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三级预防

灵素小药童 2025-01-26 21:09:00
一级预防:降低脑梗塞风险

一级预防,是预防脑梗塞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其核心在于“未病先防”。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主动筛查和管理各种血管危险因素,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力求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

据统计,90%的脑卒中风险可归因于10个可控的危险因素,它们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运动、腹型肥胖、心脏疾病、大量饮酒、饮食不健康和心理压力大。其中,高血压作为“头号杀手”,更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减少精神压力,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高血脂患者要控制饮食中的脂肪摄入,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按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即使没有上述风险因素者,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戒烟限酒;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保持均衡饮食;坚持规律的体育活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学会压力管理,通过冥想、瑜伽、社交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有脑梗塞危险因素的人群,首先要定期进行体检。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次,要了解脑梗塞的早期症状,及时发现并就医,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脑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大脑是一个血液需求量“大户”,约占全身总供血量的20%,其一旦缺血,就会产生症状,出现功能障碍,且往往难以恢复。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脑梗塞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在发病4.5小时内就诊,且生命体征平稳者,可接受药物溶栓以及血管介入治疗,以实现血流再通,降低遗留功能障碍的风险。

三级预防:降低疾病的危害

即便不幸遭遇脑梗塞,三级预防依然能为我们点亮希望之光。这一阶段主要关注于患者的康复锻炼和预防复发。

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由专业的康复医生进行指导。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有数据显示,我国脑梗塞患者的年复发率约为9.6%~17.7%。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脑梗塞,患者在出院后要继续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

需要注意的是,脑梗塞患者往往会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家人和社会要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阅读:8
灵素小药童

灵素小药童

只要天下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