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要推广的中国茶文化,本文为你说清楚

一笑墨知 2024-03-13 10:09:01

最近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饮料包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网友质疑农夫山泉宣扬日本文化。而农夫山泉客服回应却称,东方树叶产品标签上的建筑图案是根据中国的寺庙建筑形象所做的艺术创作,瓶身上的文字也是说日本的茶文化发源自中国,讲述的是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在宣传中国的茶文化。

那么,茶文化到底起源于哪里?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一笑就为你说一说。

最早发现茶叶的是中国人。《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也就是说,在公元前约4700年,神农氏就发现茶能解毒,迈出人类吃茶的第一步。

现在医生嘱咐吃药的时候不要用茶水冲服,也是源于此。

如果说“神农得茶”是神话传说的话,那么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的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释木部中说“横,苦荼。”郭璞注: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薤。蜀人名之苦荼。”

宋代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中讲得更清楚:

“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齐茶,《汉志》书荼陵(即今湖南茶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也。若《尔雅》,若《本草》,犹从艸从余,而徐鼎臣(即南唐徐铉)训荼犹茶曰:‘即今之茶也。’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为艸,为入,为木,而谓茶为茅秀,为苦菜,终无有命茶为茶者矣。”

这里就明确了,茶原名为荼,还有一个名字叫薤。

而且,郭璞也提示了茶最早是出产在四川的,后来才流行到了江南。

《三国·吴志·韦曜传》说:孙皓强迫群臣饮酒时,常密赐茶以当酒。

到了唐朝,出了一位茶圣陆羽,他写了一部《茶经》,把饮茶提升到了文化的境界。

《茶经》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艺的先河,对促进唐代及后世茶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有了《茶经》以后,茶就成为一般文人的饮料了。由此,还衍生出了茶道。

是的,你没看错,茶道是咱们中国人先搞出来的,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唐朝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还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由于唐朝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犹如全盛时期的美国,所以中国的茶文化就成了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的茶道。而茶道传承到现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广东潮汕地区的工夫茶。

同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也由此发现了茶能解油腻、促消化的功能,使得茶叶成了边境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据《金史》记载,金人因所需的茶,全要向宋朝购买。

而同时期宋朝的宫廷中,则盛行斗茶、挑茶之事,将茶叶磨成粉,团成茶饼,“煮之百沸”,还有了类似现代咖啡挑花的“茶百戏”——这个在刘亦菲主演的《梦华录》里有过展现,直到现在,“茶百戏”还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至于抹茶,起源于中国魏晋时期,其做法是采集春天里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即团茶)保存。等到食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干燥,后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再倒进茶碗并冲入沸水,用茶筅充分搅动碗中茶水,使其产生泡沫,即可饮用。

南宋中后期,日本僧人圆尔辨圆、无本觉心、南浦昭明先后在径山寺学习禅法,同时,他们将中国茶经典籍、径山茶具、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仪式传回日本,后来经过日本人的改版,才形成了日本的抹茶——关于这一点,诸位可以看看东方树叶的文案有没说错。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中国人都以崇茶为荣。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种植茶叶的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茶文化的源头是中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26

用户14xxx26

1
2024-03-13 12:12

支持!

一笑墨知

一笑墨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