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此联的精妙之处在于对谐音的运用。“贾岛”与“假倒”谐音,“刘伶”与“留零”谐音。贾岛作为唐代著名诗人,这里借其名来形容人醉酒后的状态,仿佛是真的倒下了,并非假装。而刘伶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如命闻名,“不留零”形象地描绘出刘伶饮酒时的豪爽,宾主尽情畅饮,一滴不剩。这种谐音的手法使得对联既具有文人雅士的趣味,又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它将饮酒后的醉态和饮酒时的豪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味对联的同时,仿佛能看到饮酒者畅快淋漓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刘伶借问谁家好
李白还言此处佳
刘伶和李白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爱酒之人。刘伶以好酒闻名于世,其《酒德颂》更是流传千古;李白则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出现酒的意象。此联借助这两位文人的典故,将他们作为询问和推荐酒的角色,含蓄地表达出此处的酒必定品质上乘,连刘伶和李白这样的爱酒之人都称赞有加。通过名人效应,巧妙地为酒肆做了宣传。酒客们看到这样的对联,会自然地联想到刘伶和李白对酒的高要求,从而对这里的酒产生兴趣,起到了吸引顾客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酒肆的文化氛围和艺术品味。
饮罢三巡身似柳
归时几步路如绳
这幅对联采用新颖的比喻手法,别具幽默韵味。上联以“身似柳”形容饮酒者三杯下肚后,身体像柳枝般绵软、摇晃,姿态随性而放松;下联用“路如绳”描绘醉酒归途,脚步虚浮,看眼前道路仿佛扭曲成绳索般蜿蜒难辨 ,生动展现醉酒者视角与状态,新奇比喻令人捧腹。对联以简练笔触勾勒出饮酒后的鲜活场景,从“饮罢”到“归时”,完整呈现饮酒者从微醺到蹒跚而归的过程。读者仿若亲眼目睹饮酒者摇摇晃晃、跌跌撞撞行走的模样,将饮酒后的松弛、肆意以及微醺后的憨态可掬刻画得淋漓尽致,充满浓郁生活气息,让人深切感受饮酒带来的别样乐趣与情境。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此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突出酒的威力。“铁汉”和“金刚”通常被认为是强壮、坚毅的象征,然而在这里,即使是铁打的汉子喝了三杯酒也会软脚,金刚喝了一盏酒也会摇头,极言酒力之强劲。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酒的醇厚浓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让人们对酒的品质和口感有了更强烈的感知,同时也激发了人们想要尝试这种酒的欲望,突出了酒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
沽酒客来风亦醉
欢宴人去路还香
这是一幅运用侧面烘托手法的佳作。上联不说酒如何香,而是说沽酒的客人来了,连风都被酒的香气熏醉了,从侧面表现出酒的醇香四溢。下联则说欢宴的人们离去后,路上还残留着酒的香气,进一步强调了酒的香气浓郁,经久不散。通过这种侧面描写,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酒香氛围,让读者对酒的品质产生无限遐想。同时,也展现了酒在社交场合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们对酒的喜爱和陶醉,使对联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万事不如杯在手
一年几见月当头
此联出自明朝朱存理的《中秋》。它表达了一种豪迈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在作者看来,世间万事都比不上手中有一杯美酒,而一年之中又能有几次看到明月当头的美景呢?这体现了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珍惜当下美好时光的思想。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此时与亲友相聚,举杯赏月,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对联将饮酒与赏月这两种美好的事物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团圆的重视,又传达了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哲理,让人们在品味对联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
修到神仙,看三醉飞来,也要几杯绿酒
托生人世,算百般好处,都成一枕黄粱
上联运用了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典故。吕洞宾是道教中的神仙,传说他曾三次醉酒于岳阳楼,这里说即使修炼成了神仙,像吕洞宾这样的仙人也需要几杯绿酒来享受生活。下联则用了黄粱一梦的典故,寓意人生在世,即使有百般好处,最终也可能像黄粱一梦一样虚幻无常。这幅对联传达出一种对酒当歌、及时行乐的情感。它告诉人们,人生短暂,无论是神仙还是凡人,都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被虚幻的名利所迷惑。同时,也表达了对酒在生活中所起作用的认可,酒可以让人忘却烦恼,享受片刻的快乐和自在。
窗前绿树分禅榻
城外青山到酒杯
此联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自然景色与饮酒的情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窗前的绿树仿佛将禅榻分隔开来,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而城外的青山则仿佛融入了酒杯之中,让人在饮酒的同时,仿佛能品味到青山的韵味。这种将景色与喝酒结合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带着美酒欣赏大好河山的惬意。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突出了饮酒时的闲适和愉悦心情,使人们在品味对联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宁静而美好的饮酒时光。
壶里乾坤大
杯中日月长
短短十个字,却韵味十足。“壶里乾坤大”寓意着在小小的酒壶中蕴含着广阔的世界,喝酒之人可以在其中体会到别样的天地。“杯中日月长”则表示在酒杯中可以感受到时光的悠长,仿佛时间都在这一杯酒中静止了。这幅对联传达出一种对酒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暗示着喝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对人生的思考。人们在饮酒时可以忘却烦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参透酒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酒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观念。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此联富有禅意,“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皆为虚幻。在这里,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让人在饮酒的片刻间,放下世俗的分别心,忘却你我之间的差异,达到一种和谐、平等的状态。“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则寓意着人生有不同的道路和选择,人们在饮酒相聚之后,又要各自踏上自己的人生旅程。这幅对联在饮酒的情境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让人们在享受饮酒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人生的豁达和无奈,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