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春晚,由沈腾、马丽主演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欢,小品以搞笑的方式再次将“扶不扶”的话题摆在大家面前,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其实,这个小品之所以能有这么高的讨论度,是因为在小品演出之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老人摔倒后无人敢扶而去世的新闻事件已经让网友们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案件说起。这个案件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时隔多年,它的影响还在,皆因法官说出的那句被称之为“经典”的话,这句话让网友们牢记在心,并且不敢在老人摔倒时“多管闲事”。
这个法官是谁?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
彭宇案上“一鸣惊人”
这个法官就是王浩。
王浩在高中的时候,就立下了当法官的志向并为之努力着。最后,他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南京鼓楼区的法官。
当上法官后,王浩兢兢业业,工作中虽有小过错但没有出现过大失误,他以为自己会在法官的岗位一直工作下去直到退休,他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这样平平淡淡下去,一眼望得到头。
但是,命运总喜欢与人开玩笑,意外也在毫无准备时发生了。2006年,王浩主审的一个案件让他身败名裂,前途尽毁,生活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案件就是震惊全国的彭宇案,它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6年的一天,时间略早,在南京生活的人们就为生计忙碌着。环卫工人天不亮就开始打扫起街道,卖早点的摊主们早就起床准备所卖早点的材料,打工人急匆匆地前往上班的路上,退休的老人在赶着去菜市场。这一切是那么美好,人间烟火气是如此能抚慰人心。
然而,如此美好的清晨很快就被打破了平静。在一辆基本上承载着上班族和老人的公交车上,车辆到站停车,从车上下来了到站的数人。
早高峰的时候,人流众多,车上挤满了乘公交的人。下车的一位老人,不知道是因为车上太挤,被后面下车的人不小心挤到了,还是因为自己扭到了脚,突然就摔倒了。
同属于下站数人中的彭宇,此时才26岁,他心地善良,没有被社会磨平棱角。看到这位老人摔倒,彭宇来不及多想,急忙上前去搀扶。没曾想,这一扶就扶出了一个大麻烦。
其实,这原本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就是司空见惯的老人摔倒热心人去扶,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案件相关人员的做法,让这件事上升到了一个所有当事人都无法承受的高度,估计每个当事人心中都有无尽的后悔。
将人扶起后,彭宇并没有立刻离去,尽管他上班就要迟到了,但他做不到将老人就这样丢在此处。就这样,他一直陪着老人等到其家人的到来。
看到对方家人到来后,彭宇又考虑到老人现在行动不便,一个人将老人带去医院会很困难,好人做到底,还陪着对方送到了医院,并且垫付了200元的医药费。之后,彭宇才放心离开。
原本事情基本可以结束,如果老人家人过意不去,或许会亲自来感谢一番,送面锦旗。没想到因为老人受伤较重,医治费用较高,老人就突然反口说自己是被彭宇推了,需要彭宇负责。
这件事让彭宇有口难言,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因为做好事惹一身腥。但是对方的要求太无理,彭宇拒绝对方的条件。两方人就打起了官司。
2007年,老人徐寿兰提起诉讼,状告彭宇。当时主审此案的法官是王浩。在法庭上,王浩说:“不是你撞的,干嘛要扶。”此言论一经报道,众人哗然,王浩自此“一鸣惊人”。
案件错综复杂
这样一起民事纠纷案,按理说案情简单,应该很好审理。但是等到开庭时,却变得复杂了起来。
原来,在打官司之前,徐家人已经报过警,两家人也在警察局做过笔录。第一次开庭时王浩就去派出所取笔录,派出所告诉他因为装修丢了很多笔录,他想要的那份也在丢的里面,王浩只好无功而返。
第二次开庭,双方各执一词,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审判不了了之。
第三次开庭,当时在警察局丢了的那份笔录中,徐寿兰称自己有照片,照片中的内容表明彭宇承认了自己推了徐寿兰。
但是,这件事有几个问题在逻辑上说不通。
第一点,徐家人早有照片为何现在才拿出来?前两次开庭如果拿出来当时就可以审理了,也不用耽搁这么长时间;第二点,警局案件的卷宗及与它相关的内容都需要保密,不允许拍照,徐寿兰的照片是怎么拍下来的?
因为这些疑问徐寿兰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那张照片成为证据的真实性不足,再加上彭宇的否认,这个案件本应再次休庭,之后待证据充足再开庭受理。
但是,王浩想着这起案件几次开庭都没有进展,为这个小案子耽搁了太长时间,他有点不耐烦,接着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在明知徐寿兰提供的照片可能有问题的情况下,王浩还是对该案做出了判决,他判处彭宇赔偿徐寿兰45876.6元。彭宇自然不服,成这样判决对他不公,然后王浩就回了他那句“经典”:不是你撞的,你扶啥。
尽管十年后,该案件又重新启动了调查,彭宇当时承认自己推了徐寿兰,但是王浩的话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众人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只想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公道自在人心
王浩的话严格来说,也没有什么大问题。相比那些判了受害者死刑,让真正的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或者判了受害人服刑十几年的冤假错案的法官,王浩也没有那么罪大恶极。但是他忘了,现在时代不同了,今日的媒体太发达了。
身为法官,对待案件时应该保持理智,凡事讲究证据,不可对一方心存偏见。但是,王浩却并没有做到,他仅凭着自己主观上的推测,就断定这件事情中主要过错方在彭宇,让彭宇承受了不属于他的污蔑。
而且,身为国家公职人员,说话不分场合,没有树立好政府工作人员的形象。这句话如果是他私下里说,或者在法庭上他只在心里想想不说出口,都不会有什么,甚至可能知道这件事的有些人也会抱有和他一样的想法。
生活没有彩排,话一出口就覆水难收,王浩只能接受看到相关报道的网友的谩骂。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如今他们都有什么现状呢?
当事人之一的徐寿兰,在案件审理结束三年后,就去世了。本身她就已经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太好,再加上在彭宇案中“不光彩”的角色,得知此事的村民对她很不屑,排挤孤立她,最后郁郁而终。
当事人之一的彭宇辞掉了工作,离开了南京这个伤心地,与家人到了新的城市重新开始。
法官王浩调离了原来的岗位,去了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部门,日常处理个东家长西家短,清闲的很,就是熬时间等退休。
几位当事人慢慢淡出大众视野,但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被淡化。有人称:“彭宇案让社会道德倒退几十年”。
事实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在这之后确实多了很多“老人倒地无人扶而死亡”的新闻。尤其在一些因为心存善念去扶起老人反被讹诈的报道后,更加坚定了一些人绝不扶倒地老人的信念。
人心难测,法律能筛选出恶人,却筛选不出没有道德的人。在许多个“彭宇案”出现之后,我们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坏人不敢碰瓷,让好人做好事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