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切菜,电话突然响了。是我哥,语气少有的兴奋:"小妹,咱家那片老房子终于要拆迁了,补偿款三百万!"
我手里的菜刀顿了顿,案板上的葱段散了一地。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老家那片平房区早就被规划进了新城改造项目,只是一直悬而未决。
"太好了!"我由衷为父母高兴。年过六旬的父母终于可以搬进新房子,不用再担心老房子漏雨、冬天太冷的问题了。
可紧接着,我哥话锋一转:"这事儿得好好商量商量。嫂子说,咱俩一人一半,以后爸妈的赡养也一人一半时间,轮流照顾。"
我愣住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父母和子女同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父母住在我家开的小饭店楼上,每天都帮我照看店面,生活安逸自在。而我哥一家住在城东的高层,嫂子是事业单位职员,工作忙,平时很少来看望父母。
♫♪ ♫♪ ♫♪ ♫♪ ♫♪"哥,这事得问问爸妈的意思。"我斟酌着说。
"你也知道,爸妈年纪大了,得有人照顾。你一个人享受他们的照顾也不合适。"电话那头,嫂子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我深吸一口气:"那行,既然要公平,咱们把老街那几间商铺也平分了吧。"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
那几间商铺是爸妈年轻时省吃俭用买下的。那时我刚上初中,哥哥已经考上大学。为了凑首付,妈妈变卖了所有的金银首饰,爸爸放弃了换车的打算。他们说,要给儿女留点家底。
这些年,商铺的租金一直是我在打理。每个月固定时间收租,处理各种维修问题。哥嫂从没过问过这些事。现在商铺的月租金比十年前翻了好几倍,成了父母的主要收入来源。
♫♪ ♫♪ ♫♪ ♫♪ ♫♪"这个......"我哥支吾着,"商铺不是一直都在爸妈名下吗?"
"拆迁款不也是在爸妈名下?"我反问。
记忆回到去年春节。我带着父母去体检,发现爸爸有轻度高血压,从那以后,我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清淡饮食。妈妈有膝关节炎,我就陪她去游泳,坚持了大半年,她的腿脚明显利索了许多。
"小妹,你这话就不对了。"嫂子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要的是公平。"
"是啊,我也想要公平。"我轻声说,"这些年,我照顾爸妈的时间、精力,还有感情,要怎么算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我继续说:"哥,记得我开饭店最难的那段时间吗?是爸妈起早贪黑帮我打理店面,从不叫苦。他们住在我这里,不是因为我独占他们,而是他们愿意。"
♫♪ ♫♪ ♫♪ ♫♪ ♫♪又是一阵沉默。我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似乎是我哥和嫂子在小声讨论。
"妹妹......"过了好一会儿,我哥的声音变得低沉,"是哥糊涂了。这些年,要不是你照顾爸妈,我们也不能安心工作。"
我鼻子一酸:"哥,咱爸妈不是负担,更不是要平分的遗产。他们还硬朗着呢,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安享晚年,开开心心的。"
"你说得对。"我哥叹了口气,"其实爸妈住你那儿,我也放心。你们感情好,他们也喜欢帮你看店。要不,就保持现状?拆迁款还是存在他们名下,他们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夕阳,想起小时候,每到周末,妈妈都会带我和哥哥去公园。哥哥总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分我一半,说这样我们就可以买一样的玩具。那时候,分享是那么简单纯粹的事。
♫♪ ♫♪ ♫♪ ♫♪ ♫♪晚上,我照常陪父母去散步。路过小区的健身器材时,爸爸坚持要做几组拉伸。妈妈在旁边笑着数数,还不忘叮嘱他动作要慢些。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突然明白,真正的亲情,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第二天一早,我去菜市场买菜,迎面碰到嫂子。她难得这么早出门。
"小妹......"她欲言又止。
"嫂子,进店里喝杯茶吧。"我提议道。
在店里的角落,我们聊了很久。嫂子说起她的苦衷,工作压力大,婆媳关系处理得不好。我也讲述了这些年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
"其实我挺羡慕你们的关系。"临走时,嫂子说,"以后我也常来看看爸妈。"
♫♪ ♫♪ ♫♪ ♫♪ ♫♪日子还是照常过。父母依然住在我店里的楼上,但我发现哥嫂来的次数多了。有时是送些水果、补品,有时就是来串门,陪父母说说话。
前几天,我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是一笔转账。金额不大,备注写着:"店铺维修基金。"是哥嫂转来的。
这个算术题,最终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知道,只要用心经营,亲情就不会被任何数字分割。站在夕阳下,看着父母在院子里浇花、遛弯,我忽然觉得,这才是最珍贵的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