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湖北省委书记,后官至副国级,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5岁

墨寒雪 2025-01-14 11:11:01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他曾任湖北省委书记,在大灾之年力挽狂澜,保障百姓不受饥饿之苦;也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为三峡工程呕心沥血。

然而三峡工程在争议中搁置了数十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甚至未能亲眼见到这项工程的开工。

那么,他是谁?他为何对三峡工程如此执着?他的一生,又有哪些跌宕起伏的故事?

【早年生活】

1917年寒冬,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里,田间的麦秸垛旁,总有一个瘦小的男孩安静地坐着,怀里抱着一本陈旧的书,他是王任重,一个出生在农民家庭的普通孩子。

当时的乡村,寒风刺骨,村里许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但王任重的父母却咬着牙为孩子交学费,为了供他读书,家里借了不少钱,甚至连过年的咸菜都省了下来。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叫革命,也不明白什么是命运,但他清楚地知道,手里的书本可能是唯一的希望。

上中学时,他常常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喊到办公室“问话”,学校里其他同学家里有粮食、有地,而王任重只能靠一碗稀粥撑上一整天。

中学毕业那一年,一位同班同学私下递给他一本小册子,上面写满了当时进步青年的思想,好奇心驱使下,王任重仔细读完,从此,他的人生观开始发生变化。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方的村庄被战火摧毁,大量村民四处逃荒,彼时,20岁的王任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投身抗战。

他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又被党组织秘密安排到延安的中央党校学习延安的学习生活让王任重眼界大开,他第一次接触到党的思想,第一次听到关于解放全中国的梦想。

后来,他被派到冀南军区担任党内干部,主要负责抗日宣传和组织工作,除了管理党务,还要协助抗日部队募集粮食、照顾伤员、协调地方群众抗战。

一场场夜晚的秘密会议,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的后方物资输送,让这个年轻人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王任重的能力逐渐被组织发现,他被调到湖北,担任武汉市委第一书记,那时的武汉是个工业重镇,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

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地区,洪水灾害几乎成了每年的“必修课”,1954年春夏之交,湖北的暴雨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长江水位迅速上涨,堤坝岌岌可危,许多乡村被淹没,大水甚至威胁到武汉的城市安全,此时的王任重刚刚履新湖北省委书记,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决断。

面对漫天大雨和随时可能崩塌的堤坝,他亲自带领团队赶到长江沿岸的几个重点地区指挥,为了组织有效的防汛,他不分昼夜地奔波在各个抢险点,有时累到直接躺在沙袋堆上休息。

这场洪灾被视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遭遇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但在王任重的领导下,湖北全省团结一心,硬是靠人力和智慧渡过了难关。

这次成功抗洪让他意识到仅靠临时救灾并不能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隐患,必须要有长远的水利规划。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在恢复元气,谈水利工程未免显得过于“遥远”,那么,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他会怎么做?推动这个计划的机会,又在哪里?

科学治水

王任重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治理长江水患的官员,但他是第一个将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系统性结合的人。

在洪灾过去后不久,他立即组织了湖北省内外的水利专家,对长江沿岸的地质条件、雨季分布和水流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他甚至亲自带队,走遍长江沿线的堤坝,深入灾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这次调研让他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洪灾的根源并不仅仅是堤坝强度不足,更在于长江的水系缺乏整体的调控能力。

湖北地势低洼,大量的河流和湖泊分布在长江两岸,常常因为雨季来临而形成“内涝”,但每次洪水退去,这些水却无法有效利用。

他提出了一个构想:修建更多的水库和蓄水设施,将多余的洪水储存起来,旱季时再用于灌溉干旱地区。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西瓜秧式水利系统”的雏形,像西瓜的藤蔓一样,水利设施彼此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

为了证明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王任重决定“用事实说话”,他亲自带着水利技术人员和地方干部在湖北中部的一片低洼地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

