老师们还是静不下来,值班、巡河、培训都少不了。每年的暑期,其实也是老师们的评优季节,老师们辛辛苦苦一学年,最让老师们牵肠挂肚的就是这个评优评先。
以我们中原18线城市为例,每年的暑期都有一大批荣誉和先进下发下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区(市)优秀、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师德师风先进、师德标兵等。
在所有的先进里面最重要的是各级综合优秀,也就是各级区优秀、市优秀,因为它们都盖两个公章,除了教育局的公章,还有政府的公章,因此就显得弥足珍贵。我们这里现在是每三年评选一次综合优秀,每次分到学校的指标又少,因此要想获得一纸证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老师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优秀证书长什么样。
其他的如优秀班主任证书都属于单项奖,每年暑期都有机会评选,因此,获得的难度比综合优秀要小很多。乡镇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工作只要不是特别差,一般都有机会获得区级单项证书。
但市区学校就不一样了,要想晋升中小学高级教师,明文规定必须是市级以上证书。这个难度就比较大了。比如市级优秀班主任,一所学校一年至多分一个指标,那么多班主任都想要,僧太多,粥太少,就是一个一个的轮,也排到退休了。至于市级优秀,绝大部分老师想都不要想了,那简直就是难比登天。
因为教师的工资都和职称挂钩,你要想晋级,必须先积累条件,尤其是那些硬条件。你的教学成绩必须连年名列年级前茅,你的班主任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卓有成效;你必须不能有任何教学事故,哪怕小事故也不行,不然直接被淘汰;你的情商必须要出众,能和同志们处好关系,尤其是和领导们处好关系,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说要什么荣誉,老师们才能碍于面子放你一马,领导们才能不在背后穿你小鞋;尤其重要的是,一定要和主要领导处好关系,在关键时刻他们才能帮你说话。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在晋级的道路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家不管要什么先进,都能如愿,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装了一抽屉。自然人家的晋级也是一帆风顺,不到四十岁就把中小学高级职称拿到手了。后来一打听,她舅舅是市里边某大医院主管职称的主任。她舅舅虽然不是教育系统的,但经常和市劳动人事局打交道,上面只要递个话,学校敢不给她吗?
由此可见,要想在评优中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己首先要把基础工作做好,让别人挑不着毛病。然后,或者是工作特别突出、成绩特别优异、贡献特别巨大,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觉得,不把荣誉给你就像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或者是走关系,曲线救国,另辟蹊径,四两拨千斤。
由于老师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次上面下来的荣誉到底分给谁,对学校领导来说也是一个考验。领导们必须一碗水端平,尽量把荣誉分的公平公正一些。对于小范围学校来说,尽量平均分配,今年给你,明年给他。对于大范围学校来说,这个办法就不太好使,因为人太多,众口难调。
所以,大范围学校就不得不实行一整套量化评优标准。把工作量、教学成绩、班级管理、出勤、上交材料、师生互评等等进行量化,看本学年教师们的综合得分,得分高的优先参评,这样一来,得分低的自然无话可说。如果学校能够完全按照公开透明的程序、按照量化标准评优,相信大部分老师都还是心服口服的。
但有些学校缺乏民主的气氛,校长一手遮天,量化标准一点也不透明,并且标准年年变化。如果校长想让谁得到先进,量化标准就向谁倾斜。这样一来,学校老师们意见就会很大,竞争失败者很不甘心,弄不好就会产生激烈的矛盾,甚至对簿公堂。实际上,因为评优评先,年年都有老师到上级告状,校长被撤职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对学校来说,评优评先即使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儿。
当然,在每年的评优季节,评不评优,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如果你淡漠名利,不把荣誉和晋级看得太重,你也用不着那么多的烦恼和纠结。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