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飞雪
昨晚,一部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舞台剧《咏春》,在朋友圈刷屏了,火到了圈外。
现场有多火?
演出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盛情难却,演员多次返场后再返场,以至于返场高达5次,整个谢幕时间持续10分钟。
观众对这出剧,这群演员,绝对是真爱无疑了。
现场火爆,似乎已经早有预兆。《咏春》连续3天在北京上演5场,所有演出票早早售罄,典型的手慢无。要知道,北京最不缺的,就是高水平文艺演出。《咏春》的演出票成了一时的断销货,坊间对此期待是相当高的。(4月7日至9日,《咏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三场。)
演出之后,刷微博、小红书,也能见识到《咏春》的火爆。有人说:“这是一部连眨眼都觉得不尊重自己的舞剧。”
也有人安利:“动作、舞美和音乐在台上结合得淋漓尽致,不剧透太多,它一定能够赢得你的掌声。”
更有人大喊要去二刷:“全然不同的风格,巧妙的故事线,令人血脉偾张的情节。舞剧《咏春》值得二刷!”
坦白说,这么热闹的盛况,对国内的戏剧演艺圈来说,真的是久违了。沉寂已久的舞剧市场,太需要这样一个超级大爆款,来提振人气了。
其实,一直有关注国内舞剧演出的朋友知道,《咏春》并不是突然火起来的,它早已积攒了不俗的人气,它在今年的B站跨年晚会上登台亮相,当时就惊艳全场,接着年底启动全国巡演,深圳、长沙、东莞、珠海,直到昨晚正式登陆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北京国家大剧院,成为国家大剧院“泱泱国风·舞动经典”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咏春》一下子站在全国演出舞台的聚光灯下,连夜出圈。
现在的观众,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很挑剔,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休想让他们掏钱买票,在剧场内安坐两个钟头?
《咏春》,为什么好看?
仔细研究,回发现《咏春》拥有 “四大”武器。
1、 有大IP
咏春拳,是武术世界的大IP,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刚柔并济,一招一式,皆有可观之处。
虽然名为《咏春》,却不止于咏春。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中的武学招式,结合古典舞、现代舞的舞蹈特质,在剧中集中呈现。可以说,武术和舞蹈的结合,是舞剧《咏春》的最大创新之处。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融入了最多武术元素、且融入得最自然得当的舞台剧。
2、 有大导
本剧的导演,是韩真和周莉亚两位名导。继《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沙湾往事》《花木兰》等热门舞剧之后,《咏春》是两人合作执导的又一力作。
而在这部舞剧中,两位名导继续打破天花板。她们赋予咏春、香云纱两项国家级非遗全新脉动,用当代舞蹈语言活化传统武术,用非遗香云纱为《咏春》提供服装、道具、视觉支持,用最烂漫的手法,串起先人叶问和今人《咏春》剧组人员的故事,这是历史照进现实,青春凝视传统。
名导出手,果然不凡。难怪有人感叹,原以为《只此青绿》已两位女导演的是巅峰,没想到《咏春》达到了新高度。
周莉亚(左)和韩真(右)
3、 有大美
我们知道,相比传统舞剧,现代舞剧更像是造型艺术,它固然也讲故事,但它不为讲故事而存在,这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结合的艺术,让观众听到、看到,感受到才最重要。美,才是一出舞台剧的灵魂。
武术本身就是中华美学的一部分,“刚柔并济”是武术之美,也是舞蹈之美,对于演员们而言,武术要求下盘稳当,舞蹈要求身体轻盈,《咏春》的美,既凸显了中华武术的魅力,又兼顾舞蹈的轻柔绚丽。
我很喜欢韩真对香云纱的美学阐释。她说:“香云纱穿着舞蹈演员身上,一束光照下,香云纱的黑色光泽,如陶瓷般光洁,亦有黑胶般的质感,那是一种幽暗却明亮、灵动亦坚定的色彩,是一种五彩斑斓的黑。”
为了做到舞武结合的视觉美感,该剧演员提前一年开始武术训练,零基础学习咏春拳,每天坚持打桩,不断探索角色内心世界,只为完美呈现干净利落的身手、行云流水的风范,在舞台上还原一个充满美感的武林世界。
4、有大善
真正的好剧,必须是赏心悦目的大戏,它既是视听盛宴,又是一趟深刻的心灵对话之旅。
《咏春》的剧组人员在与叶问对话,而台下的观众,也跟台上的剧组人员和叶问对话。这是穿越时空的凝视和求索。
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个体都需要承受那个时代特有的动荡和焦虑,这是无可逃避的宿命,不能不面对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唯有自强不息,才能真正把命运的钥匙握在自己手里。70年前赴港打拼的叶问,改革开放后南下的剧组人员大春,他们的灵魂深处,都燃烧着同一根精神火把。而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精神,在深圳南山的办公楼,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在无数普通人的坚毅的脸上,都无时无刻不在燃烧。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即便百年之后,人们去阅读它,观赏它,心灵仍然能感到震撼。《咏春》,崇尚大道至简,以大美承载大善,它引导亢奋而不安的现代人,与古人、更与自己展开一场哲学对谈。
因为有大IP、大导、大美、大善,才铸就了这部令人激赏的大剧。
国家大剧院曾这么描述《咏春》:“一招一式,描摹高手如云的武林世界;故土难离,唤起漂泊游子的悠长乡思;台前幕后,再现聚光灯下的平凡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