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邵雍的《天意吟》:参透造化,可谓“渡人渡己”的千古奇文!

老方说老方说 2024-10-09 16:47:13

天意自古高难问,人是普通人,又怎么能够理解天地的奥秘呢?

但古往今来,一直有人想要参透“天意”,想要搞清楚这个宇宙的运转规律,以及明白自己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江山代代无穷已,能够真正想明白的人没有几个,而邵雍被人们视为是极少数能够参透造化的奇人。

不过“道可道非常道”,有些东西是不可言说的,一说就是错,所以古人喜欢用音乐、诗歌和绘画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邵雍留下了很多诗,他就把自己领悟到的真意蕴藏在了诗里了。

奇人邵雍的《天意吟》:参透造化,可谓“渡人渡己”的千古奇文!

天意无他只自然,自然之外更无天。

不欺谁怕居暗室,绝利须求在一源。

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

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

在《天意吟》里,邵雍直接指出天道即自然,人就不要想着在自然之外去寻找了,这其实是给后人划出了一个范围,指明了方向。

道法自然嘛,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自然之中,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就人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自然,比如你在外面应酬,如果你心里有诉求有纠结,那你的表现就不自然,别人也看得出来。

而在工作中,只是努力往往没有什么成果或功劳,无论工作还是做其他事,最好就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要记住,人只有遵循自然之理,自然而然,才能无往不利。

任何人为的努力、干预,都是扭曲自然,都是刻意的,低级的,让人不舒服的,且通常是错的。现在网上流行的所谓“心流”,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它与勉强是对立的。正确的事只会越做越顺畅,感觉越来越好。

不欺暗室,君子慎独。

在邵雍看来,心是根本,“不欺谁怕居暗室”,如果内心光明磊落,哪怕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不做亏心事,那就可谓无愧于心,克服了平常人惯于自欺欺人的习性。

心既然浩大光明,那就能顶天立地,无所畏惧,做事业有大勇气,大气魄,做人也自然堂堂正正。

这跟古人强调慎独的道理一样,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就是说君子不虚伪,小人不真诚,两者的心量不一样,命运也不一样。

至于“绝利须求在一源”,这可以结合“聋者善视,瞎者善听;绝利一源,用师十倍。”来理解,就是说耳朵听不见的人,善于发扬视觉的优势,眼睛看不见的人,善于发扬听觉的优势,封闭了其中一处,集中于另一处,就能使力量加强十倍。

人生在世最怕贪多求全,要知道少就是多的道理,唯有心系一处,才能达成卓越。比如华为公司有个“利出一孔”的理念,就是公司的人只能从公司的发展获取利益,以此来凝聚力量,力出一孔。

所以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什么还重要,战略就是放弃,当你舍弃了很多,集中于一点,钉子精神,压强原则,就可以力量最大化。

大象无形,大美无言。

我们在做一项事业的时候,开始有很多想法要说,做起来后也有的说,能够告诉别人你的所作所为,但等到事业要成功了,那你还要说什么呢?

因为看见而相信,“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事实摆在眼前,在结果面前,语言是苍白的,所以想法变成现实最有力量。

不是不可以说,而是做出来最重要。努力的过程中有迷惑,等到要成功的时候,心就确定无疑了,一切都已经明了。

再看最后一句,“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圣人之道,本自具足,每个人本来都可以成为圣人,但为什么成不了呢?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你没有苦其心志,没有刻苦努力,没有呕心沥血,没有龙潜于渊的苦心、苦行、苦功,什么能是凭空而来?

红尘俗世,人的心性犹如明珠蒙尘,沉沦在鸡毛蒜皮的琐碎之中,我们的修行就是去除尘垢,让明珠放出光芒。

人能言语自能窥,天意无言人莫欺。莫道无言便无事,殆非流俗所能知。

这是邵雍的另一首《天意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心不要欺天,不要自欺,也不要欺人。如果你心存欺骗,那终究是骗了自己。

天是那么大,人是渺小的,如微尘一样。天地无言,天意不测,头上三尺有神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此可知天不能欺,也不容欺。

要知道,井底之蛙是很难理解大海鲲鹏是什么样子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超出了它的认知范围。

其实人何尝不是在坐井观天呢?

还是那句话,满招损,谦受益。我们要想不沦为流俗,就是要以谦虚的态度去研究,去思考,去修炼自己,最终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

30 阅读:137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4
2024-10-12 20:12

你也是个250

清养贵和

清养贵和

2
2024-10-19 19:37

作者也是求真之人,为什么有现代西哲的理论逻辑解古人言说呢!

老方说老方说

老方说老方说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分享一切有价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