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免费,免费!!!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从小有名气的“盐城二乔”到毛主席亲选秘书,再到“党内笔杆子”之首,一步步走来,这其中的沉浮与艰辛,恐怕只有胡乔木自己清楚。
作为从延安时期起就陪伴在毛主席左右的人,胡乔木深得主席信任。于他而言,毛主席是领导,更是伯乐、师长。对于毛主席的命令,胡乔木向来都是不打折扣地坚决执行。
然而,在1951年时,胡乔木却为了刘少奇第一次拒绝了毛主席,态度决绝“恕难从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弃笔从戎,深受赏识1937年,满怀革命热忱的胡乔木来到了延安,此时距离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五年之久。
为了崇高的理想弃笔从戎,却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接受,因积极参加革命被迫从清华大学退学,胡乔木的求学之路可谓坎坷波折。
饶是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凭借着优秀的文字功底,胡乔木很快便在延安谋到了一份不错的差事——做《中国青年》的编辑,从事宣传工作。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决定以“乔木”为笔名发表文章。“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短短二字寄托着胡乔木的美好追求。
1940年5月3日,一首《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歌》响彻在学院的开学典礼上。
这首歌旋律优美,歌词动人,更值得一提是,它是为数不多得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亲口赞扬的歌。
“生在英雄的时代,长在人民的旗下,毛泽东的双手,抚育我们长大...”歌词中,既有对毛主席的尊敬和崇拜,又有拯救山河、保卫家国之意。此歌一出,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而这首歌词的创作者正是化名“乔木”的胡乔木。
旋律响起的一瞬间,这个名字就烙在了主席心中。而真正让毛主席对胡乔木刮目相看的当属他在《中国青年》上用来纪念五四运动发表的长文。
细腻的文笔,纯粹的文风,深得毛主席欢心,当即指定让胡乔木来给自己当秘书。
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王若飞第一时间给胡乔木送去了这个好消息“胡同志,毛主席那里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决定将你调过去做秘书工作。”
得知这个消息后,胡乔木又惊又喜。他未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够到主席的身边工作。
可反应过来后,心中的忐忑还是盖过了方才的喜悦,他从来没有担任过秘书工作,当真能够胜任吗?
许是看出了胡乔木的紧张,王若飞忍不住出言安慰“你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青年运动的思想问题》写得非常好,主席也看到了,他十分欣赏你的文采,点名要你。”
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胡乔木悬着的一颗心方才落下。事实证明,毛主席看人的眼光不会错。
先前,主席想要整理《六大以来》,奈何每日公务缠身,根本没有时间。胡乔木上任之后,看出了主席的意图,便主动请缨,表示要参与到校对工作中去。
之前的编辑工作给胡乔木积攒了大量经验,面对文字整理、校对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再加之有毛主席从旁指导,胡乔木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就这样,胡乔木详细地收录了从1928年6月到1941年11月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人发表的文件,数量高达500篇。这一举动在很大程度上为毛泽东思想的成型奠定了基础。
就连远在华北根据地的杨尚昆都听闻了胡乔木的大名,多年后在文章中回忆道“他不到30岁的年纪,一介书生,清秀文雅,是主席的得力助手。”
当然,美名的背后离不开胡乔木的努力和主席的教诲。正是有了主席的一再坚持,胡乔木才能够名垂青史,熠熠生辉。
二、尽心竭力,成就著作1950年,超高强度的工作让一向要强的胡乔木倒了下来。他身兼数职,不仅要做好主席秘书工作,还要负责《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工作。
繁重的工作压得胡乔木几乎喘不过气来,彻夜的写作加重了身体负担。
夜里,胡乔木不过刚刚拿起钢笔,胃部就传来一阵疼痛,他不以为然,像这种情况已经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胡乔木也就习惯了,想着忍一忍总会过去的。
可惜,这一次他并没有这么幸运,在剧烈疼痛的攻击下,胡乔木赶往了医院。原来,他竟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且已经穿孔。要想好转,就必须做胃切除手术。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保健医生王鹤滨前去探望。病床上,胡乔木惨白着一张脸,硬挤出了一丝笑容“多谢主席挂念,请他放心,我没事的。”
整个胃部被切除了四分之三,怎么可能会没事呢?即便胡乔木嘴上说着不用多挂念,但毛主席还是放心不下,直接把他的家人接进了颐和园休养。
与此同时,毛主席安排了各大医院的专家,为胡乔木进行专门的会诊。他每日的病情都被逐一汇报到中南海。
有了众人的帮助,胡乔木的病情很快得到了遏制,刚刚有所好转,就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1951年,恰逢我党成立30周年,为宣传革命精神,纪念前辈先贤,中央指定胡乔木给刘少奇写一篇报道。
正值六月酷暑,烈日当空,中南海的老房子空间狭小,更是燥热难耐。别说写作了,待着不动就会出一身汗。
任务迫在眉睫。为了保持清醒,胡乔木只能把冰块倒进盆子里,围着椅子摆成一圈。
可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这个法子也不管用了。胡乔木索性直接在澡盆里放一桶凉水,自己钻进去,在一块木板上写作。
奋笔疾书间,豆大的汗珠落下来,胡乔木毫不在意,埋头苦写,仅仅一周就完成了好几万字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初稿。
初版完成后,胡乔木和刘少奇两人前前后后又订正了六次,修改了千余处地方,方才彻底敲定,交给了毛主席。
胡乔木起草、刘少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过程稿
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迹,握着厚厚一沓的稿件,毛主席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一句批语“此文章以胡乔木的名义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随即又在封面写下了大大的“胡乔木”三个字。
毛主席的好意胡乔木心知肚明,可自己干的只不过是代笔的工作,怎么能够一人领了如此大的功劳?
于是,一向听从毛主席话的胡乔木第一次表示了拒绝“恕难从命。”胡乔木的扭捏和顾虑毛主席都看在眼里,索性告诉了他真相。
原来,早在稿件提交之前,刘少奇就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询问主席能否以胡乔木的个人名义将《三十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铅印稿封面和内文。署名“胡乔木”为毛泽东题写
毛主席思来想去,采纳了刘少奇的意见,将这部呕心沥血的巨作冠上了胡乔木的名字。此文章一经发表,迅速在国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
《三十年》亦成为了胡乔木的代表作,提起前者,不少人会脱口而出:哦,就是胡乔木写的那本著作。
结语:长达25年的秘书生涯,胡乔木在毛主席的帮助下学会了很多东西。
无论是少年时弃笔从戎的勇敢果断,还是成年时坚持写作的勤奋执着,都深深地影响着胡乔木,让他得以淬炼,得以进步。
胡乔木
他这一生,辉煌而灿烂,努力而专一,给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们怎么认为?
参考资料:
[1]汪建新.千年不遇他逢辰——毛泽东与胡乔木[J].党史文苑,2023(11):17-19.[2]秘书工作 毛泽东和胡乔木的诗词交往[3]梦珍.中国60年学雷锋的60个深刻记忆之十七 胡乔木论《做八十年代的新雷锋》[J].雷锋,2023(05):35