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险不再“保本”,新中产的“保单”危了

晓波说说说 2024-03-30 03:21:03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从保险业的发展来看,打破刚性兑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去年7月,小巴的父母打算买一份理财型保险,中国人寿的,固定复利高达3.5%,收益锁定终身。

小巴觉得有猫腻,劝父母考虑考虑,毕竟如今收益率想达到3.5%的固收产品真的不多了。

结果父母怒了,一顿输出打得做财经的小巴毫无还手之力:

“97年买的‘潇洒明天’,钱不是拿回来了吗?现在股市亏死,存银行才几个钱,这是保本理财,懂不懂?”

当保险不再“保本”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有三条:第一条是保本,第二条还是保本,第三条是记住前面的两条。”

在中国,确实有不少旱涝保收的保本型理财,理财型保险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近日《财新》周刊的一篇名为《处置问题险企》的文章中,一句看似不痛不痒的话,却将“保本”的理财型保险推向舆论的中心:

“……据了解,正在修订过程中的《保险法》草案中拟新增提出‘若被接管的保险公司资产不足以偿清全部债务,或者依法进行保险业务转让的,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对保险合同进行合理变更’。”

何谓“对保险合同变更”?

简单来说,假设你在某保险公司买了年金险,年化收益率是3.5%,结果保险公司倒闭了,根据《保险法》第92条,你的保单将被其他机构接手,保单上的收益率不变。这就是保险“刚性兑付”的合法性来源。

而“新规”后,接手的机构可依法修改既有的利率,这意味着利率可能变成1%,可能变成0%,甚至可能亏掉一部分本金。

有媒体说,理财型保险的刚性兑付将被打破。如果草案成真,意味着继2018年《资产新规》出台,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被打破后,中国高收益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基本绝迹。

股市基金套牢、房价下跌,而当保险不再“保本”,新中产的资产还安全吗?

当然,这一消息是否为真还有待查证,何谓“合理”变更也是模糊其词,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从保险业的发展来看,打破刚性兑付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一切都和一个专业名词有关:利差损。

利差损:保险业最大风险

保险可简单地分为两类:保障型保险和理财型保险。

前者包括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等等,后者有年金险、分红险、储蓄险。

购买理财型保险,保险公司会给你承诺一个回报率,即为“预定利率”。跟说变就变的银行利率不同,这个利率一旦确定,就会提供长期甚至终身的固定收益。

预定利率可以视为保险公司的负债,再算上渠道佣金、营销费、运营费等等,构成了保险公司的总融资成本。

那么融来的钱投到哪里呢?

从保险业的投资结构中可看到,以中国为例,43%是债券,11%是银行存款,剩下的则是股票、基金、无担保债、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资产。

所以保险公司从客户手中融钱,以债券和银行存款为基底,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成为了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但是,一旦市场利率下调或资本市场疲软,麻烦就来了:保险公司的收益会逐渐被压缩,导致无法覆盖负债成本,于是出现亏损,且由于预定利率是固定的,亏损便会越滚越大,最终蔓延到整个行业。

这就是保险业中的利差损,而大规模的利差损是保险行业最大的风险。

平安、国寿、太平洋可都吃过利差损的苦头——史称“利差损毒丸”。

1993年到1996年,为了和银行竞争,各大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长期保持在7%到10%,保险业也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

但是从1996年5月开始,央行8次降息,银行一年期利率从9.18%一路降到2.25%。

可惜,方兴未艾的中国保险业并没有利差损的概念,银行利率一次次的骤降,大多数保险公司却误以为是从银行抢客户的好机会,于是推出了不少利率8%以上的理财型保险产品。

显然,保险公司高估了自己能力。加之当时中国投资市场鱼龙混杂,投资项目并不景气,同时监管对投资渠道又多了限制,保险公司的实际回报率常年保持在5%以下,远低于预定利率。

即便在最景气的2000年至2005年,整体投资回报率也才4.3%,保险公司却不得不吞下1990年高预定利率的“毒丸”。

中国整个保险行业的利差损到底有多大,无法知晓,我们可以估测的是,在2009年11月在保监会召开的一场会议上,平安集团掌门人马明哲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平安的利差损大约有800亿元。”

