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诗人一生的追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河南巩县出生的杜甫,或许是受中原厚重的河洛文化的影响,或许是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小好学,七岁能诗,并立下壮志。然而造化弄人,一生坎坷,甚而至于客死他乡。“忧国忧民”是后人对他的评价,“诗圣”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神于天,圣于地”,李白和杜甫确实是一个天一个地,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一个是现实主义的顶点。
爱李白,敬杜甫,是我深心的感触,甚至于不知道如何称呼方能表达我崇敬的心情。追忆诗人的生命历程,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春望》,不是“三吏三别”,不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是《望岳》和《登高》。
公元736年,25岁的杜甫在“乡贡”不第之后,漫游齐赵,来到泰山脚下,深深的被“岱宗”所震撼。年轻人都有梦想,哪个年少不轻狂?和平年代出生的杜甫,还没有经历过坎坷,并没有把“乡贡”不第当回事,面对横亘齐鲁大地的五岳之首,怎不豪情满怀?“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心胸鼓荡之下,吼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年轻人都渴望建功立业,杜甫何尝不是如此,然而他却未想到,登高之路是如此艰难,如许漫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竟然终生未能实现。
怀揣梦想,却应试不第,长安十年,生计艰难,已经四十岁的他,仅得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低阶官职。正是这一年,他的小儿子竟然饿死在奉先县(“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也是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避难羌村的诗人,听说肃宗即位灵武,毅然只身前往,继续他的报国之路。然而事与愿违,不幸被叛军所俘,押赴长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正是当年的长安的处境。尽管已经四十五岁,他依然执着于他的梦想,终于冒险逃出长安,在凤翔见到了唐肃宗,并被授为“左拾遗”,然而因为营救朋友,触怒肃宗,被贬华州。仕途的不得志,和战乱带来的民生凋敝,时政的污浊令杜甫痛心疾首,愤而放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辗转漂泊至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下,城西浣花溪畔,建起了“浣花草堂”。这时的杜甫,终于有了一段相对安宁却也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凌绝顶”之梦破灭了,建功立业的梦破灭了,然而坎坷的人生历程,艰辛的生活,让他更深切体会了人民的悲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他由衷的呐喊,“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他泣血的天问!“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诗人命运的坎坷,并没有到此为止。不久他辗转四川多地,后在夔州都督的柏茂林的帮助下在夔州有了短暂的安定。
公元767年秋的一天,五十五岁的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写下了著名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啼,水清、沙白、鸟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满目雄浑的秋景,却也是沉郁悲凉,回首来路,怎不让诗人生出逝者如斯,壮志未酬的悲怆之情。故乡遥遥,客路漂泊,万里悲秋;人已迟暮,贫病缠身,孤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当年望岳时的诗句言犹在耳,如今登高方悟世路艰辛。从“望岳”到“登高”作者竟然走了三十一年!然而诗人不知道的是,他虽然没有登上功业的绝顶,却登上了唐诗的高峰!一生的辗转漂泊虽然未使他建功立业,却让他看到了百姓的疾苦,完成了一首首生命的诗篇。
或许生命的历程就是如此,我们年少时的梦想,永远可望不可及,永远无法实现,然而在我们执着追梦的过程中,却成就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我蓦然发现《望岳》和《登高》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耳边回响的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追忆杜甫,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只要有梦想,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