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三年(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了政变,要求末代皇帝溥仪一家全部搬出宫,限时只有两个小时,如果不走,那就等着炮轰。
尽管溥仪觉得很委屈,但无奈在枪炮面前,就算是皇帝也只能低下那颗“昂贵”的头颅,于是只好草草收拾一番,在卫兵的催促下出了宫,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家:醇亲王府。
溥仪是封建时代的主要象征,尽管清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但封建社会的影响力还是巨大的。各方势力在对待溥仪的态度上各有千秋,有扶持有踩踏也有拉拢。扶持者们大多对君主专制还存有幻想和希望,比如袁世凯在称帝前就做足了功课,对溥仪毕恭毕敬。踩踏者们的目的又呈现出多样化,有的是为了真正的民主,有的则是为了自身利益。比如冯玉祥搞北京政变的目的并不单纯。而对于拉拢者,大多都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如日本人、张作霖。
冯玉祥将溥仪赶出宫壮大了自己溥仪被赶出紫禁城,这事就是冯玉祥干的。他这样的做的目的表面上是为了民主,实质上并不能排除扩大自身利益的嫌疑。
冯玉祥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参军,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离开淮军,改投袁世凯。袁世凯死后,北洋集团分裂,由于他并不是出身于天津小站的练兵阵容,与各大派系头目都称不上兄弟,这就造成了他在身份上具有某种中立性,因此对于他的派系划分很难界定,这可能也是造成他之后不断倒戈的深层原因之一。
冯基善
驱赶溥仪前,冯玉祥名义上是直系的将领,当时直系的一把手是曹锟,二当家为吴佩孚。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获胜,吴佩孚名声大噪,曹锟得意忘形想过一把总统瘾。曹锟的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了吴佩孚的反对。吴说,如今虽然三分天下你有其二,然两广和东三省还不在控制之下,此时如果贸然妄动,恐怕不好收场。
但曹锟不听执意要贿选,为了筹集经费,他以借军饷为名,通令直隶所属170个县,按大中小组分,每县负责筹借1万到3万不等,然后用搜刮来的1300多万,收买了国会议员。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10月10日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五任总统,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罕见的丑闻之一。
曹锟贿选总统时,冯玉祥是主力,他带人去闹了黎元洪的总统府,逼走了黎元洪,也因此与二当家吴佩孚结下了怨气。冯玉祥这事干得是好是坏,后人自有评说。但尴尬的是,曹锟当选总统后却没有给他封官加爵,这也为此后冯玉祥发动政变埋下了伏笔。
但冯玉祥发动政变的主要诱因还是来自于和吴佩孚的矛盾。冯玉祥性格倔强,具有一定的革命意识,吴佩孚最担心的就是怕他做大,因此不断排挤他,还一度曾想要逼冯玉祥交出兵权,最大的问题是长期拖欠冯玉祥的军饷,这谁能受得了啊?