利差损的应对之法

为了处理利差损,各大保险公司自寻解药。

比如,通过新业务去慢慢消化存续保单。甚至有报道说,一些保险公司强制员工及其家属退保。最普遍的就是“用时间换空间”,即用低利率的长期保单去稀释之前高利率的保单。

日本保险业也曾面临利差损的困境,并在亚洲开启打破“刚兑”之先河。

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利率下行,股市、房地产暴跌,不少银行破产,保险业也未能幸免。

而在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保险业把证券投资比例从40%陆续加到60%,这加剧了风险,使得日本银行业的投资收益率十年间从8%左右猛地掉到2%到3%,无法覆盖负债成本,利差损风险爆发,保险公司“破产潮”便随之而来,其中不乏日产生命、东邦生命等历史悠久的大型保险公司。

日本当时的应对策略有三条:

其一,接盘的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运营风险;其二,发行更多债券融资,进行海外投资,追求更高的回报。其三,修订《保险业法》,规定若保险公司面临破产,可以下调存量保单的预定利率。

换而言之,其实质是对原有客户的“债务重组”。在利差损的压力下,这是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一种无奈的妥协,倒不是最坏的选择。

覆巢之下,仍有完卵。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日本共7家保险公司倒闭,但所有的保单都没有影响本金兑付,甚至有所盈利。相较股市、房地产的爆雷,保险在金融危机中“抵风险”的特质就显露了出来。

打破刚兑,大势所趋

打破保险“刚兑”,日本已先行一步,下一个或许就是高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

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估计,2024年至2025年,中国原保费收入增长将达到6%到7%,高于中国GDP增速,是全球增长的三倍。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保险市场。

然而正是前期发展过于“粗犷”,根据《财新》的预估,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积累6000亿元的高风险资产。

以往,伴随中国经济的上行,保险业投资了不少高息资产,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利息高、资金需求大的房地产行业,投资方式从购入股票到直接投资项目。

例如,2012年姚振华成立前海人寿,推出了万能险,保费暴涨,随后开始在资本市场四处出击。最著名的是当年的“万宝大战”,前海通过不断增持万科分散的股份,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并试图控股万科。直到深圳国资出面,前海才不得已在高位套现,前后总共赚走了300多亿元。

然而到了今天,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投资收益率下降,风险资产会越来越多,利差损也会越来越大。

按照市场上3.5%到4%的预定利率,保险公司真实的融资成本已高达5%到6%。而目前3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5%,银行大额存单收益率低于4%,在其他投资渠道均不理想的情况下,仅靠国债和银行存款很难弥补利差损。

这意味着,打破刚兑是大势所趋,中国参照日本修改已签订的合同、更改利率的事实,或许已摆在台面上了。

从短期来看,必然会有一大部分行业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权益类资产,但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卸掉历史的包袱,轻装上阵,反而是利好。

毕竟,中国的保险普及率目前非常低,这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市场。2021年,中国人均持有保单约1.17张,是美国的1/4;人均保费为400美元,是美国的1/1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普及率低加人口老龄化“红利”,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一环。

正如吴晓波老师所说:

一个家庭没有人寿保险,几乎不是一个现代家庭。

中国的保险还能买吗?

未来刚性兑付的可能打破,对保险公司是利好,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心里就可能有点难受了:我手中的保单还有救吗?保险还能买吗?关于这两个问题,结合业内人士的观点,有三点值得探讨:

◎ 其一,选择理财产品更加注重“品牌”,我们需要提前了解这家公司的资管能力、风控水平、过往的投资等等。反过来说,只有当品牌价值被大多数人认可,保险公司才愿意经营好自己的业务,不搞坑蒙拐骗,整个保险业也会良性发展。

◎ 其二,可以焦虑,但不必过分焦虑。打破刚兑从立法和实施上来讲并非一蹴而就、任意妄为。修改法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真正的落实也有严格的流程。一般来说,新的法律都会进行“新老划断”,老产品有老办法,按照各国经验,除非遭遇重大危机,很少会对存续保单“动刀子”。

而即便有重大风险,保单危矣,国家的监管依然是非常严格的。金监总局局长李云泽今年就透露:“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我们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行业保障基金,可以说抵御风险的‘家底’非常坚实。”

◎ 其三,要做好长期低收益的心理准备,“保本理财”在未来很可能会是个伪命题,随着货币的不断超发,你还是该保的保,该花的花,或许真的只有“恐惧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本篇作者 | 徐涛 |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0 阅读:0

晓波说说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