那里原本是洪水淤积的死水塘,周围的农田因为缺水难以耕种,他们按照“西瓜秧式”原理,修建了简单的引水渠和蓄水池,将积水重新分配到农田里。

几个月后,这片试验田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还成了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一成果很快吸引了中央的注意,毛主席甚至专门听取了相关汇报,并建议将湖北的水利经验推广到其他省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范围内的浮夸风盛行,许多地方盲目追求“高产”,不仅虚报粮食产量,还强行高征购,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面对这些问题,王任重坚决反对盲目跟风,在他的坚持下,湖北成为少数几个为农民保留口粮的省份之一。

他明确规定,每户农民的基本口粮“雷打不动”,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这一政策让湖北避免了“高征购”带来的饥荒问题。

长江的洪水并不是湖北一省可以完全解决的,更大的问题在于整个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

他开始提出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如果能在长江的核心段修建一座大型的拦水大坝,就可以彻底改变洪水威胁。

这个想法在当时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资金从哪里来?技术怎么解决?中央是否会支持?

【三峡工程】

在1958年,王任重陪同周恩来总理对荆江大堤和三峡坝址进行了现场考察,这次考察为后来的三峡工程积累了珍贵的初步论证数据。

这项计划却因为当时技术储备不足和国家财力紧张而搁置,事实上,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积累不足的年代,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面临着诸多障碍。

当时的水利专家指出,如果贸然开工,不仅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更可能因为生态破坏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一个刚刚站稳脚跟的国家来说,三峡工程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王任重对此并不反驳,他甚至承认,这一工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而当时中国的条件显然还未成熟。

但与此同时,他深知,这个项目一旦完成,将为长江流域的百姓带来数不尽的好处,他没有放弃,只是将计划深埋在心底,等待一个真正合适的时机。

197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和技术的逐渐恢复,三峡工程的议题再次被提上议程,这一次,王任重身处国务院副总理的高位,终于有机会将自己的设想推到更高的决策层面。

不过围绕三峡工程的争议也随之而来,一部分技术专家认为,三峡工程的规划过于宏大,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项目实施难度极高。

而另一部分生态学家则警告,大坝建成后可能会对长江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导致鱼类灭绝、生物链失衡。

一些经济学家则担心,这样一项超大规模的工程可能会耗费国家的大量财政资源,影响其他领域的发展。

这些争议让三峡工程的前景变得愈发不明朗,王任重对此没有回避,他坚持认为,科学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而非为了规避问题而存在。

他召集了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反复论证和探讨,在他的努力下,三峡工程的技术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中央的审批依然迟迟未下。

1980年代,王任重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但他依然没有停止对三峡工程的推动。

1989年,他亲自向中央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三峡工程报告,再次强调这一工程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重要性。

这一次,他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尽快启动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未来十年内项目正式开工。

与此同时,他还邀请了全国顶级的水利专家参与座谈,向他们征求更多的技术建议,这些座谈会不仅为三峡工程提供了宝贵的论证材料,也让更多人意识到,长江治理已刻不容缓。

然而就在三峡工程即将迎来转机的时候,1992年3月,王任重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未能亲眼见到三峡工程的动工,临终前他希望能够将骨灰洒在拦水大坝处,只为能够亲眼见证三峡工程的完成。

【结语】

王任重去世后,他为三峡工程付出的努力并没有随之停滞,1992年,他去世的同年,三峡工程的提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正式宣布进入实施阶段。

历时17年,三峡工程于2009年全面竣工,这座大坝不仅成为了长江的“守护者”,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信源】

襄阳档案 2024年09月20日《“伟大的创举”——“西瓜秧”式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记》

荆楚网-湖北日报 2007-01-18 《雪中情——王任重子女在汉回忆父亲》

荆楚网 2015-08-05 《[三严三实党史小故事]湖北老书记王任重的三峡情结》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2002年12月1日 《王任重与三峡工程》

0 阅读:104
墨寒雪

墨寒雪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