于是,冯玉祥便找曹锟哭诉,说吴玉帅压迫他,还要缴了他的械。曹锟也对他够意思,说,既然你俩不合,那你就在我身后待着吧。于是把冯玉祥任命为陆军检阅使,驻军北京南苑。
张作霖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吴佩孚任命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由于二人矛盾由来已久,在乱世中,不甘久居人下的冯玉祥也看到了机会。于是他私下勾结张作霖,提出只要张作霖不入关,就倒吴,张作霖嘴上说答应了,心里怎么想则是另一回事。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12日,吴佩孚前往山海关督战,留他的参谋长张方严在司令部值班。这事坏就坏在张方严身上,此人虽是参谋长,但从来没参谋过军事。于是,趁着吴佩孚不在,很想表现一下,结果闯下大祸。
吴佩孚不在,前线发来电报要求速调援军。于是张方严就给张福来发电,但张福来的军队距前线太远,一时赶不过来。于是他又发电给冯玉祥,冯玉祥等的就是直军的形势危急。被誉为民国军阀头号墙头草的冯玉祥,惯用手法就是按兵不动,等着双方打到头破血流时,他再见机行事,
于是他掉转矛头进攻吴佩孚,且连战连胜,11月3日占领了天津,11月5日将溥仪赶出宫,囚禁了大总统曹锟,推翻了直系政府,将自己的军队改称国民军,还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史称“北京政变”。
冯玉祥给吴佩孚来了个釜底抽薪,直军败亡已成定局。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在官方看来,这是肃清封建残余势力,具有革命性,其功劳值得肯定。但实际上,他这是在给自己往脸上贴金。
冯基善
一个人要想出名,总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吧。冯玉祥将溥仪清除出紫禁城,在当时不少军阀眼中,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特别是赢得了民主救国人士的好感。
首先,他把自己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联系起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捞取了政治资本。他后来曾得到苏联人的支持,拿钱又拿武器,凭借的也是这个“革命者”的形象。
其次,他的身份很尴尬,没有什么铁杆同盟,那他只能靠自己,通过投机获取利益。他发动政变,限时两小时令溥仪搬家,这么短的时间,溥仪的财产怎么处理,这是一个问题,很明显冯玉祥也觊觎这位大清皇帝的财产。同时,他还处死了曹锟的亲随李彦青,侵吞了李彦青的巨额财产。这些财产都去了哪里,不用问也都是用在了他的军费开支上。
吴佩孚
不过话又说回来,捞取资本是要付出代价的。吴佩孚战败后一路逃去了湖北。没过多久机会就来了,冯玉祥以张家口为基地,和张作霖在华北争地盘,张大帅赢了,于是和吴佩孚化敌为友,两人又联合起来搞冯玉祥。
就这样,吴佩孚在张作霖的帮助下,再次东山再起,冯玉祥又出局了。那么,冯玉祥搞政变,张作霖为什么要大发雷霆,原因有二。
溥仪出宫,张作霖生气了溥仪被冯玉祥赶出宫,张作霖为什么生气?实际上不只张作霖生气,北洋军阀不少旧将都不愿意将溥仪赶出宫,逊清小朝廷能存在,并且每年还有大量活动经费,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更何况张勋还搞过复辟呢。
人都是有感情的,溥仪虽然是个小朋友,但他代表的是一个封建帝国的存在,张作霖的发展也是挂着清朝的名义起来的,包括袁世凯的北洋新军,还有那些军阀,他们与大清至少有那么一点感情。所以,张作霖发飙很正常,毕竟溥仪是他曾经的主子,他和溥仪在曹家花园相见时,人家行的可以跪拜大礼,这其中可是浓浓的君臣味啊,这是其一。
其二,张作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他想把溥仪弄到自己门下,这样他在东北的发展就有了正统性。东北地区是大清的老巢,在这一地区,清朝与蒙古王公贵族一直有着特殊的关系,张作霖如果能把溥仪弄到满蒙地区,那犹如梦想插上了翅膀,绝对能提升自己在此地区的影响力。
爱新觉罗・溥仪
其实,张作霖和日本人想一块去了,日本人也在打溥仪的主意,也想利用溥仪的身份来统治东北地区,实现以华制华的目的。这当然是张作霖不愿意看到的,张与日本人在东北也在博弈。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皇宫,张作霖最怕的就是溥仪去投靠日本人。因为溥仪虽然穿着西装,但脑袋里有着深刻的帝王思想,这与他从小受到的封建教育息息相关。他认为大清毁在了他的手里,心有不甘,没有一天不想着复辟。
他离开紫禁城后,后来又去了天津,在天津结识各路人士,包括各路军阀,甚至日本人,其目的都是为了复辟。后来,张作霖也在天津见到了溥仪,对其也进行了一番拉拢,他的低调姿态也的确赢得了溥仪的许多好感。
综上所述,民国时代各路军阀都是为利益而战,为了抢地盘,冯玉祥赶溥仪出宫是这样,张作霖想拉拢溥仪也是如此,而溥仪的存在也成了各方势力眼中的一块肉饼,随时都有可能被利用、被吞噬,实际上,他是一个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