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年的时候,隋朝的大军渡过长江,一下子就攻进建康城了。这时候陈后主吓得不行,慌里慌张的,竟然躲到井里头去了。南陈那些当官的,就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散开,都争着向隋军投降。就连陈后主的兄弟们也不抵抗了,像他的十二弟陈叔文,还带着巴州刺史主动去投降。不过,在南陈的宗室里有一个很有血性的年轻人,他才十八岁,可就是宁愿死也不投降,这是咋回事儿?
一、宗室里的佼佼者
有个人叫陈叔慎,他字子敬,是陈宣帝陈顼的第十六个儿子,也就是说,他是陈叔宝的十六弟。史书里有记载,陈叔慎可是个小神童,“少聪敏”,才十岁就能写文章了,在宗室里那可算是拔尖的。582年的时候,陈宣帝去世了,陈叔宝就继承了皇位。他的这些弟弟们都被封了王爷,陈叔慎也在其中,他被封的是岳阳王。
586年的时候,陈叔慎都15岁了,开始有了官职,被“拜为侍中、智武将军、丹阳尹”。陈后主,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对诗词歌赋喜欢得不得了。陈叔慎和堂兄衡阳王陈伯信(陈伯信可是陈文帝的儿子)、哥哥新蔡王陈叔齐(陈叔齐是陈宣帝的第十一子)整天陪着陈后主。每次陈叔慎接到命令应诏写诗,都会被陈后主夸奖,还能得到赏赐。
二、不肯投降
587年的时候,隋朝老是向南陈找茬挑衅,这可让陈朝的君臣都察觉到了北边来的军事压力。于是,陈后主就把自己的一些兄弟派到地方上去当官,这里面就有陈叔慎,他被派出去做“使持节、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智武将军、湘州刺史”。到了588年,隋朝出动大军去攻打南陈。之前的湘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不干这个职位了,在路过巴州的时候,他带着巴州和荆州的刺史向隋朝投降了。后来,隋朝的大将杨素就派庞晖“带着兵去攻占地盘”,马上就要到湘州。
消息传到湘州,城里守军一点斗志都没了,连请降的日子都定好了。陈叔慎才十八岁(虚岁),可他特别有骨气,不甘心投降。为了起兵对抗隋朝,陈叔慎办了个酒宴,请来湘州的文武官员。大家喝得差不多的时候,陈叔慎叹着气说:“君臣之间的大义,就到这儿了吗!”湘州的长史谢基特别伤心,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三、为国家献出生命
这时候,去湘州助防的遂兴侯陈正理也在这儿。他站起来就说:“主上受辱,做臣子的就该死。各位难道不是陈国的臣子吗?如今天下有难,这可正是拼命的时候。就算没成功,也能显出咱们做臣子的气节。青门之外(这里应该是指绝境之类的意思),就是死也不能退缩。现在这个机会,可不能犹豫,谁要是后面响应慢了就斩首。”这么鼓动了一通,大家都点头同意了,当场就杀了牲畜结盟。随后,陈叔慎派人给庞晖送去了诈降书,庞晖还真就信了,按照约定的日期就进城了。
庞晖把好几百人安排在城门驻守,自己就带着几十个人进了湘州城。陈叔慎,在议事厅里设下伏兵,一下子就把庞晖和他的那些手下全都给抓住杀了。这之后,陈叔慎就开始招募士兵,扩充兵力,还得到了衡阳太守樊通、武州刺史邬居业的支持。隋朝那边知道这事儿后,就派了好多兵来征讨。打了好一阵子,陈军最后还是打输了,陈叔慎也被抓住杀掉了。陈叔慎才十八岁,可他是南陈最有骨气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